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杜审言》宋之问唐诗鉴赏
- 
【作品介绍】 《送别杜审言》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首句便营造出寂寥情绪;加上“君”竟要远行万里,更令人嗟叹。诗人因“卧病”不能将朋友送至渡口桥边,故感觉到江上远远烟树都含有他心中的不舍之情。下两联用典,颈联将友人贬谪所行之路写成一条追思故杰的路,孙楚不遇、屈原冤屈,同时含有安慰和鼓励他的意思。尾联将朋友被贬谪比作宝剑流落,有代之不平意。这首诗情理俱佳,颈联工整,尾联质朴,表现出端庄稳重之美。 【原文】 送别杜审言1 卧病人事绝2,嗟君万里行3。 河桥不相送4,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5,维舟吊屈平6。 可惜龙泉剑7,流落在丰城8。 【注释】 杜审言:字必简,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武则天时任著作郎,膳部员外郎。中宗复辟,因与张易之有交往,流放峰州。 人事:人世上各种事情。 嗟:叹息。 河桥:河上的桥梁,指送别处。李陵《与苏武诗》:“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处。” 孙楚:西晋文学家,曾任冯翊(今陕西大荔)太守,诗赋名重一时。杜审言被贬吉州,从长安出发,要经过冯翊一带。 维舟:即“系舟”,停船。屈平:即大诗人屈原,名平,遭谗被逐,自沉于汨罗江。杜审言赴吉州路上,要经过屈原流浪过的湘江一带。 龙泉剑:神化的名剑。传说晋人张华见牛、斗星间有紫气,后于丰城狱基土中掘出龙泉、太阿两把宝剑。 丰城:在今江西丰城,接近吉州。这里以丰城代指友人贬所吉州。 【白话译文】 病卧在床停止了一切事情,慨叹你远行万里。 不到河桥上送你了,江边树木含着远离之情。 这番离别,你将经过冯翊、湘江一带,也正好缅怀孙楚、屈原等高贤们。 你终将会像那龙泉剑一样,在丰城将脱颖而出。 【创作背景】 杜审言和宋之问两人都是初唐诗人,又均致力于律诗的创作。他们在文学上志同道合,在政治上也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公元698年,杜审言因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离开长安时向宋之问道别,宋之问感慨万端,便写了此诗。 【赏析】 这首诗情真意切,朴实自然,别具一格。诗的前四句通俗晓畅,选词用字,不事雕饰,抒发感慨,委婉深沉。 首联直起直落,抒写自如。当时,诗人卧病在家,社会交往甚少,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这时又传来了友人因贬谪而远行的消息,更是惆怅倍增。“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如实地反映了诗人作此诗时的处境和心情。“嗟”字用得自然而又蕴藉:一是惜别,因同知己离别而怅惘;二是伤怀,为故人被贬而感伤;三是慨叹,由友人被贬而感慨宦海沉浮,宠辱无常。这一“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 别离固已难堪,如能举杯饯行,面诉衷曲,亦可稍慰离怀;但作者又因病不能相送,寂寞感伤之外,又增添一种遗憾之情。“河桥不相送”一语平平道来,诗人的思想感情却曲折起伏,波澜叠出。第四句别开生面,写出了想象中的送别情景:友人去远了,送行者亦已纷纷离开,河桥景色,一如平常,唯有那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似无穷尽,历时既久而难以逝去。这一笔表明作者身虽未去河桥,而其心已飞往江滨,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自己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使“送别”二字有了着落,与第三句对照起来看,又是一层波澜。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的第二联对偶虽不甚工致,但流走匀称,宛转如意,说明诗人于此重在达意抒情,而不拘泥于形式上的刻意求工,体现了此诗舒展自由的特色。 后四句接连用典。此诗用典,熨贴工稳,不伤晦涩,仍保持了全诗自然朴素的风格。第三联用的是孙楚和屈平的典故。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屈平才华卓绝,遭谗被逐,流落沅湘,自沉汨罗而死。贾谊贬长沙王太傅时,途经湘水,感怀身世,曾作《吊屈原赋》。杜审言也是个“恃才謇傲”的人,而眼下面临的却是一种逆境,此番由洛阳流贬吉州,正好取道两湖,浪迹潇湘,沿途恰是前贤足迹所到之处,抚今思昔,感慨系之。“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既暗点友人的贬谪,交代其行踪,更是以孙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才学之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 结尾仍用典。《晋书·张华传》:“斗牛之间,常有紫气。豫章雷焕曰:‘宝剑之气,上彻于天。’华问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即补焕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是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丰城(今江西丰城县)与杜审言的贬谪地吉州同属江西。作者在此用龙泉剑被埋没的故事,分明是喻友人的怀才不遇,进一步丰富了上联的寓意;但同时也发展了上联的思想:龙泉剑终于被有识之士发现,重见光明,那么友人也终将脱颖而出,再得起用,于愤懑不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抚慰与热切期望。 【作者介绍】 宋之问(656—712)唐代诗人。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宋令文,唐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宋之问受其父影响,亦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公元675年(高宗上元二年)举进士,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写过不少应制诗。宋之问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41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泛兰舟(谯天授画像)
- 书河上亭壁
-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 蝶恋花(和任路分荷花)
- 唱金缕(咸淳癸酉茶陵灯夕,时文文山为湖南提刑)
- 好事近(茶)
- 西江月(代人上许守生日)
- 贺新郎(次韵初夏小集)
- 【双调】行香子_叹世名利相
- 杂剧·地藏王证东窗事犯
热门名句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
- 桐叶落,蓼花残雁声天外寒
-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 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
-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 天际疏星趁马,帘昼隙、冰弦三叠
-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
-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九天九地 [jiǔ tiān jiǔ dì]
- 变生不测 [biàn shēng bù cè]
- 蜀鄙二僧 [shǔ bǐ èr sēng]
- 饥则附人,饱便高扬 [jī zé fù rén,bǎo biàn gāo yáng]
- 舐犊之情 [shì dú zhī qíng]
- 润屋润身 [rùn wū rùn shēn]
-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xiū guǎn tā rén wǎ shàng shuāng]
- 剑及屦及 [jiàn jí jù jí]
- 口头禅 [kǒu tóu chán]
- 贫病交侵 [pín bìng jiāo qīn]
推荐词语
- 涪湛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虹旆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躬行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凡类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飞生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耽盘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窜匿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才丽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貆猪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阶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