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起源等基本常识
-
源于唐代的词,鼎盛于宋代。唐末的温庭筠(812--870)第一个专力作词。他的词词藻华丽,多写妇女的离别相思之情,被后人称为“花间派”。南唐后主李煜(937--978)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较高的历史地位。他后期的词艺术成就很高,《虞美人》、《浪淘沙》等用贴切的比喻将感情形象化,语言接近口语,却运用得珠圆玉润。宋初的词人象晏殊(991--1055)、欧阳修都有出色的作品,但依然没有脱离花间派的影响。到了柳永,开始创作长调的慢词,自此,词的规模发生了显著变化。到了苏轼,词的题材又得以进一步发展,怀古伤今的内容进入了他的词作之中。与苏轼同时代的秦观(1049--1100)和周邦彦诗词资料介绍">周邦彦诗词资料介绍">周邦彦(1056--1121)也是非常出色的词人。秦观善作小令,通过抒情写景传达伤感情绪的《浣溪沙》、《踏莎行》、《鹊桥仙》等是他的代表作。周邦彦不仅写词且善作曲,他创造了不少新调,对词的发展贡献很大。他的词深受柳永影响,声律严整、适于歌唱、字句精巧、刻画细致,代表作有《过秦楼》、《满庭芳》、《兰陵王》、《六丑》等。在两宋词坛上,女词人李清照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南宋初年,面临国破家亡的危局,诗词作品多表现作家们的爱国之情,辛弃疾被誉为爱国词人,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受辛词影响,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人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最大的爱国词派。南宋后期的词人姜夔(约1155--1235)最为著名。姜词绝大多数是纪游咏物之作。在他的词作中,更多的是慨叹身世的漂零和情场的失意,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长亭怨慢》。他的词沿袭了周邦彦的道路,注意修辞琢句和声律,但内容欠充实。词在南宋已达高峰,元代散曲流行,诗词乃退居其后。明代诗歌是在拟古与反拟古的反反复复中前行的,没有杰出的作品和诗人出现。清代诗词流派众多,但大多数作家均未摆脱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套子,难有超出前人之处。清末龚自珍(1792--1841)以其先进的思想,打破了清中叶以来诗坛的沉寂,领近代文学史风气之先。他的诗常着眼于社会、历史和政治的观点来揭露现实,使诗成为现实社会的批判工具。后来的黄遵宪(1848--1905)、康有为(1858--1927)、梁启超(1873--1929)等新诗派更是将诗歌直接用做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载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9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 杨花落,燕子横穿朱阁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道三不着两 [dào sān bù zháo liǎng]
- 树欲静而风不止 [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zhǐ]
- 蜂虿有毒 [fēng chài yǒu dú]
- 枯木再生 [kū mù zài shēng]
- 持禄养身 [chí lù yǎng shēn]
- 不饥不寒 [bù jī bù hán]
- 炊沙镂冰 [chuī shā lòu bīng]
- 茶余酒后 [chá yú jiǔ hòu]
- 威风扫地 [wēi fēng sǎo dì]
- 穷年累月 [qióng nián lěi yuè]
推荐词语
- 见礼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家庙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徧知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惯宠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翻卦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乖裂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慈奬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号名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鳖裙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故伎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