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上惊秋》苏颋唐诗鉴赏
-
【作品介绍】
《汾上惊秋》是唐代诗人苏颋的作品。此诗写作者在汾水上惊觉秋天的来临,抒发岁暮时迟的感慨,也反映了汾上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全诗虽仅二十字,但字字勾连古今,意境含蓄,气象幽远,颇有历史沧桑之感。
【原文】
汾上惊秋⑴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⑵。
心绪逢摇落⑶,秋声不可闻。
【注释】
⑴汾上:指汾阳县(今山西万荣南)。汾:指汾水,为黄河第二大支流。
⑵河汾:指汾水流入黄河的一段。
⑶心绪:此处谓愁绪纷乱。摇落:树叶凋零。
【白话译文】
北风吹卷着白云使之翻滚涌动,我要渡过汾河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
心绪伤感惆怅又逢上草木摇落凋零,我再也不愿听到这萧瑟的秋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年)或十二年(724年)的秋天。相传汉武帝在其地获黄帝所铸宝鼎,因祀后土,并渡汾水饮宴赋诗,作《秋风辞》。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听张说之言,谓汾阳有汉后土祠,其礼久废,应修复祭祀。开元十一年(723年)正月,唐玄宗到潞州、晋州,诗人为礼部侍郎随行,并有诗。二月在汾阴祀后土,诗人从行并写了《祭汾阴乐章》。是年冬,出为益州大都督长史。到开元十三年(725年)才又调回长安。外放的两年,是苏颋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时期,此诗可能就是这一两年中的一个秋天所作的。
【赏析】
这首五绝有兴寄,有深意,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即兴咏史诗。它采取了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复杂心情。
此诗前二句化用了汉武帝《秋风辞》的诗意,首句即“秋风起兮白云飞”,次句为“泛楼船兮济河汾”,从而概括地暗示着当年汉武帝到汾阴祭后土的历史往事,并引发联想唐玄宗欲效汉武帝的作为。两者何其相似,历史仿佛重演,这意味着什么,又启示些什么,诗人并不予点破,运用了留白手段。然而题目却点出了一个“惊”字,表明诗人的思绪是受了震惊的。这不是由于个人遭遇而被震惊。就字面意思看,似乎有点像是即景自况。他在汾水上被北风一吹,一阵寒意使他惊觉到秋天来临;而他当时正处于一生最感失意的境地,出京放任外省,恰如一阵北风把他这朵白云吹得老远,来到了这汾水上。这也合乎题目标示的“汾上惊秋”。因此,前二句的含意是复杂的。总的来说,是在即景起兴中抒发着历史的联想和感慨,在关切国家的隐忧中交织着个人失意的哀愁。可谓百感交集,愁绪纷乱。
诗的后二句明确地说穿了诗人复杂纷乱的心情。“摇落”用《秋风辞》中“草木黄落”句意,又同本于宋玉《九辩》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用以指萧瑟天气,也以喻指自己暮年失意的境遇,所以说“逢”。“逢”者,愁绪又加上挫折之谓,暗示出“心绪”并非只是个人的失意。“秋声”即谓北风,其声肃杀,所以“不可闻”。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愁绪更纷乱,心情更悲伤。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前二句所蕴含的复杂心情的性质和倾向。
实际上,这诗的表现手法和抒情特点,都比较接近阮籍的《咏怀诗》。此诗的抒情形象透露出诗人有寄托,有忧虑,有感伤;但究竟为什么,是难以确切肯定的。他采用这种手法,可能是以久与政事的经验,熟悉历史的知识,意识到汉、唐两代的两个盛世皇帝之间有某种相似,仿佛受到历史的某种启示,隐约感到某种忧虑,然而他还说不清楚,也无可奈何,因此只能写出这种感觉和情绪。而恰是这一点,却构成了一种独有的艺术特点:以形象来表示,让读者去理会。
【作者介绍】
苏颋(670—727 )字廷硕,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武则天朝进士,袭封许国公。开元间居相位时,与宋璟合作,共理政事,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当时和张说(封燕国公)并称为“燕许大手笔”。原有集,已佚,现存《苏廷硕集》,系后人所辑。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49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 更满眼、残红吹尽,叶底黄鹂自语
-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下井投石 [xià jǐng tóu shí]
- 雕文织彩 [diāo wén zhī cǎi]
- 淹淹一息 [yān yān yī xī]
- 猬结蚁聚 [wèi jié yǐ jù]
- 秉正无私 [bǐng zhèng wú sī]
- 力竭声嘶 [lì jié shēng sī]
- 逆理违天 [nì lǐ wéi tiān]
- 前怕狼,后怕虎 [qián pà láng,hòu pà hǔ]
- 敢怒而不敢言 [gǎn nù ér bù gǎn yán]
- 浮生若梦 [fú shēng ruò mèng]
推荐词语
- 官赋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大涂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凡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部案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低温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单介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蔽匿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猜情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定章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白鼋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