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溪夜行》张九龄唐诗鉴赏
-
【原文】
耒阳溪夜行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赏析】
耒阳溪,湘江支流耒水,在湖南省东南部,这首诗作于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诗人奉朝廷之命祭南岳和南海的旅途中。诗人在秋夜行舟于耒阳溪上。清幽的溪山景色,触动诗人的情怀,由此产生淡淡的旅愁。与《浈阳峡》相比较,诗人更着意融情入景。全诗几乎句句写景,结尾才以一个“愁”字,画龙点睛般点出题旨。但诗中的明月、溪声、岚气、霜华、猿啼,无不浸透着诗人的愁情。可以说,情与景高度融合,浑然一体,构成清幽的意境。张九龄这几首山水诗,写景状物精细工丽,侧重于客观的刻画,由景物触发的情思没有借直接倾诉和议论表达,而是融情于景。情景契合,在艺术技巧上,受谢灵运影响的痕迹较重,显示了六朝山水诗向盛唐山水诗过渡的迹象。
从写景的角度来看,这首《耒阳溪夜行》,体现了陶渊明对张九龄的影响。张九龄一生积极入世,他没有田园隐居的闲情逸致。但他却吸取了陶渊明田园诗对景物的描绘求神似而不拘泥形似,重意轻象、尚浑整不尚工细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它们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这首诗对明月、岭树、溪声、岚气、霜华,猿声的描绘,只以简练的笔触,轻淡地点染,并未作具体、细致、逼真的刻画,色彩也是淡淡的,却产生了高度传神达意的艺术效果。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740),唐朝大臣。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景龙(唐中宗年号,707—710)初年进士。唐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唐朝有名的贤相。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为李林甫所谮,罢相。其《感遇诗》以格调刚健著称。有《曲江集》。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50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疁(重燃绛蜡)
- 如梦令·满院落花春寂
- 【双调】清江引_咏秋日海棠
- 没蕃故人(前年戍月支)
- 好事近(黄琼)
- 七夕二首·其一
- 南乡子·咏瑞香
- 玉楼春(用韵答傅岩叟、叶仲洽、赵国兴)
- 水调歌头(舟回平望,久之过乌戍、值雨少憩,向晚复晴,再用韵赋二首)
-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热门名句
-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 嘶马摇鞭何处去晓禽霜满树
-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谿口
-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
- 春色边城动,客思故乡来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久悬不决 [jiǔ xuán bù jué]
- 富国强兵 [fù guó qiáng bīng]
- 不达大体 [bù dá dà tǐ]
- 寸金难买寸光阴 [cùn jīn nán mǎi cùn guāng yīn]
- 效死勿去 [xiào sǐ wù qù]
- 鬼哭神嚎 [guǐ kū shén háo]
- 图身忘国 [tú shēn wàng guó]
- 椿庭萱堂 [chūn tíng xuān táng]
- 晦盲否塞 [huì máng pǐ sè]
- 逾墙钻蠙 [yú qiáng zuàn pín]
推荐词语
- 答复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会上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缓解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暗盘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狐棃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卞毅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河陇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江轮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骜肆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节仪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