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崔著作东征》陈子昂唐诗鉴赏
-
【作品介绍】
送别崔著作东征诗题又作《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作于万岁通天元年(696),这一年,由于唐朝将帅对边事处置失宜,契丹孙万荣、李尽忠发动叛乱,攻陷营州(《旧唐书·北狄传》)。唐王朝于同年七月以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赴边地以备契丹。契丹辖地在今河北、辽宁一带,在帝都长安之东,因此称东征。崔著作,指崔融,时任著作佐郎,以掌书记身份随武三思出征。
【原文】
送别崔著作东征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赏析】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首联点明出征送别的时间。金天,指秋天,《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俊杰,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诗人在序中也写道,“古者凉风至,白露下,天子命将帅,训甲兵”,大唐王朝这次东征平叛,选择在秋气肃杀的时候,正是为了“昭我王师,恭天讨”。这两句暗示唐军乃正义之师,讨伐不义,告捷指日可待。“肃杀”、“白露”勾划出送别时的气氛,使出征者那种庄重严肃的神情如在眼前。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统治者当垂恤生灵,“偃兵天下”(《序》),因此王师不喜战伐,以仁义为本。之子,指崔融。佳兵,本指精良的军队。《老子》:“夫佳兵,本不祥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这里用“慎佳兵”来劝友人要慎重兵事,少杀戮,两句表面歌颂王师,实则规谏崔融,显得委婉、含蓄。五、六两句借表现河北战场的环境,来盛赞唐军的兵威。梁王大军兵多将良,军容整肃,这次东征定能击败叛军,大获全胜。北平,郡名,在河北,初唐时称平州。这里指孙、李叛军的巢穴。“海气”、“边风”都是带杀气的物象,“侵”、“扫”来表现东征的气势。
末二句进一步以古人的高风节义期许友人,呼应三、四两句。卢龙塞,古代是河北通往东北的交通要道。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丸,田畴献计,引曹军出卢龙塞,出敌不意,大败乌丸。曹操欲对其行封,畴说:“岂可卖卢龙之塞,以易赏禄哉?”终不受封。(《魏志·田畴传》)。麟阁,即麒麟阁。汉武帝时曾画十一名功臣的形貌于其上。后来就以麒麟阁作为功成名就的象征。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是有针对性的。武后临朝称制时,轻启战争。公元687年(垂拱三年),凿山开道,袭击生羌、吐蕃,不但造成士卒的痛苦,也给中原和少数民族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眼下,孙、李利用契丹人民的怨恨,大举叛乱,烧杀掳掠,贻害河北人民。因此,陈子昂一方面力主平叛,在诗序中称赞崔融等出征时“酒中乐酣,拔剑起舞”、“气横辽碣,志扫獯戎”的豪气,后来自己也亲随武攸宜出征,参谋帷幕;另一方面,他又反对穷兵黩武,反对将领们为了贪功邀赏,迎得武后的欢心而扩大战事,希望他们能像田畴那样淡泊明志,以国家大义为重。这两句的担忧,希望友人能在这方面做出表率。表达了诗人出语坚决,正气凛然,词句铿锵,撼动人心。
全诗质朴自然,写景议论不事雕琢,元方回评论说:“天下皆知其能为古诗,一扫南北绮靡,殊不知律诗极佳”。
【作者介绍】
陈子昂(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任侠。举光宅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右拾遗。后世因称陈拾遗。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伯玉集》传世。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45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 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
-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 蜂儿不解知人苦,燕儿不解说人愁
-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目睹耳闻 [mù dǔ ěr wén]
- 入国问禁 [rù guó wèn jìn]
- 封妻荫子 [fēng qī yìn zǐ]
- 蟠屈缭纠 [pán qū liáo jiū]
- 櫜弓戢矢 [xié gōng jí shǐ]
- 披沙捡金 [pī shā jiǎn jīn]
-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shí nián shēng jù,shí nián jiào xùn]
- 进退跋疐 [jìn tuì bá zǔ]
- 鄙吝复萌 [bǐ lìn fù méng]
- 一日万里 [yī rì wàn lǐ]
推荐词语
- 豁嘴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经文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熬菜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徽策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饥荒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忿发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奉移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后日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待阙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鼓智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