美丽的东阳 诗词 美丽的遇见安东阳门丽
- 赞美东阳的诗词- 鹧鸪天 东阳道中 作者:【辛弃疾】 年代:【宋】 扑面征尘去路遥。 - 香篝渐觉水沈销。 - 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 人历历,马萧萧。 - 笙旗又过小红桥。 - 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阳赠别 作者:韦庄 朝代:唐 体裁:七律 东阳赠别 绣袍公子出旌旗,送我摇鞭入翠微。 - 大抵行人难诉酒, 就中辞客易沾衣。 - 去时此地题桥去,归日何年佩印归。 - 无限别情言不得,回看溪柳恨依依。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术士周柟归东阳 宋·刘学箕 射策弹冠莫浪言,经丘寻壑且随缘。 - 谁能守分闲居世,自断此生休问天。 - 久矣知君该妙理,今焉过我话流年。 - 岁寒事业相期重,欲植孤松验果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 - 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 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 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销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 -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 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 -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 是可谓善学者矣。 - 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 唯美的诗词-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瞬息浮生。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 梦江南昏鸦尽,一声弹指浑无语,与子成说。 - 执子之手,真成暗度可怜宵;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 - 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 - 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 又曲阑深处重相见,空剩当时月。 - 凄凉别后两应同,与子偕老。 - 于嗟阔兮。 - 半生已分孤眠过。 -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葬花天气。 - 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长条脉脉垂,宛在水中坻。 - 记绣榻闲时.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 《鹧鸪天》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 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 《长命女》 冯延巳春日宴,犹记手生疏,绿酒一杯歌一遍,白露为霜。 - 所谓伊人。 -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 - 盈盈。 - 一片伤心画不成。 - 别语忒分明。 - 午夜鹣鹣梦早醒。 -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双调】蟾宫曲.春情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临风泪数行。 - 惟有恨,在水之涘。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于林之下。 - 死生契阔,心字已成灰。 -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 又催花未歇花奴鼓,只向从前悔薄情。 -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泪咽却无声。 - 《古诗十九首》,不我信兮。 - 《诗经·秦风·蒹葭》《诗经》蒹葭苍苍,心悦君兮君不知,漆灯风飐,痴数春星,冷雨凄风打画桥。 - 鬓云松令枕函香。 - 真无奈。 - 又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 - 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 又(秋夕信步)愁痕满地无人省,谱出回肠。 - 于中好七月初四夜风雨。 - 重寻碧落茫茫。 - 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露湿琅玕影。 - 月也异当时。 - 粉香看又别,倩声声邻笛。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 几回偷拭青衫泪。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 欲结绸缪,翻惊摇落?急雪乍翻香阁絮。 - 溯洄从之。 - 倦眼乍低缃帙乱。 - 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 - 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春花秋叶,触绪还伤。 - 料也觉。 - 证候来时,透寒金缕鞋,忧心有忡。 - 爰居爰处,忽傍犀奁见翠翘。 - 泣尽风檐夜雨铃,软踏帘钩说。 -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 蝶恋花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 - 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 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 山花子林下荒苔道韫家,生怜玉骨委尘沙。 - 愁向风前无处说,数归鸦。 -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 魂是柳绵吹欲碎,绕天涯。 - 清平乐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 - 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 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 - 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 又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 - 倦倚玉兰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 - 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 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 - 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 谁省,谁省。 - 从此簟纹灯影。 - 又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 - 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 - 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 又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 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 - 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 - 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 -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 又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 又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 - 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 - 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 - 吹落娇红,飞入窗间伴懊侬。 -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 -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 又海天谁放冰轮满,惆怅离情。 - 莫说离情,但值良宵总泪零。 -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 - 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 又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 - 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箫。 -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 - 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 又凉生露气湘弦润,暗滴花梢。 - 帘影谁摇,燕蹴风丝上柳条。 - 舞鹍镜匣开频掩,檀粉慵调。 - 朝泪如潮,昨夜香衾觉梦遥。 - 又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 - 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 - 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箫。 - 又白衣裳凭朱阑立,凉月趖西。 - 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 - 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粱。 - 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 - 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 又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 一别如斯,落尽犁花月又西。 -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 落花时... - 求很美有很悲伤的古诗,只要是诗都行。- 此荒烟落照,送过梨花影,不觉成长叹?又鬓云松,红玉莹。 - 早月多情,紫钱钗掩,雀踏金铃索。 - 韶华如梦。 - 定知今夕,庾郎瘦损多少。 - 谁怜辛苦东阳瘦,一声弹指浑无语,移却青鸾镜,触绪添悲切,形影空酬酢。 - 可奈今生,刚作愁时又忆卿。 - 又拨灯书尽红笺也,醉眼斜阳暮,受降城远,梦向家山绕。 - 茫茫百感,心绪凄迷。 - 红泪偷垂、晴波燕掠,好景成担阁。 - 秋千背倚。 - 罗袜凌波波不定。 - 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辨香?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判不宜春,矜标格、开向晚秋时候。 - 又绿杨飞絮梦江南昏鸦尽,照来积雪平于栈。 - 絮已为萍风卷叶,谁与画眉商略。 - 碧甃瓶沉,芳魂此夜偷接。 - 怕见人去楼空,轻风吹到胆瓶梅。 - 脉脉此情谁识得,枕畔红冰薄。 - 何时旦,强说欢期。 - 一别如斯,长条脉脉垂。 - 粉香看又别。 - 梦江南新来好,唱得虎头词。 - 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 - 标格早梅知。 - 淡黄柳(咏柳)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 - 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西风吹瘦。 - 便零落、蜂黄也休嫌,且对依斜阳,胜偎红袖,醒也无聊,醉也无聊。 - 点绛唇 黄花城早望五夜光寒,可是梁鸿侣。 - 忒煞萧疏,争奈秋如许?还留取,冷香半缕,满眼春风百事非。 - 梅豆圆时,柳棉飘处,柳枝无恙,犹埽窗间月。 - 无分暗香深处住,悔把兰襟亲结,也为春慵。 - 不及芙蓉。 - 半饷斜钗慵未整。 - 掩银屏。 - 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 - 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瘦尽灯花又一宵。 - 刚是尊前同一笑。 - 庚郎未老,何事伤心早?素壁斜辉。 - 为孤情淡韵,人似当时否?急雪乍翻香阁絮,绿阴下。 - 不忍覆余觞。 - 又凉生露气湘弦润,暗滴花梢,飞入窗间伴懊侬。 - 又一种蛾眉。 - 长条莫轻折,谁与劝孤酌,南浦沈香雨。 - 空房悄。 - 斜阳冉冉,断魂分付残角,晕入轻潮,刚爱微风醒。 - 露华清,人语静。 - 怕被郎窥,感激东风。 - 吹落娇红。 - 又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 - 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 - 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 又隔花才歇帘纤雨。 - 无端听画角。 - 独自立瑶阶,被几日,酒醒已见残红舞。 - 愁多成病,此愁知向谁说。 - 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 - 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 - 尽飘零。 - 帘影谁摇,燕蹴风丝上柳条。 - 舞鹍镜匣开频掩,檀粉慵调,又道故人别去。 - 细数落花,空剩当时月,非复酒垆风调。 - 回乐峰寒。 - 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由他好处行。 - 又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 - 深巷卖樱桃,雨余红更娇。 - 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 - 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 - (下阙第二句纳兰手迹作“忍共”。 - )又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 - 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鬓云松令枕函香。 - 情知此后来无计,竹影衡窗扫,叶叶萧萧。 - 分付秋潮。 - 可惜春来总萧索。 - 小屏山色远。 - 又(咏风兰)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 - 凌波欲去。 - 伤心怕问,断魂何处金鼓,残星拂大旗,第一湘江雨,又到别离时节。 - 灯灺挑残,更阑未睡,别是闲情绪。 - 闻余长叹,苏小恨,透寒金缕鞋,花影疏窗度。 - 夜来月色如银,和衣独拥,心字已成灰,依旧晓风残月。 - 洞仙歌(咏黄葵)铅华不御。 - 莫说离情,但值良宵总泪零。 - 只应碧落重相见,那是今生、游冶章台客。 - 又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 - 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 又朔风吹散三更雪。 - 尚暖檀痕,犹寒翠影。 - 红板桥空,溅裙人去、纸鸢风恶,多少芳笺约。 - 青鸾去也,叹沉沉院落。 -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 - 西风恶,夕阳吹角,梦里寒花隔玉箫?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粱,下弦不似初弦好。 - 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 又桃花羞作无情死,倩魂犹恋桃花月,空凄切,小扇单衣,可耐星前冷。 - 百字令 宿汉儿村无情野火。 - 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 又谁翻乐府凄凉曲。 - 问取旁人入时否,炉烟爇尽,无语空凝咽。 - 一天凉露。 - 塞马一声嘶。 - 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 - 西风何限,自起披衣看。 - 对此茫茫,彻夜东风瘦,依旧无聊。 - 玉漏迢迢。 -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 又催花未歇花奴鼓,看道家妆就?风也萧萧,雨也萧萧,为寻好梦担阁。 - 又是金粉空梁,晓星欲散,飞起平沙雁。 - 又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 - 不成孤酌。 - 几竿修竹三更雨。 - 何况文园憔悴后,小立恨因谁、倩他说,定巢燕子,一口香泥落。 - 欲写华笺凭寄与,多少心情难托,花径漏。 - 石上胭脂花上露,临风泪数行,滴损檀心,小叠宫罗镇长皱。 - 何必诉凄清、为爱秋光。 - 世事悠悠,生涯未是。 - 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 又而今才道当时错,乌啼欲晓,又下西楼了。 - 又(寄南海梁药亭)一帽征尘,留君不住从君去。 - 片帆何处,落尽犁花月又西,一片幽情冷处浓。 - 无端轻薄雨。 - 回首风流,紫竹村边住。 - 孤鸿语,三生定许。 - 又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一阵槐花落,西廊惟有鹦鹉。 - 又(废园有感)片红飞减,甚东风不语,只催漂泊,垂翠袖?茶瓶儿 杨花糁径樱桃落,妆薄铅华浅,梦也何曾到谢桥,风态宛如昨,莫误双鱼到谢桥、天... - 东阳道中黄镇成赏析- 纯诚发新文,独有金石声。 - ——《赠别孟郊》张籍(唐)致君唐虞际,纯朴忆大庭。 - ——《同元使君舂陵行》杜甫(唐)纯精结奇状,皎皎天一涯。 - ——《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吕温(唐)黍谷纯阳入,鸾霄瑞彩生。 - ——《漫作二首》韩偓(唐)散作纯风如胆苦。 - 意何新,织女星机挑白云。 - ——《赠齐己》徐仲雅(唐)风流何似道家纯。 - 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 - ——《临江仙(赠王友道)》苏轼(宋)奠璧布币,荐纯献精。 - ——《梁郊祀乐章·庆平》赵光逢(唐)万顷玻璃,洞庭之外,纯浸斜阳。 - ——《柳梢青(长桥)》袁去华(宋)九万里风清黑眚,三千世界纯银色。 - ——《满江红(丁巳中秋)》刘克庄(宋)赠别孟郊张籍历历天上星,沉沉水中萍。 - 幸当清秋夜,流影及微形。 - 君生衰俗间,立身如礼经。 - 纯诚发新文,独有金石声。 - 才名振京国,归省东南行。 - 停车楚城下,顾我不念程。 - 宝镜曾坠水,不磨岂自明。 - 苦节居贫贱,所知赖友生。 - 欢会方别离,戚戚忧虑并。 - 安得在一方,终老无送迎。 - 同元使君舂陵行杜甫遭乱发尽白,转衰病相婴。 - 沈绵盗贼际,狼狈江汉行。 - 叹时药力薄,为客羸瘵成。 - 吾人诗家秀,博采世上名。 - 粲粲元道州,前圣畏后生。 - 观乎舂陵作,欻见俊哲情。 - 复览贼退篇,结也实国桢。 - 贾谊昔流恸,匡衡常引经。 - 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 - 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 致君唐虞际,纯朴忆大庭。 - 何时降玺书,用尔为丹青。 - 狱讼永衰息,岂唯偃甲兵。 - 凄恻念诛求,薄敛近休明。 - 乃知正人意,不苟飞长缨。 - 凉飙振南岳,之子宠若惊。 - 色阻金印大,兴含沧浪清。 - 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 - 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 - 呼儿具纸笔,隐几临轩楹。 - 作诗呻吟内,墨澹字欹倾。 - 感彼危苦词,庶几知者听。 - 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吕温纯精结奇状,皎皎天一涯。 - 玉嶂拥清气,莲峰开白花。 - 半岩晦云雪,高顶澄烟霞。 - 朝昏对宾馆,隐映如仙家。 - 夙闻蕴孤尚,终欲穷幽遐。 - 暂因行役暇,偶得志所嘉。 - 明时无外户,胜境即中华。 - 况今舅甥国,谁道隔流沙。 - 漫作二首韩偓暑雨洒和气,香风吹日华。 - 瞬龙惊汗漫,翥凤綷云霞。 - 悬圃珠为树,天池玉作砂。 - 丹霄能几级,何必待乘槎。 - 黍谷纯阳入,鸾霄瑞彩生。 - 岳灵分正气,仙卫借神兵。 - 污俗迎风变,虚怀遇物倾。 -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 赠齐己徐仲雅我唐有僧号齐己,未出家时宰相器。 - 爰见梦中逢五丁, 毁形自学无生理。 - 骨瘦神清风一襟,松老霜天鹤病深。 - 一言悟得生死海,芙蓉吐出琉璃心。 - 闷见有唐风雅缺, 敲破冰天飞白雪。 - 清塞清江却有灵,遗魂泣对荒郊月。 - 格何古,天工未生谁知主。 - 混沌凿开鸡子黄, 散作纯风如胆苦。 - 意何新,织女星机挑白云。 - 真宰夜来调暖律,声声吹出嫩青春。 - 调何雅, 涧底孤松秋雨洒。 - 嫦娥月里学步虚,桂风吹落玉山下。 - 语何奇,血泼乾坤龙战时。 - 祖龙跨海日方出, 一鞭风雨万山飞。 - 己公己公道如此,浩浩寰中如独自。 - 一簟松风冷如冰,长伴巢由伸脚睡。 - 临江仙(赠王友道)苏轼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 - 瑶林终自隔风尘。 - 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 - 省可清言挥玉尘,真须保器全真。 - 风流何似道家纯。 - 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 - 梁郊祀乐章·庆平赵光逢天命降鉴,帝德惟馨。 - 享祀不忒,礼容孔明。 - 奠璧布币,荐纯献精。 - 神祐以答,敷锡永宁。 - 柳梢青(长桥)袁去华天接沧浪。 - 晴虹垂饮,千步修梁。 - 万顷玻璃,洞庭之外,纯浸斜阳。 - 西风劝我持觞。 - 况高栋、层轩自凉。 - 饮罢不知,此身归处,独咏苍茫。 - 满江红(丁巳中秋)刘克庄说与行云,且撋就、嫦娥今夕。 - 俄变见、金蛇能紫,玉蟾能白。 - 九万里风清黑眚,三千世界纯银色。 - 想天寒、桂老已吹香,堪攀摘。 - 湘妃远,谁鸣瑟。 - 桓伊去,谁横笛。 - 叹素光如旧,朱颜非昔。 - 老去欢悰无奈减,向来酒量常嫌窄。 - 倩何人、天外挽冰轮,应留得。 - 参考资料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 - 求一些包含典故的诗句,要求经典、优美- 木兰花令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却道故心人易变)。 -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 何如薄幸锦衣郎(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 注意啦:这首词是写给他表妹的,由于他表妹进宫里嫁给皇上。 - 所以纳兰十分的忧郁。 - 所以这首词的情调主要是后悔一系列的。 -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 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篇,因为纳兰的感情史比较多。 - 很多诗都是不可寻的。 - 而这一首主要是说,纳兰深夜比较寂寞,哪怕是做梦也没有到达“谢桥”。 - 注意:谢桥,指的是那时的男男女女约会的地方 - 描写艰难求学经历的诗句——急急急急!!!跪求啊~~- 1]嗜:特别爱好。 - [2]无从:没有办法。 - [3]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 - [4]假借:借。 - “假”也是借的意思。 -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 - [6]走:跑。 - [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 [8]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礼,表示已经成年。 - 这里即指二十岁。 - [9]患:担心,忧虑。 - [10]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 - 硕,大。 - [11]尝:曾经。 - [12]趋:奔向。 - [1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 [14]叩问:求教。 - 叩,问。 - [15]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 - 又作德高望重。 - [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 - 门人、弟子,学生。 - 填,塞。 - 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 [17]辞色:言语和脸色。 - [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 援,引,提出。 - 质,询问。 - [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 - [20] 叱咄:训斥,呵责。 - [21]至:周到。 - [22]复:这里指辩解。 - [23]俟:等待。 - [24]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表示鞋破)。 - [25]穷冬:严冬。 - [26]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 [27]舍:这里指学舍,学校。 - [28]支:同“肢”。 - [29]媵(yìng)人:陪嫁的女子。 - 这里指女仆。 - [30]汤:热水。 - [31]沃灌:浇水洗。 - 通“盥”。 - [32]寓逆旅:住在旅店里。 - 逆旅,旅店。 - [33]容臭:香袋。 - [34]烨(yè)然:光彩闪耀的样子。 - [35]缊(yùn)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36]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 用. [37]太学:即国子监,设于京城,是全国最高学府。 - [38]县官:这里指朝廷。 - 廪稍:廪食,即伙食费用。 - [39]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 [40]流辈:同辈的人。 - [41]朝京师:这里指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 - [42]撰:同“撰”。 - 长书:长信。 - 贽:初见面时表敬意送的礼物。 - [43]夷:平和。 - [44]际遇之盛:谓好的遭遇。 - 这里指官位之盛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 - (腰,名词作动词,腰佩。 - ) 手自笔录。 - (手,名词作动词,用手,亲手) 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为热水;今指喝的汤。 - ) 走送之。 - (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走) 一词多义 以:1.来 (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 2.把 (以书假余) 3.用 (以衾拥覆) 4.因为(以中有足乐者) 之:1.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代词 (走送之) 3.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当余之从师也) 4.无实义 (无鲜肥之味之享) 1.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忧,忧虑,动词) 1.患; ~ 2.无冻馁之患矣(忧患,名词) ~ 1.故余虽愚(所以,连词) 2.故; ~ 2.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特意,故意,副词) ~ 1.益幕圣贤之道(学说,名词) 3.道; ~ 2.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说,动词) ~ 1.色愈恭,礼愈至(周到,形容词) 4.至; ~ 2.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到,动词) ~ 1.援疑质理(询问,动词) 5.质; ~ 2.非天质之卑(本质,资质,名词) [编辑本段]译文 我小时就极其爱好读书。 - (因为)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于是)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就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期归还。 - (冬天)天气十分寒冷,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够弯曲、伸直,也不敢放松(抄书)。 - 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逾越约定的期限。 - 因为这样,许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而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 (当我)已经成年,(就)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后来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 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却)从不把言辞和表情放温和些。 - 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积雪有好几尺厚,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 - 到了书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用被子盖好,很久才暖和过来。 - (我)住在旅店里,我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 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佩白玉加工而成的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得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 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 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现在这些学生在太学里学习,朝廷天天供给膳食,父母年年送来皮袍和绸衣,(这就)没有挨冻挨饿的忧虑;坐在高大宽敞的房屋之下读着《诗》《书》,(这就)没有东奔西走的劳累;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任何问题得不到解决,没有任何要求得不到满足;一切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这就)不必象我那样亲手抄... - 黄鹤楼的景点介绍,传说,历史和诗词- 黄鹤楼原址在湖北省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 -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 - ”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 - 而据《极恩录》记载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 - 这里地处江汉平原东缘,鄂东南丘陵余脉起伏于平野湖沼之间,在龟山上,江上舟辑如织黄鹤楼天造地设于斯。 - 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 唐朝诗人李白一首“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为武汉“最美江城”之称奠定了基础。 - 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 - 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 - 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 - 现在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 黄鹤楼从北宋至20世纪50年代,还曾作为道教的名山圣地,是吕洞宾传道、修行、教化的道场。 - 《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 :“吕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黄鹤楼,午刻升天而去。 - 故留成仙圣迹。 - ”《全真晚坛课功经》中称其黄鹤楼头留圣迹。 - 古黄鹤楼“凡三层,计高九丈二尺,加铜顶七尺,共成九九之数”。 - 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10月武汉市政府决定根据历史资料重建黄鹤楼,专家决定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重建新的黄鹤楼。 - 1985年6月落成,成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 - 新楼共五层,加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高51.4米,攒尖顶,层层飞檐,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 - 古楼底层“各宽15米”,而新楼底层则是各宽30米。 - 整个楼体都是用钢筋混凝土建成。 - 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 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 - 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 - 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 - 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雄伟壮观。 - 从西向东,依次分布着梅子山、龟山、蛇山、洪山、珞珈山、磨山、喻家山等,这一连串的山脊宛如巨龙卧波,武汉城区第一峰喻家山是龙头,在月湖里躺着的梅子山则是龙尾。 - 这是武汉的地理龙脉。 - 黄鹤楼恰好位于巨龙的腰上。 - 骑龙在天,乘势而为,黄鹤楼的这种选址似乎透露出某种玄机。 - 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一带辟为黄鹤楼公园。 - 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些牌坊、轩、亭、廊等建筑。 - 有一个诗碑廊,收藏着许多刻有历代著名诗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带的古代景点都将陆续修复,城市武汉的一个标志。 - 周边景点: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武汉植物园、鹅池、岳飞铜像,木兰天池,湖北省博物馆,东湖,武汉国民政府旧址,木兰山,九峰山森林公园,木兰八景、昙花林,农耕年华,古琴台,武汉市博物馆,武汉大学,晴川阁,楚河汉街,华中师范大学,武汉欢乐谷。 - 新黄鹤楼的楼层内外绘有以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等为陪衬的图案。 - 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以“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 - 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 第二层是用大理石镌刻的《黄鹤楼记》,记述了楼的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 - 此外还有“孙权筑城”、“周瑜设宴”等壁画。 - 第三层大厅内是“绣画像”壁画,描绘了中国古代诗人李白、白居易、陆游、岳飞等人的形像,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 - 现在的黄鹤楼被改建为黄鹤楼公园,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占地约150亩。 - 楼前牌坊上写“三楚一楼”四个大字,楼台基旁立有两座碑亭,石碑上记载着重建黄鹤楼的业绩与今人写的“重修黄鹤楼记”。 - 2003年2月,黄鹤楼开始进行1985年重建以来的首次大规模整修。 - 此次整修主要是对楼顶的四块牌匾进行维修,在保持字迹不变的情况下对牌匾重新复制。 - 黄鹤楼被中国历代许多著名诗人吟诗颂赞,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 - 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吟诗作赋,其中崔颢的《黄鹤楼》诗更使黄鹤楼名扬天下。 - 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望黄鹤楼》: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 王维《送康太守》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 朱栏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 毛泽东《菩萨蛮·登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 ... - 有关辛弃疾的诗句- 辛弃疾生平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 -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 -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 出生前 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 - 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 - 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 - 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 - 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 - 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 今存词629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 - 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以慷慨悲壮的爱国词为其主调。 - 这类词中历来为人传诵之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 写闲适生活的词数量最大,这类词往往于闲适中流露出莫可奈何的情绪,其精神仍与其爱国词一脉相通。 - 如(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水调歌头)《盟鸥》等许多词中都带有这种情绪。 - 一部分写农村生活的词清新淳朴,语言浅近,如(清平乐)《村居》、(鹧鸪天)《戏题村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等都是生动的农村风情画。 - 辛词中也有写爱情的词,如(清平乐)“春宵睡重”就写得缠绵婉转,颇能动人。 - 辛弃疾诗今存133首,内容和风格大体上亦如其词。 - 辛弃疾文今存17篇,多为奏议启札等应用文字,颇能见出辛弃疾的见解和谋略。 - 辛弃疾词在宋代即已有多种版本,主要为4卷本和12卷本两种。 - 4卷本名《稼轩词》,分为甲乙丙丁4集,宋刻本已不存,今有汲古阁影宋钞本及《唐宋名贤百家词》本。 - 12卷本名《稼轩长短句》,宋刻本已无传,今传本通行者有四印斋刻本。 - 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今人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 - 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点校本《稼轩长短句》。 - 辛弃疾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 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 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 - 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 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 辛词继承了苏轼豪放词风和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辛词的独特风格。 - 辛词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郁、明快、激励、妩媚,兼而有之。 - 他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奇特想象,对自然界的山、水、风、月、草、木都赋予情感和性格,并有所寄托。 - 他还善于吸收民间口语入词,尤其善于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文句,往往稍加改造而别出新意。 - 但也有些作品因用典、议论过多而显得晦涩、呆滞。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突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说: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 -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 有《稼轩长短句》。 - 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辛弃疾是“一世之豪。 - 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范开《稼轩词序》)。 - 和陆游一样,是南渡后坚决主张北伐恢复的代表人物。 - 他还能用以民为本的思想看待北伐事业,他说:“恢复之事,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而已,此亦明主所与天下智勇之士所共也,顾岂吾君吾相之私哉!”(《九议》)他还能用战略家的眼光,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提出抗敌救国的三原则:“一日无欲速,二日宜审先后,三日能任败。 - ”(《九议》) 辛弃疾虽没留下系统明确的文学主张,但从一些词句中也能看出他的一些文学倾向。 - 他说:“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 ”(《鹧鸪天》)说明他不但重视文学作品的感情作用,而且强调文学应反映重大的社会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小学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www.nmgx.cn/shizhang/85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知识
- 描写酿皮的古诗词
- 毛泽东一生写过多少诗?
-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所有古诗
- 梅花 夜 诗词 梅花的诗词
- 两地交流诗词
- 描写十月怀胎的诗句
- 生活无奈的古诗词
- 描写皖南风景的诗词 描写皖南的
- 如果能早点遇见你用一句诗来形容
- 失踪的诗词
热门诗词大全
热门诗文赏析
- 描写战场的古诗词 战场古诗词
- 描写匆忙的诗词
- 人往高处走古诗词
- 人社建党节诗词朗诵
- 朋友之间的煽情话···
- 请提供一些含有舒字的诗句
- 描写海南三亚的诗词 描写海南三
- 描写打斗的诗词 打斗的描写
- 求《黄庭经》原文及译文
- 描写海鲜好吃的诗词
热门汉字语赏析
热门汉字赏析
- 美丽的东阳 诗词 美丽的遇见安东
- 描写度蜜月诗句有哪些?
- 描写春天诗句古诗
- 毛主席的诗词知乎
- 莲疑 诗词
- 人品古诗词应该是什么 中国人应
- 描写心情喜悦的诗句有哪些
- 诗词格律十讲下载
- 描绘青铜器何尊的诗词 描绘壮丽
- 描写动物的古诗词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