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概念的起源 - 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
-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2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渭城丝雨劝离杯
- 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
-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 相思不管年华,唤酒吴娃市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高步通衢 [gāo bù tōng qú]
- 泰山压顶 [tài shān yā dǐng]
- 炫奇争胜 [xuàn qí zhēng shèng]
- 首丘之思 [shǒu qiū zhī sī]
- 宝刀不老 [bǎo dāo bù lǎo]
- 离乡别井 [lí xiāng bié jǐng]
- 莘莘学子 [shēn shēn xué zǐ]
- 就棍打腿 [jiù gùn dǎ tuǐ]
- 烹龙庖凤 [pēng lóng páo fèng]
- 至意诚心 [zhì yì chéng xīn]
推荐词语
- 何当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打药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不料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亨会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标末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北梁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赋禀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附京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标秀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关由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