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陕述怀》李世民唐诗鉴赏
- 
【作品介绍】 《还陕述怀》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平关东胜利回师时创作的一首五言短排。此诗描写战争场面,抒发时事感慨,充满浩然正气。在艺术表现上,全诗熔议论、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五联十句,一气呵成,构思精缜、语言凝炼;中间三联六句,对仗工整,音韵铿锵。 【原文】 还陕述怀 慨然抚长剑⑴,济世岂邀名⑵。 星旂纷电举,日羽肃天行⑶。 遍野屯万骑⑷,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⑸。 在昔戎戈动⑹,今来宇宙平⑺。 【注释】 ⑴慨然:长叹的样子。抚长剑:手抚腰间的长剑。 ⑵济世:济世救民。邀名:争名夺利。 ⑶星旂、日羽:渲染队伍浩荡、旌旗簇拥,军情火急、战报不绝。纷电举、肃天行:形容行动迅猛,纪律严明。旂(qí):即“旗”。 ⑷遍野:满山遍野。 ⑸登山、背水:形容地形比较复杂。麾武节、纵神兵:形容战斗指挥比较灵活。 ⑹昔:昨天。 ⑺平:和平统一。 【白话译文】 刚刚经历了南征北战,不禁手抚腰间的长剑慨然长叹。这一切都是为济世救民,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啊。战争的场面如电闪,军情火急,动作迅猛。满山遍野驻宅了千军万马。战场如登山一样,指挥也需要灵活。昨天的战争必修会流血牺牲,却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统一。 【创作背景】 这首五言短排是唐朝创建初期,李世民率师平定关东割据势力后,回师关中时所创作。 隋朝末年,李渊集团在关中(陕西),刘武周在山西,王世充集团在洛阳控制中原,窦建德盘踞在山东、河北一带。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先平了刘武周,解决了后顾之忧,然后出函谷关,攻打洛阳,洛阳还没打下来,窦建德就率兵来救,李世民分兵,一部分围洛阳,自己亲率几千骑兵奔虎牢关,当时的情况是李窦双方实力悬殊,但结果是窦建德轻敌冒进,在虎牢关一战大败,窦建德被俘,唐军回军洛阳,王世充投降。这年李世民二十三岁,以劣势兵力击败王窦,体现了卓越的统帅才能,奠定了唐统一天下的基础。 【赏析】 全诗分三层。首联一层:“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诗人刚刚经历了南征北战,结束了群雄割据、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如今凯旋班师,面对着刚刚得到统一的大好河山,想起此前战争的艰辛,将士们的浴血奋战,不禁手抚腰间的长剑慨然长叹。由于前线将士的流血牺牲,赢得统一局面,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这一切都是为了“济世救民”,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中间三联为第二层,分别描述行军、驻营、出击三个场面,是全诗核心部分。“星旌纷电举,日羽肃天行”一联写行军场面,“星旌”、“日羽”,渲染队伍浩荡、旌旗簇拥,军情火急、战报不绝;“纷电举”、“肃天行”,表现行动迅猛,纪律严明。短短两句十字,把一支军风严明、行动迅速、声势威严的正义之师的雄姿展现在读者眼前。“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一联写驻扎场面,千军万马,漫山遍野。“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一联则写战斗场面,“登山”、“背水”写地形复杂;“麾武节”、“纵神兵”谓指挥灵活。“背水纵神兵”用典,《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这里作者是以大军事家韩信自比。中间短短三联六句,再现一次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从列队行军到扎营驻兵、再到临阵战斗,都写得凝炼而又具体形象。 末联为第三层,以抒发豪情壮志作结:“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与首联遥相呼应,语义刚毅果绝。战争是残酷无情的,必然会有流血牺牲,但从前的牺牲是为了换来今天的统一。诗人心中不无感慨。 这首诗是李世民诗歌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全诗充满浩然正气。此诗在艺术表现上,议论、叙事、写景、抒情熔为一炉;全诗五联十句,一气呵成,构思精缜、语言凝炼;中间三联六句,对仗工整,音韵铿锵,是一首优秀的五言短排。其遒健的风格与浮靡的六朝遗风大异其趣。 【作者介绍】 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代皇帝,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又是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被誉为“千古一帝”。在位二十三年(627-649),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大。后人称他在贞观(627-649)年间的统治为“贞观之治”。他在文治武功上卓有建树,在诗歌创作上也颇有成就。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34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曲江
- 婆罗门引(无射羽,俗名羽调为怀宁赵仇香赋)
- 长相思·秋眺
-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 梅村(枳篱茅舍掩苍苔)
- 贺新郎(呈刘后村,时自桂林被召到莆,又遭烦言)
- 临江仙
- 洞仙歌(器之高谊,取前月青山洞仙歌华余重寿,走笔谢之)
- 婆罗门引·春尽夜
- 答庞参军(相知何必旧)
热门名句
- 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
-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 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群言堂 [qún yán táng]
- 竿头直上 [gān tóu zhí shàng]
- 怀黄佩紫 [huái huáng pèi zǐ]
- 怡然自乐 [yí rán zì lè]
- 才大心细 [cái dà xīn xì]
- 龟玉毁椟 [guī yù huǐ dú]
- 笑处藏刀 [xiào chù cáng dāo]
- 毋望之福 [wú wàng zhī fú]
- 驽箭离弦 [nǔ jiàn lí xián]
- 仰天大笑 [yǎng tiān dà xiào]
推荐词语
- 方仪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暗面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访绘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繁花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高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吉昌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衡灊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健全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警柝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晖丽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