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裒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póu,

部首:衣

笔画:12

结构:上下

异体字:襃,

五笔:YVEU

仓颉:YHXV

四角:00732

笔顺:捺横撇竖横折横横撇折撇捺

「裒」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póu(ㄆㄡˊ)

1、聚集:裒集。裒辑。裒敛。

2、

2、减少:裒多益寡(减有余以补不足)。

UNICODE

裒字UNICODE编码U+88D2,10进制: 35026,UTF-32: 000088D2,UTF-8: E8 A3 92。
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collect, gather, assemble; praise

「裒」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póu

〈动〉

(1) 聚集 [gather;collect]。如:裒刻(搜括,聚敛);裒览(收集和阅览);裒整(聚集整顿);裒积(聚敛积贮);裒录(收集辑录);裒多益寡(多接受别人意见,弥补自己的不足);裒汇(汇集;辑集);裒啸(形容人群呼噪杂乱)

(2) 减去 [reduce]。如:裒益(减少和增加);裒多增寡(裒多益寡);裒多益寡(减多余以补不足)

(3) 通“俘”。虏获 [capture]

裒荆之旅。——《诗·商颂》

裒组词(常用词组)

裒辑、裒敛

康熙字典中的「裒」

裒【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薄侯切《集韻》《正韻》蒲侯切,音抔。《爾雅·釋詁》聚也。《詩·小雅》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周頌》敷天之下,裒時之對。

《爾雅·釋詁》多也。

《玉篇》減也。《易·謙卦》君子以裒多益寡。

《集韻》房尤切,音浮。義同。

博毛切。同襃。詳襃字註。或作裦。

说文解字中的「裒」

说文解字

襃【卷八】【衣部】

衣博裾。从衣,省聲。,古文。博毛切

说文解字注

(襃)衣博裾。博裾謂大其袌囊也。漢書。褒衣大袑。謂大其衣絝之上也。引伸之爲凡大之偁。爲褒美。从衣。省聲。博毛切。古音在三部。作褒、作裒。古文。

古汉语字典中的「裒」

póu
①聚集。《陈书·侯安都传》:“裒敛无厌。”
②减少。《周易·谦卦·象传》:“君子以裒多益寡。”
bāo
衣襟宽大。《盐铁论·利议》:“文学裒衣博带。”

裒同音字:焙, 惩, 訵, 鹅, 痩, 䔃,

裒同部首字:焙, 惩, 訵, 鹅, 痩, 䔃,

裒同笔画字:焙, 惩, 訵, 鹅, 痩, 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343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