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戉」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戉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yuè,

部首:戈

笔画:5

结构:单一

异体字:鉞,

五笔:ANYT

仓颉:IV

四角:53700

笔顺:横折折撇捺

「戉」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uè(ㄩㄝˋ)

1、同“钺”。

UNICODE

戉字UNICODE编码U+6209,10进制: 25097,UTF-32: 00006209,UTF-8: E6 88 89。
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a battle-axe, a halberd

「戉」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yuè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大斧之形。本义:大斧。后作“钺”) 同本义 [big axe]

夏执玄戉。——《说文》引《司马法》

(2) 另见 yuè(钺)

康熙字典中的「戉」

戉【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王伐切,音越。威斧也。杖而不用,明神武不殺也。《司馬法》夏執戉,殷執白戚,周左杖黃戉,右秉白旄。《周禮·夏官·大司馬》左執律,右秉戉。《註》律,所以聽軍聲也。戉,所以爲將威也。

星名。《前漢·天文志》東井西曲星曰戉。《又》傷成戉。《註》賊傷之占,先成形於戉也。

《正韻》魚厥切,音月。義同。◎按《說文》等書切喻母。而正韻獨切疑母。蓋北音以疑爲喻也。小篆从戈,聲。俗加金作鉞,則專取乎飾,其去古益遠矣。此古今字書之變。

说文解字中的「戉」

说文解字

戉【卷十二】【戉部】

斧也。从戈聲。《司馬法》曰:“夏執玄戉,殷執白戚,周左杖黃戉,右秉白髦。”凡戉之屬皆从戉。”王伐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鉞,非是。

说文解字注

(戉)大斧也。一本奪大字。非。斧所以斫也。从戈。聲。王伐切。十五部。俗多金旁作鉞。司馬灋曰。夏執玄戉。殷執白戚。周杖黃戉。又把白髦。周書坶誓作秉白旄。此作把白髦者、葢司馬法之文有不同也。毛詩傳曰。秉、把也。手部曰。把、握也。髦者、旄之叚借字。凡戉之屬皆从戉。

古汉语字典中的「戉」

戉同音字:払, 䒓, 末, 㒰, 帅, 阣,

戉同部首字:払, 䒓, 末, 㒰, 帅, 阣,

戉同笔画字:払, 䒓, 末, 㒰, 帅, 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223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