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阳峡》张九龄唐诗鉴赏
-
【原文】
浈阳峡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
水暗先秋冷,山晴当昼阴。
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
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
【赏析】
浈阳峡,是浈水中的一个峡谷,浈水源出江西省信丰县,流经张九龄的故乡曲江。
这首诗描写在故乡峡谷溪流中行舟的情景。首联写峡谷的狭窄、深邃。诗人驾着小船,曲曲折折地穿过峡谷,紧紧地挨着山壁前进。颔联两句,分别写峡谷的山和水。溪水那么绿,绿得昏暗发黑。尽管未到秋天,水面上沁出阵阵寒意。峡谷两面高山绵延,森林茂密,浓荫把日光遮蔽了,所以晴天也显得阴森森的。如果说颔联描写山水,是着重表现峡谷的清幽;那么颈联集中写山,则是旨在描绘峡谷的壮丽。峡谷内,千寻峭壁,相对屹立;山上层林尽染,五色缤纷。清幽而壮丽的自然景致,使诗人内心生出一种悠远的情思,惊喜地感叹天地、大自然创造孕育万物之心,真是深不可测。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卷一中说:“唐初五言古渐趋于律,风格未进。陈正字(子昂)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九龄)继之,诗品乃醇。”张九龄继陈子昂之后,大量运用五言律诗描绘山水,语言省净,清新含蓄,平仄和谐,粘对合律。大多数山水诗都能创造出情景交融、清远浑成的艺术意境。作为盛唐诗坛上年岁较长的一位诗人,张九龄在致力于写陈子昂式的《感遇》诗的同时,精心创作了数量丰富的山水诗,成为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派的一位先导者。正如明人胡震亨所说:“张子寿(九龄)首创清淡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张九龄的这首《浈阳峡》,就体现了他的山水诗景色清丽,文字洗练、意境清远这一个“清”的特色。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740),唐朝大臣。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景龙(唐中宗年号,707—710)初年进士。唐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朝有名的贤相。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为李林甫所谮,罢相。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著称。有《曲江集》。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50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待漏院记
- 淮中晚泊犊头
- 临江仙(仙吕调)
-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 诉衷情(琵琶女)
- 少年游·润州作
- 周较书宗道主吾塾自吾弟以及吾儿去就十余年因竹请题寓情有咏
- 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 咏菊(浅红淡白间深黄)
热门名句
- 平沙芳草渡头村绿遍去年痕
-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
-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 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
-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猴子搏矢 [hóu zǐ bó shǐ]
- 大地春回 [dà dì chūn huí]
- 义正辞严 [yì zhèng cí yán]
- 龟龄鹤算 [guī líng hè suàn]
- 钟鸣鼎重 [zhōng míng dǐng zhòng]
- 火耕水种 [huǒ gēng shuǐ zhòng]
- 黔驴技穷 [qián lǘ jì qióng]
- 超凡入圣 [chāo fán rù shèng]
- 呕心沥血 [ǒu xīn lì xuè]
- 推三拉四 [tuī sān lā sì]
推荐词语
- 窵远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感受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珩璜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蒿蓬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豭豘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回日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鼓口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极问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惨蹙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缝紩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