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穷困潦倒”的诗句有哪些?
- 
形容“穷困潦倒”的诗句有哪些? 
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出自唐代:白居易《卖炭翁》 白话文释义: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出自唐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话文释义: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出自唐代:杜甫《登高》 白话文释义: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4,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出自宋代:苏轼《醉落魄》 白话文释义:感叹人生到处漂泊,就像浮萍一样。虽然偶尔会相聚,但终究朋友还是要离散各地。这多愁多病的身体,在等待朋友的消息中愈发消瘦了。 5,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出自金朝:元好问《倪庄中秋》 白话文释义:不想吃饭身体日渐消瘦,穿着平破烂的衣服,秋天的寒意不知不觉中到来。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回忆童年,那时候怎么知道人生的艰难。早上的露气飘进茅屋,在沙滩边能听到溪水的声音。 关于贫穷的诗句有哪些?1.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 译文:以前没经历过贫穷难以成为有担当的人,不经历打击一直会很天真。 2. 书生自古不清贫,一笔文才天下匀.——清 黄景仁《书生自古不清贫》译文:书生自古以来就不是贫穷的,笔下写出来的文采天下人都会分享。 3. 清贫聊自尔,素责将如何.——唐 孟郊 《立德新居》诗之三译文:你自己守着清贫吧,你的素质和责任将怎么办呢?4. 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释道元《景德传灯录》译文:宁愿自娱自乐的贫穷,也不想有肮脏的钱来烦忧。 5.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译文:年轻的时候是田地里的牛郎,老了进了天子的朝堂,王侯将相本来没有区分出生,是男子就该自强。 6.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希望有千万间广阔的房间,让天底下的所有的穷人都开心有地方住。 7. 贫贱不能移——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译文:贫穷低贱也不能动摇自己的决心。 8.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译文: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赏析:正文部分又可分为四小节。 第一节自开头至“因以为号焉”,交代“五柳先生”号的由来,开篇点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 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五柳先生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士。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 五柳先生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本就无关紧要。 但他看中五柳树的原因也许五柳先生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 五柳先生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 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五柳先生的性格。 关于“贫穷”的诗句有哪些?1、悯农 宋代: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译文: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2、悯农其一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3、陶者 宋代: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译文: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4、农家 唐代: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译文: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 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艰难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 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竟说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5、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形容“穷困潦倒”的诗句有哪些?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出自唐代:白居易《卖炭翁》 白话文释义: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出自唐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话文释义: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 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出自唐代:杜甫《登高》 白话文释义: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4,人生到处萍飘泊。 偶然相聚还离索。 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 ——出自宋代:苏轼《醉落魄》 白话文释义:感叹人生到处漂泊,就像浮萍一样。 虽然偶尔会相聚,但终究朋友还是要离散各地。 这多愁多病的身体,在等待朋友的消息中愈发消瘦了。 5,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出自金朝:元好问《倪庄中秋》 白话文释义:不想吃饭身体日渐消瘦,穿着平破烂的衣服,秋天的寒意不知不觉中到来。 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回忆童年,那时候怎么知道人生的艰难。 早上的露气飘进茅屋,在沙滩边能听到溪水的声音。 ... 用什么诗句形容穷困潦倒《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 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 形容穷苦的生活的成语1、家徒四壁解释:徒:只,仅仅。 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 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翻译:卓文君在夜里逃奔到司马相如处,司马相如就与她一起骑快马回到自己的成都老家,家里只有四面墙壁。 示例:他已穷到~,身无分文的地步了。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家中贫穷,一无所有近义词:债台高筑、倾家荡产、贫无立锥反义词:丰衣足食、家道小康、富贵荣华2、饔飧不继解释:饔:早饭;飧:晚饭。 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出自:明·朱用纯《朱子家训》(《治家格言》):“虽饔飧不继,犹有余欢。 ”翻译:虽然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但是生活仍然很愉快。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饔飧不给、啼饥号寒、饔飧不济、并日而食反义词:丰衣足食3、家贫如洗解释:家里穷得象水冲洗过一样。 形容极度贫穷。 出自: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一折:“幼习儒业,颇读诗书,争夸家贫如洗。 ”翻译:从小就学习儒家经典,读了一些书籍念了学多诗词,但是家中仍是非常穷苦。 语法:主谓式;作状语;形容贫穷到极点近义词: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反义词:丰衣足食、家道小康、金玉满堂、家财万贯、家给人足、富丽堂皇4、嗷嗷待哺解释: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 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出自:宋·穆修《上监判邢郎中书》:“一家贫寄京师,薪米不给,老幼数口,嗷嗷待哺。 ”翻译:一家人在京师十分贫困,没有薪水和吃饭的食物,一家老少等待喂食。 示例:文章尽可在别的刊物上发表,对于~的创造社的几种刊物却一字也不肯飞来。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于困境需要援助近义词:啼饥号寒、嗷嗷待食、涸辙之鲋、饥寒交迫反义词:丰衣足食、食不厌精、安家立业、人寿年丰、5、啼饥号寒解释:啼:哭;号:叫。 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 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自: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翻译:暖和的冬天儿子因喊冷,丰收的年景老婆还为饿而哭。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人民饥寒交迫近义词:哀鸿遍野、嗷嗷待哺、饔飧不继、贫病交加、饥寒交迫反义词:丰衣足食、饱食暖衣、家给人足、延年益寿 求描写败家子的诗词闲置诗书废光阴,身溺酒色失本心。 才罢东邻酒未醒,又往西舍靡靡音。 挥金如土自得乐,不思一朝家财尽。 承欢纵乐日复日,万顷家业终颓倾。 可缩略为:闲置诗书废光阴,华街彩巷靡靡音。 承欢纵乐日复日,万顷家业终颓倾。 前日,承蒙一位诗兄不吝赐教指出在下关于诗词一常识错误,乃羞愧不已,遂恶补诗词基础。 今日见阁下诗题,思索再三未敢下笔,但手痒难耐,冒犯之处,还望见谅。 若有不当之处,还请阁下直言不讳,在下感激不尽。 描写穷人的古诗词描写穷人的古诗词:1、吾老甘贫病,荣华有是非。 ——杜甫2、居贫闲自乐,豪客莫相过。 ——张籍3、悲荣俱是分,吾亦乐吾贫。 ——卢纶4、总戎宽得众,市义贵能贫。 ——刘禹锡5、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韦应物6、多爱贫穷人远请,长修破落寺先成。 ——王建7、穷人如意少,喜色漏眉宇。 ——陆游8、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 ——杜荀鹤9、三十五年身未死,却为天下最穷人。 ——陆游10、平生富贵梅时健,肯作穷人冻饿声。 ——方蒙仲描写穷人外貌的句子:1、他脏兮兮脸上已经龟裂的不成样子,嘴角还残留着干瘪的早上在垃圾堆里吃的别人丢弃发霉的面包渣子,衣衫褴褛勉强的遮住身体,他已经被生活折磨的不成样子了。 2、从前额蓬乱的头发中投射出一道茫然的目光,我被其冷漠的近乎麻木的神情所吸引,这是一个披着深灰色棉袄的中年男性,黑色的毛茸茸的棉絮正在其身上努力的钻营,仿佛这个男子身体的毛发一样。 3、 那是一个年过六旬的老男人,脸上已找不到一丝光泽,那首手也布满了老茧,那背也已经不再挺直了,他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环卫工人。 4、 长期的日晒雨淋让她的皮肤失去了从前的光彩,她的额头上也显露出一条条讨厌的皱纹,这一条条皱纹上烙印了多少艰辛,多少疲劳,多少付出呀!5、 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一生都在辛苦地忙碌着。 她已丝丝银发,但她还在无休止的耕作。 6、黄焦焦的脸,黄黄的牙,衣服灰不溜秋的,显得脏极了。 她的手粗鲁地扒开人群往里看。 但是,我对她还是产声了一种同情的怜悯。 7、 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 8、常年的流浪在外,腿已经患上了风湿关节炎,已经无法自力更生,为了生存,不得常年弯腰不捡破烂,捡东西来填饱肚子,久而久之,背也直不起来,够搂着在寒风中蹒跚,头发堪比鸟窝!9、健康黝黑的肤色,朴素的脸庞,没有任何修饰的说话方式,看起来有点老旧的衣服但是却也干净。 10、我惊奇地打量着这位阿姨,她的脸被风吹得很粗糙,像没有上釉的瓷器,嘴唇干得都爆起了皮,但是她的神情却那么专注,街上的每一块细小的垃圾都被收到她的簸箕里。 形容人老的诗词1,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出自唐代: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白话文释义: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 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出自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白话文释义: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出自宋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白话文释义: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 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4,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出自元代:白朴《清平乐·朱颜渐老》 白话文释义:青春的容颜逐渐衰老,鬓角又增添了多少白发?桃李、春风就这么全都过去了,只剩下夕阳的余晖映出桑榆长长的影子。 5,老去相如倦。 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 料彼此、魂消肠断。 ——出自宋代:刘过《贺新郎·老去相如倦》 白话文释义:我似相如,君似文君。 相如如今老了,常感精力不济,请问文君,我们现在如此穷困潦倒、疲惫不堪,今后的日子该如何打发呢?回顾当年我们一起赴京居住过的地方,恐怕至今还留着我们依红偎翠恩爱相处的痕迹吧。 想想你我那时的情景,怎不让人魂销肠断地悲伤呢?... 描写心静的诗句描写心静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关于心静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译文】金陵的夜色美丽岑寂,凉风渐渐吹起。 我独自寂寞登上高楼,放眼吴越江天。 白云把自己皎洁的身影投入江中,与秋水一起轻摇水面的金陵城。 树木草叶上积聚起洁白的露珠,将将滴下,宛若秋月般妩媚灵动。 我在月下沉吟,久久不愿归去。 古往今来,有过多少风流雅士,但真正可以入眼作为知己的,却少之又少。 想起谢眺曾经唱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之佳句,真是让人空自怀念他的才华啊。 《直中书省》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 其全文诗句如下: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译文】我在丝纶阁值班,没什么文章可写,周围一片寂静只听到钟鼓楼上刻漏的滴水声,时间过得太慢了。 在这黄昏的寂寞中,我一个人孤独地坐着,谁来和我作伴呢?惟独紫薇花和我这个紫薇郎寂然相对。 《酬张少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 其古诗全文如下: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群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翻译】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 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塞下曲》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常建。 其全文诗句如下: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译文】乌孙来汉朝朝聘后,取消王号,对汉称臣。 边远地方停息了战争,战争的烟尘消散了,到处充满日月的清辉。 《弹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长卿。 其全文诗句如下: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1736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 凤栖梧(蜀锦地衣丝步障)
- 临江仙·闺思
- 水龙吟(黄庆长夜泛鉴湖,有怀归之曲,课予和之)
- 【双调】清江引 秋夜
- 一翦梅(醉中)
- 昭君怨(游池)
- 鹊桥仙·碧梧初出
- 凉州令(东堂石榴)
- 南歌子(李左司生日)
- 罗敷歌(采桑子·五之三)
热门名句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 昨梦西湖,老扁舟身世
-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 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 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
-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 早是他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议论纷纭 [yì lùn fēn yún]
- 学以致用 [xué yǐ zhì yòng]
- 朝虀暮盐 [cháo jī mù yán]
- 过甚其辞 [guò shèn qí cí]
- 觅迹寻踪 [mì jì xún zōng]
- 洁身自守 [jié shēn zì shǒu]
- 省身克己 [xǐng shēn kè jǐ]
- 好言好语 [hǎo yán hǎo yǔ]
- 攻心扼吭 [gōng xīn è kēng]
- 挟朋树党 [xié péng shù dǎng]
推荐词语
- 号哨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辨雨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璧奎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腈纶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僵魄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缔约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怀附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诞虚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革选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回舻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