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美好爱情的诗词-描写美好爱情的诗词,委婉点
-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
 宋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凤求凰
 司马相如
 汉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人间词话七则
 王国维
 清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
 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刘禹锡
 唐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玉楼春·春恨
 晏殊
 宋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
 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寄人
 张泌
 唐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酷怜风月为多情,还到春时别恨生。
 倚柱寻思倍惆怅,一场春梦不分明。
 人间词话七则
 王国维
 清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人间词话七则
 王国维
 清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878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 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
-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佳人独立相思苦薄袖欺寒脩竹暮
- 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 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买笑寻欢 [mǎi xiào xún huān]
- 居安虑危 [jū ān lǜ wēi]
- 发愤自雄 [fā fèn zì xióng]
- 擗踊哀号 [pǐ yǒng āi háo]
- 唾地成文 [tuò dì chéng wén]
- 推枯折腐 [tuī kū shé fǔ]
- 不疾不徐 [bù jí bù xú]
- 一无所闻 [yī wú suǒ wén]
- 才高意广 [cái gāo yì guǎng]
- 不厌求详 [bù yàn qiú xiáng]
推荐词语
- 罢顿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伴侣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将相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烘帘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绷藉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俸廪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道道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记览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狠愎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攻苦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