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昌平岛》沈佺期唐诗鉴赏
- 
【作品介绍】 这首诗作于诗人赴贬地驩州途中。诗人在《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中,曾有“南浮涨海”之语。翻过大庾岭后,诗人进入今广西境内,取道海上,向流贬之地前进。这首诗便是写“南浮涨海”前经昌平岛时的所见所感。 【原文】 早发昌平岛 解缆春风后,鸣榔晓涨前。 阳乌出海树,云雁下江烟。 积气冲长岛,浮光溢大川。 不能怀魏阙,心赏独泠然。 【赏析】 首联点出题目中“早发”二字,并暗示时值春天。在春风吹拂的早晨,诗人乘坐的船儿解开了缆绳,扬帆出海。船工们以长木叩船,以协调动作。“晓涨”的“晓”字,暗示船儿解缆启程之早。从解缆于春风之后,鸣榔在晓涨之前所传达出的心境看,诗人并没有什么“南浮涨海人何处”的孤寂感,反而使人感到呈现于眼前的是一种明丽景象。接下来的四句,描写早发昌平岛时所见。“阳乌”即太阳,以传说日中有三足乌而得名。“积气”,指天。一轮朝阳从海上升起,北归的大雁落在烟波浩渺的江边;放眼海上,天地相连,波光粼粼,水天相接。对于一个赴贬地途中的人,欣赏到如此美景,确实是不容易的。诗人在结尾二句却说:“不能怀魏阙,心赏独泠然”!意思是说:对于一个去国离家的人来说,如果他失去了身在江湖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崇高节操,而沉浸在眼前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中,那是多么让人伤心的啊!言外之意则是表明,自己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所以,眼前的景色虽然美丽,但自己心头终有一种寂寞清冷之感。 这首诗和诗人遭贬前在宫廷中所创作的诗歌相比,形式上已经摆脱了浮华艳丽的弊病,给人以清新明丽的感受。 【作者介绍】 沈佺期(656?—714 )唐代诗人。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人。高宗上元进士,为协律郎,后历任通事舍人、给事中、考功郎。流放归,为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后升任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是继“初唐四杰”之后的著名诗人,高宗和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以写应制诗而闻名。但这些应制诗多为歌颂皇帝点缀升平之作。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被誉为律诗的奠基人之一。原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辑有《沈佺期集》。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40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忆旧游慢
- 秋日杂感(行吟坐啸独悲秋)
- 怨王孙(与河传、月照梨花二词同调)
- 满江红(饯京仲远赴湖北漕)
- 上元竹枝词
- 倾杯(吴兴·般涉调)
- 【中吕】醉春风
-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 鹊桥仙(间举“金风玉露相逢”之曲,因赋)
- 降巫诗
热门名句
-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 冰泮寒塘水绿,雨余百草皆生。
-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万贯家财 [wàn guàn jiā cái]
- 漏尽更阑 [lòu jìn gēng lán]
- 攘袂引领 [rǎng mèi yǐn lǐng]
- 穷理居敬 [qióng lǐ jū jìng]
- 得婿如龙 [dé xù rú lóng]
- 河山带砺 [hé shān dài lì]
- 水落归漕 [shuǐ luò guī cáo]
- 囊橐萧然 [náng tuó xiāo rán]
- 干啼湿哭 [gàn tí shī kū]
- 锃光瓦亮 [zènɡ ɡuānɡ wǎ liànɡ]
推荐词语
- 蜚观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搏鸷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凯宴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关牒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宾阶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孤悄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皎晶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不倦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材卒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发粲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