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谱
-
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他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填”,就是依词谱填写的意思。
古人所谓词谱,乃是摆出一件样品,让大家照样去填。《词律》在词牌下面注明规定的字数,词牌的别名;在词中注明平仄和叶韵。凡平仄均可的地方,注明“可平”、“可仄”(于平声字下面注明“可仄”,于仄声字下面注明“可平”);凡平仄不可通融的地方就不加注,例如林字下面没有注,这就表明必须依照林字的平仄,林字平声,就应照填一个平声字。“织”字下面注个韵字,表示这里该用韵;“碧”字下面注个叶字②表示这里该叶韵(即与“织”字押韵)。当然并不规定押哪一个韵,但是要求一个仄声韵。“楼”字下面注“换平”,是说换平声韵。“愁”字下面注“叶平”,是说叶平声韵。 “立”字下面注“三换仄” ,是说在第三个韵又换了仄声韵;“急”字下面注“三叶仄”,是说叶仄声韵;“程”字下面注“四换平”,是说在第四个韵又换了平声韵;“亭”字下面注“四叶平”,是说叶平声韵。万树是清初时代的人,在万树以前,词人们早已填词,那又依照谁人所定的词谱呢?古人并不需要词谱,只要有了样品,就可以照填。试看辛弃疾所填的一首《菩萨蛮》。这里有一个问题:拿谁的词来做样品呢?其实《菩萨蛮》最早的作者(李白?)并不需要任何样品,因为《菩萨蛮》是按曲谱而作出的。民间作品多数是入乐演唱的,所以只须按曲作词,而不需要照样填词。至于后世某些词调,那又是另一种情况。词人创作一种词调,后人跟着填词。词牌是越来越多的。有些词牌是后起的,那只能拿较晚的作品作为样品。
本来,唐宋人填词就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一个词牌往往有几种别体。词中本来就是律句占优势,有些词的拗句又常常被后人改为律句。例如《菩萨蛮》前后阕末句的“(仄)平平仄平”就被改为“平平仄仄平”。有些词,如《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在开始的时期就有相当大的灵活性,所以后代更自由一些。大致说来,小令的格律最严,中调较宽,长调更宽。我们研究词律的时候,即要仔细考究它的规则,又要知道它的变化。不求甚解和胶柱鼓瑟都是不对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 艳歌余响,绕云萦水
- 风日薄、度墙啼鸟声乱
-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十鼠同穴 [shí shǔ tóng xué]
- 才疏德薄 [cái shū dé bó]
- 嚼腭搥床 [jiáo è chuí chuáng]
- 格于成例 [gé yú chéng lì]
- 庙堂之量 [miào táng zhī liàng]
- 恶事行千里 [è shì xíng qiān lǐ]
- 定倾扶危 [dìng qīng fú wēi]
- 艳美无敌 [yàn měi wú dí]
- 胸中之颖 [xiōng zhōng zhī yǐng]
- 沉重少言 [chén zhòng shǎo yán]
推荐词语
- 高话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草舍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鍞锵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鼻孔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红珠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谠议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弁组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皇僚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荒天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和表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