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楊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yáng,
部首:木
笔画:13
结构:左右
异体字:杨,鸉,
五笔:SJGR
仓颉:DAMH
四角:46927
笔顺:横竖撇捺竖折横横横撇折撇撇
「楊」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楊(杨)yáng(一ㄤˊ)
1、楊柳科楊屬喬木的統稱。與柳相似,枝條上挺,種子有白絮。種類很多,有銀白楊﹑毛白楊等。《易·大过》:“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 清 陈梦雷 《松树为风雨所拔叹》诗:“歲寒老樹尚如此,何况朽木與枯楊。”
2、
2、楊桃的省稱。
3、戰國時代楊朱及其學派的簡稱。《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4、姓。如漢代有楊震。
UNICODE
楊字UNICODE编码U+694A,10进制: 26954,UTF-32: 0000694A,UTF-8: E6 A5 8A。
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willow, poplar, aspen; surname
「楊」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楊」
楊【辰集中】【木部】
《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說文》木名。《爾雅·釋木》楊,蒲柳。詳柳字註。
又《詩·秦風》隰有楊。《崔豹·古今註》白楊葉圓,靑楊葉長,栘楊圓葉弱蔕,微風大搖。
又有赤楊,霜降則葉赤,材理亦赤。
又黃楊。《埤雅》黃楊性堅緻難長,歲長一寸,閏年倒長一寸。
又《博雅》白楊刀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楊縣屬河東郡。
又姓。《姓苑》出弘農、天水二望。
又叶以征切,音盈。《馬融·廣成頌》珍林嘉樹,建木叢生。椿梧栝柏,柜柳楓楊。
说文解字中的「楊」
说文解字
楊【卷六】【木部】
木也。从木昜聲。与章切
说文解字注
(楊)蒲桺也。各本作木也二字。今依藝文類聚、初學記、本艸圖經、太平御覽所引正。釋木云。楊蒲桺。許所本也。按蒲。葢本作浦。浦、水瀕也。王風。不流束蒲。毛云。蒲艸也。箋云。蒲、蒲桺。孫毓云。蒲艸之聲不與?許相協。箋義爲長。是則晉人讀蒲桺爲浦桺之明證。古今注曰。蒲桺生水邊。又曰。水楊、蒲楊也。枝勁細。任矢用。任矢用者、左傳云董澤之蒲是也。絫呼曰蒲桺。單曰蒲。音同浦。至唐而失其讀矣。從木。昜聲。与章切。十部。古假楊爲揚。故詩楊之水。毛曰。楊、激揚也。廣雅曰。楊、揚也。佩觿曰。楊、桺也。亦州名。古書州名皆作楊矣。
古汉语字典中的「楊」
楊同音字:腷, 嵟, 䞒, 厪, 㙙, 蓣,
楊同部首字:腷, 嵟, 䞒, 厪, 㙙, 蓣,
楊同笔画字:腷, 嵟, 䞒, 厪, 㙙, 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302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髦」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媇」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棐」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乳」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玤」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宀」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求关于登山或风景旅游的诗句
- 有关选择的诗句 关于选择的诗句
- 毛泽东的诗句是怎么评价鲁迅的
- 与冬季有关的诗句-与冬季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 带岑字的古风诗句
- 带有四字的诗句
- 古人形容生命苦乐之间的关系的诗句
- 描写傍晚天空的诗词 描写“傍晚”的诗句有什么
- 赞美姐妹花的诗句有哪些?
- 以也开头的诗句-以也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热门赏析
- 含有鸿字的诗词
- 带有咱字的诗-带有咱字的诗句
- 关于酒文化的诗词歌赋
- 含有山字诗句-含有山字诗句有哪些
-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有什么
- 佛教诗词句大全
- 关于悦的诗词
- 关于雨悲伤的诗句大全
- 关于清明诗词大全-关于清明诗词大全50字
- 含有书的古诗句
热门知识
- 带夏字的古诗词大全
- 曹雪芹诗词全集-曹雪芹诗词全集93首
- 丽开头的七字诗句
- 布衣诗词-布衣诗词膏药
- 九开头诗句-九开头诗句有哪些
- 写李白的诗词全集
- 《别薛华》王勃唐诗鉴赏
- 春茶的诗词-春茶的诗词名句
- 兰花的诗词-描写兰花的诗词
- 有关多愁善感的诗句有哪些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 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 梦里相思,芳草王孙路。春无语。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
-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 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
-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