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钱江潮的诗句
- 
写钱江潮的诗句 
有关钱江潮的名诗句 范仲淹: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杜甫:天地黯惨忽异色,波涛万顷堆琉璃。 王在晋《望江台》: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 李廓《忆钱塘》: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凌生寒。 李白《横江词》: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白居易《潮》: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徐凝《观浙江涛》: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苏轼《观浙江涛》: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杨万里《浙江观潮》:“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毛泽东《七绝·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著名诗句宋代大文豪苏轼就写过“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北宋诗人王师道所写赞美钱塘江潮的诗句《十七日观潮》也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 ”这是唐代王维咏潮的诗句。 它的大意是:夕阳西下了,晚潮涌来,江水猛涨,碧水和蓝天连成一片,好像春色充塞着天地。 既写了海潮的巨大气势,又写了它特殊的壮观美。 一江钱塘两湖酒,三分西子四分妖。 五杯醉卧兰舟上,醒来身后六百桥。 天宝谪仙骑鹤去,诗风大袖月宫寒。 钱塘每度潮汐猛,疑是狂生纵酒澜。 岳王亦遁荒丘冢,瀚海浮舟陌路哀。 山势穷追烟霏尽,悲风怒卷大潮来。 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 携八方清风与君当马 万维想象与君当车 四时鲜花与君当礼 千般祝福与君当帖 挟琴访友 平平一心拜尽古代今朝真情至性雅士 借泰山宝塔为我支笔 钱塘大潮为我润墨 五台诸峰为我镇纸 四川盆地为我作砚 倚马挥毫 洋洋万言写就天上人间独一无二文章 钱塘江大潮的著名诗句有哪些宋代大文豪苏轼就写过“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北宋诗人王师道所写赞美钱塘江潮的诗句《十七日观潮》也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 ”这是唐代王维咏潮的诗句。 它的大意是:夕阳西下了,晚潮涌来,江水猛涨,碧水和蓝天连成一片,好像春色充塞着天地。 既写了海潮的巨大气势,又写了它特殊的壮观美。 一江钱塘两湖酒,三分西子四分妖。 五杯醉卧兰舟上,醒来身后六百桥。 天宝谪仙骑鹤去,诗风大袖月宫寒。 钱塘每度潮汐猛,疑是狂生纵酒澜。 岳王亦遁荒丘冢,瀚海浮舟陌路哀。 山势穷追烟霏尽,悲风怒卷大潮来。 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 携八方清风与君当马 万维想象与君当车 四时鲜花与君当礼 千般祝福与君当帖 挟琴访友 平平一心拜尽古代今朝真情至性雅士 借泰山宝塔为我支笔 钱塘大潮为我润墨 五台诸峰为我镇纸 四川盆地为我作砚 倚马挥毫 洋洋万言写就天上人间独一无二文章... 赞美钱江大潮的句子有哪些?朋友,你到过钱塘江吗?你看过钱塘江大潮吗?如果你到过钱塘江,看过钱塘涌潮,你就一定会想起黄江琴的著名二胡曲《钱塘江》。 站在钱塘江边,一缕跌宕起伏的思绪犹如黄江琴那舒缓低旋、如泣如诉的二胡曲迎着滚滚而来的江水叠起又跌落;在如雷喷雪的音画里,伴着琴音,观潮者好像一下子跌入了远古时期的钱塘江人言子胥怒未消,怒气突兀干青霄。 呼烟吐霜如山高,咆哮呼叱声愈嚣 。 徘徊在历史的长廊,我们仿佛看到了伍子胥那不屈的身影踏波而来; 愿退两月之怒涛,以建数年之厚业 。 历数斑驳的廊柱,耳边犹似听到了钱王射潮那凌厉呼啸的箭风俯瞰钱塘江,你不可不说,钱塘江就是江南一幅永不退色的历史画卷;眼望着大潮,你不能不认可,钱塘江就是江南一首永不磨灭的历史长诗。 短短的一首二胡曲,应该说黄江琴把《钱塘江》的内涵已经表达到了极致。 从那千回百转,幽空幽远的二胡声音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怀玉山脉的飞沙走石沿着大江飞奔而来; 从那荡气回肠、激波扬涛的琵琶节奏中,又仿佛再现了那些南宋浪遏飞舟的弄潮儿如条条蛟龙与汹涌澎湃的潮水搏击.钱塘大潮有着天下举世无双的雄伟壮观,所以,钱塘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不可多得的今古奇观。 如果说与之毗邻的西湖是一位娴情雅韵的淑女,那么钱塘江就是一条勇猛豪放的男子汉。 八月十八,是它对世人展示其最具彪悍雄姿的一面,也是观潮者最惊心动魄的时刻:那时,当你身临其境,当时间越来越接近潮水来临,人群哑然,喧声渐敛,人们都翘首踮足的朝着一个方向 向着极远处的江面眺望着此时,目光所及的江面烟波浩渺,宽阔而深遂,就像一条神密莫测的时空隧道,在等待着王者的归来。 等待,难忍的等待啊 最初,你只能听到极其细微的一丝低沉轰鸣;继而,你就会感觉似无数的千军万马正在叩击着大地;再听,远远而来犹如滚滚的春雷,沉闷、急骤而有力,渐渐直逼萧山钱塘大堤而来忽然,远远的天边闪现出一条长长的玉带,好似银练锁江,若隐若现。 待银练渐行渐近时,骤时,天地之间便涨满了震耳欲聋的涛声和铺天盖地的狂潮。 此刻,钱塘江的潮声与观潮者的喝彩声汇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响彻云天、震撼大地、久久轰鸣耳畔。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 这是潘阆的诗句。 至今,他仍是最能体现古往今来弄潮儿著名的句子。 宇宙给了人间伟大的自然力量,但同时也给了人类惊人的魄力,当大潮来临之际,且看江中那些挖沙的船民;那些撒网捕鱼的渔民却依然迎着潮头,无惊无惧,这该是具有何等的魄力啊!是的,如今已经没有了让钱塘狂潮考验弄潮儿的那种古老而独特仪式了,但钱塘大潮却是一如既往,深植于一方土地的文化依然悠远深厚,那些新的弄潮儿依然迎接着生死搏击。 欣赏着钱塘江大潮中的一切景象,无论在潮中或是在岸边,观众已经感受的不再是大潮了,观众感受的是什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是奔腾激越的气魄和永不服输的民族精神!站在钱塘大堤上,望着眼前波澜壮阔的自然画卷,听着耳边雷霆万钧的自然之诗,在惊涛拍岸的阵阵潮声中,黄江琴的那首二胡曲《钱塘江》还存在么?不!它和钱塘江一样已经化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之魂! 古今中外,不少知名人士观看钱塘江大潮写下了壮丽诗篇。通过查找... 海面雷霆聚,江心爆布横。 ——范仲淹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李廊《忆钱塘》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久来。 ——王在晋《望江台》《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 《浪涛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 《潮》“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 《催试官考较戏作》“八月十五夜, 月色随处好。 不择茅屋与市楼, 况我官居似蓬岛。 风味堂前野桔香, 剑潭桥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 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 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 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 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 门外白袍如立鹄。 " 《钱塘江潮》“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 《七绝·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 《观浙江涛》“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情此景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宋代大文豪苏轼就写过“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北宋诗人王师道所写赞美钱塘江潮的诗句《十七日观潮》也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清。 ”这是唐代王维咏潮的诗句。 它的大意是:夕阳西下了,晚潮涌来,江水猛涨,碧水和蓝天连成一片,好像春色充塞着天地。 既写了海潮的巨大气势,又写了它特殊的壮观美。 一江钱塘两湖酒,三分西子四分妖。 五杯醉卧兰舟上,醒来身后六百桥。 天宝谪仙骑鹤去,诗风大袖月宫寒。 钱塘每度潮汐猛,疑是狂生纵酒澜。 岳王亦遁荒丘冢,瀚海浮舟陌路哀。 山势穷追烟霏尽,悲风怒卷大潮来。 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 携八方清风与君当马 万维想象与君当车 四时鲜花与君当礼 千般祝福与君当帖 挟琴访友 平平一心拜尽古代今朝真情至性雅士 借泰山宝塔为我支笔 钱塘大潮为我润墨 五台诸峰为我镇纸 四川盆地为我作砚 倚马挥毫 洋洋万言写就天上人间独一无二文章 请问古人写过哪些赞美人间仙境的诗句?望海潮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音yǎn)清佳。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释:形胜:地理条件优越; 三吴:《水经注》以吴兴、吴都、令稽为三吴。 都会:大都市; 风帘:挡风作的帘子。 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 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其多。 天堑:天然的险阻,这里指钱塘江。 珠玑:珍宝。 盈:充满,言其多。 重湖:这里指西湖。 巘(yan)小山峰。 清嘉:清秀美丽。 嘉,一般作“佳”。 三秋:农历九月。 羌管:笛子。 这里泛指乐器。 泛夜:指在夜间飞扬。 嬉嬉:欢乐快活的样子。 莲娃:采莲的姑娘。 千骑:形容州郡长宫出行时随从众多。 高牙:古代将军旗竿用象牙。 装饰:这里指大宫高扬的仪仗旗帜。 烟霞:山水美景。 异日:他日。 图:描绘。 凤池: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池沼,此指中书省,代指朝廷。 《望海潮》也是柳永词中广泛传诵的名篇。 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从唐代开始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城市,到了宋代又有进一步的发展。 柳永在杭州生活过一个时期,对杭州的山水名胜、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所以,在这首词里,他能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西湖的美景,钱江潮的壮观,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当地上层人物的享乐,下层人民的劳动生活,都一一注于词人的笔下,涂写出一幅幅优美壮丽、生动活泼的画面。 这画面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描画出杭州的锦山秀水,而且更重要的是它面出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 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这首词是柳永呈献给旧友孙何的作品。 孙何当时任两浙转运使,驻节杭州。 词中“千骑拥高牙”之句,有可能指孙何而言。 由于是呈献杭州官长之作,词中不免对当时的杭州做夸张描写,也免不了要用恭维应酬的话语作结。 但是,更主要的是,透过“竞豪奢”这样的表面现象,读者还可以看到“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的盈实富庶,“羌管 弄晴,菱歌泛夜”的轻快欢欣,以及“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的风流潇洒。 这一切,都只能产生在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辛勤劳动所创造出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基础之上。 “重湖叠山献”,“烟柳画桥”,也并非天然生就,而是劳动人民治理河山,改造自然的结果。 “云树绕堤沙”,“三 秋桂子,十里荷花”,也无一不是劳动人民辛勤的双手造就。 当时,柳永对此大加赞赏并引以为自豪。 今天,我们读这样的词作也不应求之过苛,甚至指责他“掩盖了当时的阶级矛盾与贫富悬殊”,而是应当从词里所提供的画面中去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以及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从而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赞语由来已久,这并非溢美之词。 这首词在艺术上也是相当成功的。 作者抓住具有特征的事物,用饱蘸激情而又带有夸张的笔调,寥寥数语便笔底风生,迷人的西湖与钱塘胜景便展现在读者面前。 前片,主要勾画钱塘的“形胜”与“繁华”,大笔浓墨,高屋建瓴,气象万千。 写法上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化。 如,开篇三句点出了“形胜”、“都会”与“繁 华”,但终究是概括性的直陈,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继之而来的下面九句,便紧紧围绕这六个字,做形象的铺写,境界立即展开:“烟柳画桥”三句写的是“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等则侧重于刻画“形胜”,而“市 列殊玑,户盈罗绮”则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下片,侧重于描绘西湖的美景、欢乐的游赏与劳动生活。 写法上着眼于“好景”二字,尤其侧重于“好景”中出现的人。 “重湖”三句描绘西湖美景,其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天生的好言语,是千古迷人的丽句。 “羌 管弄晴”三句写的是下层人民,“千骑拥高牙”三句写的是州郡长官。 结尾又以赞美的口吻收束。 除饱满的感情与适度的夸张以外,词的语言,音律,词调也与词的内容结合得恰到好处。 《望海潮》也是柳永首创的,词牌与词的内容以及地域性特点密切结合。 上片写形胜之地和钱江潮的壮观,词中用“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彩浓烈有气势的语言,词句短小,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可阻挡之势。 而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时,文字优美,词句变长,节奏平和舒缓,终于出现了“三 秋桂子”这样干秋传诵的佳句,继之又用“羌管弄晴”等句不断地加以点染,美丽的西湖就更加使人心旷神怡了。 这是一首艺术感染力很强的词。 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更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 为此,宋人谢驿(处厚)还写了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见罗大经《鹤林玉露》)说金主亮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原不可信。 但是,产生这一传说,却可以印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 作为高级官僚的范缜对柳永这首词也极端赞佩:“仁... 描写“观潮”的诗句有哪些?1. 《观潮》宋代作者:周密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2. 《杭州观潮》唐代 作者:姚合楼有章亭号,涛来自古今。 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 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 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沈; 鸟惧多遥过,龙惊不敢吟。 坳如开玉穴,危似走琼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 岸摧连古道,洲涨踣丛林; 跳沫山皆湿,当江日半阴。 天然与禹凿,此理遣谁寻;3. 《十七日观潮》宋代作者:陈师道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4. 《瑞鹧鸪·观潮》宋代作者:苏轼碧山影里小红旗。 侬是江南踏浪儿。 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 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 5.《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钱塘观潮)》宋代作者:赵鼎双峰遥促,回波奔注,茫茫溅雨飞沙。 霜凉剑戈,风生阵马,如闻万鼓齐挝。 儿戏笑夫差。 谩水犀强弩,一战鱼虾。 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雷驱电炽雄夸。 似云垂鹏背,雪喷鲸牙。 须臾变灭,天容水色,琼田万顷无瑕。 俗眼但惊嗟。 试望中仿佛,三岛烟霞。 旧隐依然,几时归去泛灵槎。 6.《念奴娇(次韵楼友观潮)》宋代 作者:史浩银塘江上,展鲛绡初见,长天一色。 风拭菱花光照眼,谁许红尘轻积。 转盼冯夷,奔云起电,两岸惊涛拍。 振空破地,水龙争喷吟笛。 客有步屟江干,胸吞奇观,寄英词元白。 素壁淋浪翻醉墨,飘洒神仙踪迹。 好待波匀。 横飞小艇,快引香碧。 烟消月出,不眠拼了通夕。 7.《酒泉子·长忆观潮》宋代作者:潘阆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 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 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 梦觉尚心寒。 8.《沁园春·观潮》清代作者:吴伟业八月奔涛,千尺崔嵬,砉然欲惊。 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 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 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孤舟铁笛风清,待万里乘槎问客星。 叹鲸鲵未剪,戈船满岸;蟾蜍正吐,歌管倾城。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 谁知道,是观潮枚叟,论水庄生。 9.《浪淘沙(观潮作)》宋代作者:曾觌一线海门来。 雪喷云开。 昆山移玉下瑶台。 卷地西风吹不断,直到蓬莱。 羯鼓噪春雷。 鼍舞蛟回。 歌楼鼓吹夕阳催。 今古清愁流不尽,都一樽罍。 10.《初下浙江舟中口号》唐代作者:孟浩然八月观潮罢,三江越海浔;回瞻魏阙路,空复子牟心;观潮拼音:guān cháo 出处:《观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经典作品,节选自《武林旧事》第三卷。 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将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用十分精练的笔墨,分四段描绘出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的英姿飒爽和观潮人群的惊叹不已,使读者身历其境。 这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赞美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自然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使人受到美的陶冶赞美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挚感情。 赞美家乡的古诗词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释义: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2.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释义: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应该在江南待到老去。 3.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释义:春暖花开,万象更新。 洛阳城里,春光明媚,娇好异常。 可是,我这个天涯浪子,却只能异地漂泊,老死他乡。 4.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释义: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5.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释义: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6.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司空图《故乡杏花》释义:寄情于花,寄情于酒欣喜与花的盛开,左手拿着花枝右手拿着酒杯。 想问问花枝和酒杯,老朋友为什么不能一起来呢?7.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释义: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 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8.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释义: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时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9.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释义: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呢?10.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王建《雨过山村》释义: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 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 婆媳相唤。 一起去选蚕种。 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赞美家乡河美的诗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 水之如天,本色是矣.水色至黑,天之幽冥.水之根,源于天,昔苍穹洞开,雨四十九日.水之象,天为本,水天一色,霞骛齐飞.水之性,天之化,春夏秋冬,雨雹雾雪.水清灵,天空明,水如天否?水至清则无鱼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静水流深 两首回文诗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睛.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古风一首:黄昏六点星,飞堕天南方.荡荡无边秋,水色涵天光.紫壶如朱槿,鲜妍敌露霜.紫琼如芙蓉,风韵何清凉.紫烟如芝兰,涧谷含幽芳.紫云如木犀,内秘天家香.鹤林如甘菊,端可寿而臧.满泛九霞觞,与客秋兴长.紫清如芰荷,堪制仙人裳.愿言六人者,驾月宝帝旁.先拜紫皇前,次谒王母房.人间尘埃子,白日空茫茫.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碧水香以净,松声吹露华.众仙鸾鹤散,寂寂五云家.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满地落花风打扫,一溪流水雨缠绵.淡如水雨落花轻,薄似冰羽翼轻灵.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春风不动非无力,江水无波亦有情 以下答案多为词: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人月圆·钱塘江潮 钱塘江浪雄狮舞,万马跃奔嘶.迸空裂岸,经年怒气,狂泄无遗.疯涛厮杀,惊心荡魄,扑斗飞驰.潮头抖擞,云天百里,拍岸冲堤.《江南好》 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人与景,人景古难全.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还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鹂.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远,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愁满眼,水连天.香笺小字倩谁传?梅黄楚岸垂垂雨,草碧吴江淡淡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我在长江头/你在长江尾/摺一只白色的小纸船/投给长江水/我投船时发正黑/你拾船时头已白/人恨船来晚/发恨水流快/你拾船时头已白(余光中《纸船》)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碧山对晚扁舟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歌声频为行人咽,记着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借钱塘潮水,为君洗尽,岳将军泪.月光如水水如天 曾经沧海难为水 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古人描写水的诗句“水之润下无孔不入;火之炎上无物不焚;雷之肃敛无坚不摧;风之肆拂无阻不透;土之养化无物不融!”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瀑布●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唐·王勃《郊园即事》断山:悬崖峭壁。 画障:贴画的屏风。 悬溜:悬流的瀑布。 鸣琴:形容瀑布之声。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银河:天河。 九天:天的极高处。 极写庐山的瀑布的高、水流的猛、飞泉的白,是写瀑布的名句。 充分展示诗人豪宕的胸怀。 ●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形容瀑布的倾泻和洁净:风吹不散,银白如空。 ● 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 唐·李白《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潈(cóng)射:喷射。 壑:土沟。 奇诡:奇妙怪异。 描写庐山香炉峰瀑布的奇观。 ● 水悬三尺,泻阶隅,满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 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隅:角落。 昏晓:黄昏、拂晓。 练:白绸。 环佩:身上饰玉。 筑(zhù):弦乐器。 描写瀑布,绘声绘色。 ●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流水,缺月如弓。 宋·辛弃疾《沁园春》前两句描写山上的一道湍急的瀑布倾落,水花万点;后两句形容横跨在溪流上的板桥如一弯新月。 ●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元·乔吉《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饮涧:形容瀑布拱身之状。 连用三个比喻,极写瀑布的动态。 ● 自天飞下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 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惠山泉》涎(xián):口吐的涎水。 练:白色丝物。 想象、描写、夸张,三管齐下写瀑布的水势、流速、颜色。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清·何绍基《山西》新晴:天刚放晴。 大海●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庄子·秋水》尾闾(lǘ):传说为海水排泄的地方。 万川入海,从来没有停止过,海水也从来没有满溢过;海水排泄,也从来没有干涸过。 后人每用这句子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周而复始的。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三国·魏·曹操《观沧海》碣石:指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的大碣山。 何:那么。 澹澹(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即耸。 峙(zhì):挺立。 这是作者穷追袁绍残部路经碣石时所作。 描绘了海波荡漾、山岛耸立,木繁草茂的壮观图景,烘托他当时昂扬的气概。 ●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晋·乐府民歌《西洲曲》空绿:指倒映在水中的碧空。 卷起帘幕天穹自然显得高远,海水摇漾着空中的碧绿之色。 境界壮阔动荡,“摇空绿”三字,奇警。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勾勒了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图景:春天潮水涌入长江,江海连平,明月潮水相伴而生。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残夜将尽,朝阳已从海面升起;江南春早,年底江上已露春天气息。 作者为客日久,日复一日,年一复一年,岁月蹉跎,回乡无日,送书无人,触景伤情,所以有上述的描绘。 ●沧海先迎日,银河倒列星。 唐·杜甫《不离西阁》旭日浮于沧海,众星挂在银河。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唐·李贺《梦天》齐州:中州,亦即中国。 九点烟:我国古代曾分置九州,登高远望如九点烟。 一泓(hóng):一汪:绘出一幅壮观的九州高空鸟瞰图,可见作者气势不凡的胸怀和浓烈的浪漫色彩。 ●八月涛声孔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唐·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指浙江省塘江大潮的声响,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最为壮观。 触:碰、击。 两句把势大声洪的江潮描绘得如在目前,使人惊心动魄。 全词是一幅精采的海边观涛画。 ●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唐·赵嘏《钱塘》中秋:钱塘江海潮,以中秋之夜最为壮观,历来誉为天下胜境。 写静景的壮阔和动景的声势,都极为出色。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宋·苏轼《望海楼晚景》一线:形容浪头象一排白线涌来。 指顾:指点顾盼,喻时间极短。 写江潮水初上的雄浑景色。 李白《横江词》有“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之句,附录于此,以供参照。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宋·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几许:多少。 浑:简直。 极写江潮的高大。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宋·潘阆《酒泉子》潮水汹涌冲来的时候,真疑心,大海里的水都光了,到处都象迎接潮水的锣鼓声。 两句描写钱塘江潮水排山倒海的磅...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诗句意思和红胜火绿如蓝的意思【解释】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 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 红胜火:比火还红绿如蓝:比青青的蓝草还绿。 【出处】 唐·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好》 【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不知何时会再次相逢。 【鉴赏】 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的花朵,简直比火还要红艳; 当春天来到时,江里的水,青绿得就像是蓝色的一样。 江南水乡花草繁盛,这首词以红花、绿水来描写江南的美景,色彩鲜明艳丽,情趣无限。 白居易先后做过杭州、苏州刺史,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回到洛阳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 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三首《忆江南》,抒发了他对江南的赞美、忆念之情。 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1691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 花渐凋疏不耐风,画帘垂地晚重工,堕阶萦藓舞愁红
- 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
-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
-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妙龄驰誉 [miào líng chí yù]
- 趁心像意 [chèn xīn xiàng yì]
- 悠闲自在 [yōu xián zì zài]
- 触目儆心 [chù mù jǐng xīn]
- 蝉蜕龙变 [chán tuì lóng biàn]
- 冲风破浪 [chōng fēng pò làng]
- 铁壁铜墙 [tiě bì tóng qiáng]
- 风流罪犯 [fēng liú zuì fàn]
- 着手回春 [zhuó shǒu huí chūn]
- 帮虎吃食 [bāng hǔ chī shí]
推荐词语
- 高兴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颠仆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欢兴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雕钻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即用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襃恤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海碗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构讦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宾人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附义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