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诗词-六年级上册诗词题目
-
道德经·第六章
老子
春秋时期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德经·第七章
老子
春秋时期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老子
春秋时期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天下多忌讳,而民弥叛;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知而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老子
春秋时期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道德经·第十七章
老子
春秋时期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安有不信。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第十八章
老子
春秋时期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老子
春秋时期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故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失,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老子
春秋时期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老子
春秋时期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不慎终也。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老子
春秋时期
古之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648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
-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 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叱咤喑呜 [chì zhà yīn wū]
- 暮景残光 [mù jǐng cán guāng]
- 一言订交 [yī yán dìng jiāo]
- 盈盈在目 [yíng yíng zài mù]
- 一客不烦二主 [yī kè bù fán èr zhǔ]
- 星行夜归 [xīng xíng yè guī]
- 油头滑脑 [yóu tóu huá nǎo]
- 羊触藩篱 [yáng chù fān lí]
- 孽根祸胎 [niè gēn huò tāi]
- 审几度势 [shěn jǐ dù shì]
推荐词语
- 本本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急转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可必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燔肉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忿恻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八遐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鞁鞍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怀慝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白冠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府治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