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诗文网 > 诗风 > 毛泽东一生写过多少诗?

毛泽东一生写过多少诗?

  作者: 古诗文网     文章栏目: 诗风     发布时间: 2021年03月26日    点击:  次

毛泽东一生究竟写了多少首诗词,尚不得而知。1961年,英国伦敦阿贝拉德·舒曼公司出版R·佩恩《一个革命家的肖像————毛泽东》一书中指出:毛泽东在延安时曾将其诗词的70首汇集付印,题名《风沙诗词》,但印数很少,只送给亲密的朋友。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诗词选》,收入诗词50首,分正、副编排列。1991年,香港昆仑制作公司出版刘济昆编辑的《毛泽东诗词全集》,收入56首诗词。1994年,南京出版社出版季世昌编著《毛泽东诗词鉴赏大全》,收入第一辑39首、第二辑11首、第三辑40首。1996年,为纪念毛泽东逝世20周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诗词集》,收入诗词67首,其中正编42首、副编25首。1997年,北京出版社出版陈国民译注《毛泽东诗词百首译注》,收入正编42首、副编25首、附编33首。 从1937年10月,英国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编著的《红星照耀中国》,首次向世人披露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诗,到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集》公开发表67首诗词止,各种书刊正式或非正式地发表了近百首毛泽东诗词。 毛泽东一生的诗词创作大致出现过三个高潮,且都是在他政治生涯、革命生涯最艰难的时期。 第一个高潮是大革命失败后的井冈山斗争时期。即从1927年春大革命失败前夕到1931年夏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写于此时的诗词有11首。他要让人们相信充满光明的前景,犹如“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第二个高潮是从1933年夏红军困难时期到1936年走完艰苦卓绝的长征岁月,写于此时的诗词有12首。在那变幻莫测、凶险异常的万里长征途中,即使是诗人的头脑里也难以荡漾起诗意。然而毛泽东没有停笔,他是在马背上“哼”出了不少代表作。 第三个高潮是从1954年夏到1963年社会主义建设困难时期,写于此时的诗词有28首,仅1961年就有7首。这个时期毛泽东诗词创作的基本主题,是关于国际国内的政治思潮、社会理想、革命道路、世界前途等重大问题。 毛泽东十分爱好诗词,虽不常作,但偶一下笔多有佳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是他早年所写一首诗中的两句,抒发了青年毛泽东的雄才大志和广阔胸怀,曾被同学广为传诵。 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引用或借用过宋代陆游《卜算子·咏梅》词和宋代萨都剌《满江红·金陵怀古》词等众多名家篇什,可以明显看出唐宋诗词对他的创作影响,风格亦属苏轼、辛弃疾豪放一派。毛泽东曾说他读前人诗词的兴趣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其诗词创作也体现了这种偏爱。他的诗词大都写得豪迈精警,富有大家风范,而风格委婉缜密诸作,也极富当行本色。 毛泽东在评论诗词风格时,经常赞扬他的战友董必武、陈毅和叶剑英元帅的诗词。他说:董老的诗醇厚谨严,陈毅的诗豪放奔腾,有的地方像我,陈毅有侠气、爽直,叶剑英同志的诗酣醇劲爽,形象亲切,律对精严,他们都值得我学习。 毛泽东非常偏爱唐代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歌,阅读圈划了大量“三李”的作品。他赞扬李白的诗“文采奇异,气势磅礴,有脱俗之气”。其长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后,他忍受内心巨大痛苦,写信劝慰儿媳要多读李白诗歌,可以开阔胸襟。他仔细阅读《新唐书·李贺传》,叹惜李贺英年早逝,写信给陈毅说“李贺诗值得一读”,亲笔圈划的李贺诗有80多首。他十分欣赏李商隐的政治诗、咏史诗和无题诗,而且能够背诵许多名篇佳句。毛泽东诗词境界阔大,风格洒脱,借用或点化不少佳篇名句,受到了“三李”作品的影响。 1955年,毛泽东对来访的法国前总理富尔回忆说:“我的确曾经写诗,那时我过着戎马生活,骑在马背上有了时间,就可以思索,推敲诗的押韵。马背上的生活,真有意思。有时我回想那些日子,还觉得留恋。” 1961年4月24日,毛泽东在杭州视察工作期间,叫秘书田家英将他1929年前后写的6首词填上词牌,并查出“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典故。当时,毛泽东已答应《人民文学》编辑部发表这6首词。1958年和1963年,田家英协助毛泽东编辑出版了《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和《毛主席诗词》两个诗词选本。 1958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看到1958年9月文物出版社刊印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读本时说:“我的几首诗发表以后,注家蜂起,全是好心。一部分说对了,一部分说得不对,我有说明的责任。”并分别对《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清平乐·会昌》、《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水调歌头·游泳》等10首作了补注。从1963年3月到1971年冬,毛泽东对其全部诗稿反复看过多次,逐字逐句推敲,有些诗句曾作过多次修改,可见他对诗词创作的认真态度和严谨作风。 此后,他在与友人的谈话和书信中,多次提到对一些诗句的理解。诗人创作之意,注者阐释之意,读者理解之意,相悟相同,大属难能可贵。古人所谓“诗无达诂”的信条,确实道出了注家的苦衷。从前有“千家注杜(甫)诗”的盛事,当代又出现了百家或千家论毛泽东诗的壮举。再读毛泽东诗词,是对中国革命数十年艰苦卓绝斗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是对中国数千年优秀诗词文化的浏览与探索,是对毛泽东在诗词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其后来影响的解读与展望。 参考资料: http://news.sina.com.cn/o/2003-12-26/11361438228s.shtml

毛主席诗歌大全

沁园春·雪 1936年2月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四言诗·题《中国妇女》之出版1937年3月妇女解放,突起异军。

两万万众,奋发为雄。

男女并驾,如日方东。

以此制敌,何敌不倾?到之之法,艰苦斗争。

世无难事,有志竟成。

有妇人焉,如旱望云。

此编之作,伫看风行。

四言诗1939年6月1日春草碧色,春水绿波。

送君延安,快如之何!五 律 1939年7月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七律·忆重庆谈判 1942年秋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尔民。

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

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

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五言韵语 1945年10月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注释钟山:紫金山,天南京市东。

苍黄,同仓皇。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1949年4月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洲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附:柳亚子原诗七律 感事呈毛主席

毛泽东的诗词和故事

毛泽东诗词全集 七古 咏蛙 一九一零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五古 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六月 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决从今始 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 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 握手珠眶涨 关山骞骥足 飞飚拂灵帐 我怀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 列嶂青且倩 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 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家子 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 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 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 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 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 七古 送纵宇一郎东行 一九一八年 云开衡岳积阴止 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 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 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 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 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 要将宇宙看秭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 世事纷纭何足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 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 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官前友谊多 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 我返自崖君去矣 . 四言诗 祭母文 一九一九年十月 呜呼吾母 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 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 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 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 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 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 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 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 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 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 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 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 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 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 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 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 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 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 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 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 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 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 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 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 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 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 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 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 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 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 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 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 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 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 盛德所辉 必秉悃忧 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 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 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 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 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 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 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 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 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 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 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 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 与日俱长 尚飨 虞美人 赠杨开慧 一九二零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怎难明 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 倦极身无恁 一勾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贺新郎 赠杨开慧 一九二三年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已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 和云翥 沁园春 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菩萨蛮 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西江月 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 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重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清平乐 蒋桂战争 一九二九年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洋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采桑子 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 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如梦令 元旦 一九三零年一月 宁化 清流 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 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一九三零年二月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各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菩萨蛮 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春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行动上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清平乐 会昌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 其二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忆秦娥 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

赞美毛泽东的诗

五古 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六月 去去思君深 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 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 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 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 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 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养游 零落匪所思 永决从今始 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 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 握手珠眶涨 关山骞骥足 飞飚拂灵帐 我怀郁如楚 放歌依列嶂 列嶂青且倩 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 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家子 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 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 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 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 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 江天水一泓 七古 送纵宇一郎东行 一九一八年 云开衡岳积阴止 天马凤凰春树里 年少峥嵘屈贾才 山川奇气曾钟此 君行吾为发浩歌 鲲鹏击浪从兹始 洞庭湘水涨连天 艟艨巨舰直东指 无端散出一天愁 幸被东风吹万里 丈夫何事足萦怀 要将宇宙看秭米 沧海横流安足虑 世事纷纭何足理 管却自家身与心 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于今五百年 诸公碌碌皆余子 平浪官前友谊多 崇明对马衣带水 东瀛濯剑有书还 我返自崖君去矣 . 四言诗 祭母文 一九一九年十月 呜呼吾母 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 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 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 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 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 因此遭疾 中间万万 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 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 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 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 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 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 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 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 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 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 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 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 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 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 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 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 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 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 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 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 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 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 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 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 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 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 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 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 盛德所辉 必秉悃忧 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 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 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 春晖朝霭 报之何时 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 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 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 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 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 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 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 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 与日俱长 尚飨 虞美人 赠杨开慧 一九二零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怎难明 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 倦极身无恁 一勾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贺新郎 赠杨开慧 一九二三年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已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 和云翥 沁园春 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菩萨蛮 黄鹤楼 一九二七年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西江月 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 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重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清平乐 蒋桂战争 一九二九年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洋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采桑子 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 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如梦令 元旦 一九三零年一月 宁化 清流 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 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一九三零年二月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各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 菩萨蛮 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春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行动上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清平乐 会昌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 (其二)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忆秦娥 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

毛泽东诗词三首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

毛泽东诗词和历史上那些人的风格有共同点。

不要扯什么大气磅礴之内...

毛泽东作为政治任务其诗词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豪放派的诗人苏东坡,辛弃疾的诗文最为相近。

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则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遥相呼应。

一个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个是“大江东去,浪淘尽”。

一个是“有多少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一个是“秦皇汉武,唐祖宋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即胸怀博大,怀古揽今。

但要细究起来,历史果然是越到后来月清醒,毛主席的胸怀确实又是东坡先生比不上的,他老人家心里想的可都是几百年才出一个的帝王,而且还小小地鄙视了一下他们,东坡最多也就想到了才子佳人罢了。

同时,他的诗词又有李白式的浪漫主义,太白“举杯邀明月”,主席则是“九天揽明月”。

...

毛泽东的小故事

1、1957年,毛泽东在写给《诗刊》的一封信中,将“贻误青年”的“贻”误写为“遗”。

这封信的手迹发表后,北大一位学生写信给毛泽东,直言指出“遗误青年的“遗”应为“贻”。

毛泽东欣然接受这个意见,并专门给《诗刊》编辑部打招呼,请予更正。

2、1941年6月3日,雷电交加,雷电劈死了一个县长,这妇女就借题大骂:“咋不叫这雷劈死毛泽东呢!”基层干部们立即抓了这妇女,并声称要枪毙她。

消息传到毛主席耳里,毛主席立即约见这位妇女,问明原因。

该妇女声泪俱下,陈述了缘由:公粮任务太重,又逢3年旱灾,交了公粮,已颗粒无存。

主席得悉后,非但没有责怪她、报复她,临行时,还让通讯员把自己的口粮和自养的一头奶羊送给了她,以解燃眉之急。

接着,党中央决定,减征公粮,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3、郭沫若先生曾这样评价过毛泽东的一幅诗词手书:“主席并无心成为诗家或词家,但他的诗词却成了诗词的顶峰。

主席更无心成为书家,但他的墨迹却成了书法的顶峰。

例如这首《清平乐》的墨迹而论,‘黄粱’写作‘黄梁’,无心中把‘粱’字简化了。

‘龙岩’多写一个龙字。

‘分田分地真忙’下没有句点。

这就是随意挥洒的证据。

然而这幅字写得多么生动,多么潇洒,多么磊落。

每一个字和整个篇幅都充满了豪放不羁的革命气韵。

在这里给我们从事文学艺术工作的人,乃至从事任何工作的人,一个深刻的启示:那就是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抓活的思想第一,四个第一的原则,极其灵活地,极其具体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

古代诗词中李杜一词的起源是什么?

同时著名的李杜二 人。

诗文中或指东汉李固与杜乔,二人因反对权臣梁冀而被杀,合称李 杜后汉书》卷六三《李杜传》赞云:“李杜司职,朋心合力。

”唐?杜甫 《长沙送李十一:“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塞菊倍离忧。

”或指东汉李 膺与杜密二人,同被党锢之祸,入狱,也称李杜,《后汉书》卷六七《杜 密传》党事既起,免归本郡,与李膺俱坐,而名行相次,故时人亦称李 杜焉。

”唐?杜牧《李甘诗》:“喜无李杜诛,敢惮髡钳苦。

”又,唐代诗人李 白及杜甫齐名,也并称李杜。

唐?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 丈长。

”宋?陆游《示寻遍》:“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

”明?李知阳《吹 台春日怀古》:“天留李杜诗篇在,地历金元战阵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小学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www.nmgx.cn/shifeng/849.html

下一篇:没有了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知识

热门诗词大全

热门诗文赏析

热门汉字语赏析

热门汉字赏析

热门汉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