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古诗文网 > 诗风 > 描写隐者的诗词有哪些

描写隐者的诗词有哪些

  作者: 古诗文网     文章栏目: 诗风     发布时间: 2021年03月27日    点击:  次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1.寻:寻访。2.隐者:古代隐居在山林中的人。3.童子:这是指隐者的弟子。4.处:地方。 [简析] 诗人专程走访一位隐士,未遇,就记下了在走访过程中的对话场面。 首句“松下问童子”,点明会晤地点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这就把“不遇”的情节作了交代。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有关,此句也是为了突出隐士的高洁。以下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首先回答的是“言师采药去”,采药是隐者经常性的活动,用“采药”一词十分切合隐者的身份,介绍师父外出的目的。第三句的回答是承第二句来的,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采药,对师傅的大致去向给予明确的回答,是热情的指引。第四句来个转折,“云深不知处”,说虽在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他在何处,作了婉转的辞谢,请来访者不要作徒劳的寻觅。 本诗以问答的形式,记叙“寻隐者不遇”这件事,表现了隐者的思想和性格。隐者虽未出现,但通过侧面描写,他的形象已十分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作者简介:贾岛(799-843),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唐代诗人。

关于梅花的隐士形象诗句

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优游自在的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

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田园风光的喜爱。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田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⑤、矢志报国、慷慨偾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⑦、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⑧、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的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人物形象: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斗志昂扬、不拘礼节、天真顽皮、勇猛剽悍、干练果决、英武豪迈、寂寞惆怅、饱经磨难、顾影自怜、身孤影单、百无聊赖、零落漂泊、情趣高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安闲宁静、心如止水、夜不能寐、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涯等(以上人物形象)

古诗《寻隐者不遇》描绘的情景。

急用!今天必须要写完

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高高的青山上云雾缭绕,睡了一夜的小草贪婪地吮吸着甘露,小鸟唱着歌迎接喷薄欲出的太阳。

浓浓的雾霭中走出一个人,这就是我——诗人贾岛。

山上杂草丛生,一道蜿蜒曲折的小路伸向天边。

路边的花朵竞相开放,万紫千红,美不胜收,蜜蜂、蝴蝶不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俯瞰山下,一条小溪潺潺流过,一幢幢房屋鳞次栉比,菜园、树林、田野......到处充满了悠闲的田园气氛。

我踱着步,皱着眉头走在山路上,不时地环顾四周,似乎在找些什么,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山上清新的空气,动听的鸟啭,泥土的芬芳,美丽的景色,都不能驱赶我心中的郁闷之情。

原来我要去拜访一名隐士,可怎么也找不到。

突然,我眼前一亮,在一棵高大的松树下,有一位童子正在专心致志地看着一本书,我心想:也许这个儿童就是隐士的童子吧。

我加快步伐,走到童子的身边,和蔼地问:“请问童子,你师傅隐居在这儿吗?”童子放下手中的读本,好奇地看了看我,点点头。

我又问:“那你知道你师傅去哪儿了吗?”童子回答:“嗯……也许他在山顶吧!”我迫切的问:“那你可知你师傅去做什么吗?”童子思讨了片刻,答曰:“师傅去山里采药了,但我不太清楚他的具体去处。

” 我翘首遥望山顶,只见那儿云雾环绕,隐隐约约看见一个人影在晃动,却又马上消失在漫无边际的云雾之中...... 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啊!多么清高、恬静、悠闲自在的生活啊!”我诗兴大发,提起笔写下了这首诗——《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请问古文中哪些意象可以借喻“隐者”或“隐士”??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逸。

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为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

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涂——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

明代徐谓的《兰》:“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

总令摘向韩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这首诗写出了春兰的美,兰以幽香取胜,比春光中的“千红”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A.古人把竹子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

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张九龄的咏竹诗《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

B.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进入他们的诗作中。

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竹径通幽出,禅放花木深。

古诗词中有哪些写诗句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大自然七彩斑斓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

“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

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

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荚:“日出江花红胜火,春采江水绿如蓝。

”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

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荚。

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⑥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阅。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

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弗1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

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

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⑦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荚。

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⑧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荚。

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了一幅苍茫的画面。

描写隐者的诗词有哪些

寻隐者不遇 贾岛松 下 问 童 子,言 师 采 药 去。

只 在 此 山 中,云 深 不 知 处。

[注释]1.寻:寻访。

2.隐者:古代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3.童子: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4.处:地方。

[简析]诗人专程走访一位隐士,未遇,就记下了在走访过程中的对话场面。

首句“松下问童子”,点明会晤地点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这就把“不遇”的情节作了交代。

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

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有关,此句也是为了突出隐士的高洁。

以下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

首先回答的是“言师采药去”,采药是隐者经常性的活动,用“采药”一词十分切合隐者的身份,介绍师父外出的目的。

第三句的回答是承第二句来的,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采药,对师傅的大致去向给予明确的回答,是热情的指引。

第四句来个转折,“云深不知处”,说虽在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他在何处,作了婉转的辞谢,请来访者不要作徒劳的寻觅。

本诗以问答的形式,记叙“寻隐者不遇”这件事,表现了隐者的思想和性格。

隐者虽未出现,但通过侧面描写,他的形象已十分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作者简介:贾岛(799-843),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

唐代诗人。

请列举关于“沧州”的诗词,另外,古时候的“沧州”是指水边或隐士...

周密 《采绿呤》: “采绿鸳鸯浦,画舸水北云西,槐熏入扇,柳阴浮桨,花露侵诗,点尘飞不到。

冰壶里,绀霞浅压玻璃。

想明?,凌波远,依夕心事寄谁。

移棹舣空明,萍风度,琼丝霜管清脆,咫尺挹幽香,帐岸隔红衣。

对沧州,心与鸥闲,吟清渺,莲叶共分题,停杯久,凉月渐生,烟含翠微。

” 秦观 风流子 东风吹碧草。

年华换、行客老沧州。

见梅吐旧英,柳摇新绿,恼人春色。

还上枝头,寸心乱、北随云黯黯。

东逐水悠悠。

斜日半山,暝烟两岸。

数声横笛,一叶扁舟。

秦观 望海潮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

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

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

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

何人览古凝眸。

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

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

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

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

李白 江上吟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 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王昌龄 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林色与溪古,深篁引幽翠。

山尊在渔舟,棹月情已醉。

始穷清源口,壑绝人境异。

春泉滴空崖,萌草拆阴地。

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

海雁时独飞,永然沧州意。

古时青冥客,灭迹沦一尉。

吾子踌躇心,岂其纷埃事。

缑峰信所克,济北余乃遂。

齐物意已会,息肩理犹未。

卷舒形性表,脱略贤哲议。

乘月期角巾,饭僧嵩阳寺。

苏轼 水调歌头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陆游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沧州:指水边或隐士居住的地方。

向往隐士生活的诗歌

相关的诗歌比较多,个人觉得下面这一首挺不错。

《春泛若耶溪》唐 綦毋潜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小学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www.nmgx.cn/shifeng/115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知识

热门诗词大全

热门诗文赏析

热门汉字语赏析

热门汉字赏析

热门汉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