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必背古诗词100首
- 
                       杨柳枝词九首
 刘禹锡
 唐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须得垂杨相发挥。
 凤阙轻遮翡翠帏,龙池遥望麹尘丝。
 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
 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
 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肢。
 如今抛掷长街里,露叶如啼欲向谁。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枝杨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轻盈袅娜占年华,舞榭妆楼处处遮。
 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霍光传(节选)
 班固
 汉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中孺,未及求问,会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河东太守郊迎,负弩矢先驱至平阳传舍,遣吏迎霍中孺。中孺趋入拜谒,将军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中孺扶服叩头,曰:“老臣得托命将军,此天力也。”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还,复过焉,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是时上年老,宠姬钩弋赵倢伃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太子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遗诏封光为博陆侯。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光长女为桀子安妻,有女年与帝相配,桀因帝姊鄂邑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父安为票骑将军,封桑乐侯。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公主内行不修,近幸河间丁外人。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光不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欲令得召见,又不许。长主大以是怨光。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自先帝时,桀已为九卿,位在光右。及父子并为将军,有椒房中宫之重,皇后亲安女,光乃其外祖,而顾专制朝事,由是与光争权。
 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盐铁,为国兴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是盖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与燕王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羽林,道上称跸,太官先置;又引苏武前使匈奴,拘留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而大将军长史敞亡功为搜粟都尉;又擅调益莫府校尉;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臣旦愿归符玺,入宿卫,察奸臣变。候司光出沐日奏之。桀欲从中下其事,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书奏,帝不肯下。
 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上问:“大将军安在?”左将军桀对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军顿首谢,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将军之广明,都郎属耳。调校尉以来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之?且将军为非,不须校尉。”是时帝年十四,尚书左右皆惊,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桀等惧,白上:“小事不足遂。”上不听。
 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光威震海内。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迄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郎有上书言:“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广陵王不可以承宗庙。”言合光意。光以其书视丞相敞等,擢郎为九江太守,即日承皇太后诏,遣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迎昌邑王贺。
 贺者,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既至,即位,行淫乱。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否?”延年曰:“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光曰:“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如令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光谢曰:“九卿责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于是议者皆叩头,曰:“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
 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皇太后乃车驾幸未央承明殿,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中黄门宦者各持门扇,王入,门闭,昌邑群臣不得入。王曰:“何为?”大将军跪曰:“有皇太后诏,毋内昌邑群臣。”王曰:“徐之,何乃惊人如是!”光使尽驱出昌邑群臣,置金马门外。车骑将军安世将羽林骑收缚二百余人,皆送廷尉诏狱。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光敕左右:“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有杀主名。”王尚未自知当废,谓左右:“我故群臣从官安得罪,而大将军尽系之乎?”顷之,有太后诏召王。王闻召,意恐,乃曰:“我安得罪而召我哉!”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侍御数百人皆持兵,期门武士陛戟,陈列殿下。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听诏。光与群臣连名奏王,……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当废。……皇太后诏曰:“可。”光令王起拜受诏,王曰:“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光曰:“皇太后诏废,安得天子!”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马门,群臣随送。王西面拜,曰:“愚戆不任汉事。”起就乘舆副车。大将军光送至昌邑邸,光谢曰:“王行自绝于天,臣等驽怯,不能杀身报德。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愿王自爱,臣长不复见左右。”光涕泣而去。群臣奏言:“古者废放之人屏于远方,不及以政,请徙王贺汉中房陵县。”太后诏归贺昌邑,赐汤沐邑二千户。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光悉诛杀二百余人。出死,号呼市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光坐庭中,会丞相以下议定所立。广陵王已前不用,及燕刺王反诛,其子不在议中。近亲唯有卫太子孙号皇曾孙在民间,咸称述焉。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武帝时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庙,子万姓。臣昧死以闻。”皇太后诏曰:“可。”光遣宗正刘德至曾孙家尚冠里,洗沐赐御衣,太仆以軨车迎曾孙就斋宗正府,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而光奉上皇帝玺绶,谒于高庙,是为孝宣皇帝。
 明年,下诏曰:“夫褒有德,赏元功,古今通谊也。大司马大将军光宿卫忠正,宣德明恩,守节秉谊,以安宗庙。其以河北、东武阳益封光万七千户。”与故所食凡二万户。赏赐前后黄金七千斤,钱六千万,杂缯三万匹,奴婢百七十人,马二千匹,甲第一区。
 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兵。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光自后元秉持万机,及上即位,乃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光秉政前后二十年。地节二年春病笃,车驾自临问光病,上为之涕泣。光上书谢恩曰:“愿分国邑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奉兄骠骑将军去病祀。”事下丞相御史,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
 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太中大夫任宣与侍御史五人持节护丧事。中二千石治莫府冢上。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载光尸柩以辒辌车,黄屋在纛,发材官轻车北军五校士军陈至茂陵,以送其葬。谥曰宣成侯。发三河卒穿复士,起冢祠堂。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奉守如旧法。
 初,霍氏指西汉权臣霍光子孙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注:突,烟囱,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赞曰:霍光以结发内侍,起于阶闼之间,确然秉志,谊形于主。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当庙堂,拥幼君,摧燕王,仆上官,因权制敌,以成其忠。处废置之际,临大节而不可夺,遂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光为师保,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才三年,宗族诛夷,哀哉!昔霍叔封于晋,晋即河东,光岂其苗裔乎?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本以休屠作金人为祭天主,故因赐姓金氏云。
 景福东厢诗·观试骑射
 司马光
 宋
 阊阖风正清,觚棱日初媚。
 材雄集便殿,玉座亲临视。
 三河侠少儿,初识天子贵。
 天山汗血骝,蹀躞金环辔。
 扬鞭秋云高,顾盼有余锐。
 萦回势可观,馨控动如志。
 毫氂应心目,审固参身臂。
 鸣弦电雹惊,中的冰瓦碎。
 龙颜薄笑春,喜色连傍侍。
 旦为徒步人,暮作飘缨使。
 扬扬出九门,亲友生意气。
 须知天地德,慎勿忘所自。
 黠羌犹旅拒,猃狁方繁炽。
 求为忠义臣,无负搜罗意。
 赠刘俊民先辈
 宋濂
 明
 刘君卓荦士,出知诗书胄。眉目俨如画,幽花眩晴昼。踉跄忽来谒,进退颇温茂。自言宅偃师,家昔千金富。大父名法从,累累印悬绶。文辞补元化,求者辄奔走。继此簪缨余,矜庄事雕镂。无食不凫翠,有衣总文绣。兰舟盟津水,蜡屐穀城岫。或骑紫骝马,深林出从兽。黄须年少儿,执矢列先后。一发巧中肋,欢声溢郊囿。狼兔悬宝鞍,归来荐清酎。燕姬白如雪,时唱清角侑。人意天上郎,雌伏不敢雊。一旦黄金尽,其事乃大谬。渔樵来争席,傔媵或昂脰。愤来气屡绝,十起九颠仆。折节去读书,攻苦分句投。初如蛇入筒,渐类雏脱矰。把笔学为文,众色纷采就。又恐误儒冠,杂艺亦兼究。雅琴辨商宫,古文参篆籀。六物推休祥,八卦占爻繇。更参九箴法,俞穴别肤腠。闻棋与握槊,赌胜欲起斗。不觉疾声呼,有若熊虎吼。最便结风舞,唯恐技难售。偶逢玳筵张,肴核列饤饾。酒酣两耳热,徐起整衿袖。文鸾侧惸翎,皓鹤仰褰噣。蹑节眄盘鼓,回旋逐音奏。虽得诸工怜,不博两眉皱。使者天上来,会合诚薢茩。负书亟从之,何翅杵投臼。三河及幽并,无地不驰骤。登高或吊古,感时更怀旧。恨无息肩所,若沈疴待灸。前年往龙漠,气序异常候。八月雪即飞,一夜三尺厚。今年度庾岭,热气甚蒸镏。老梅虽未花,铁干倚云瘦。欲俟喘息定,阴厓聊宿留。王虺长过竹,矫首出嵚窦。日光夹明镜,铄我汗如沤。闲目但待噬,有术不暇祝。性命鸿毛轻,几被山鬼蹂。年来自惩创,此险安可复。俯思十载间,行事贱如畜。徒然召悲辛,寸禄焉能收。即将巢云松,终老友猿狖。予闻心鼻酸,宛若身在疚。于时十月交,日月会龙犭尨。霜风吹人急,层衣悉穿漏。百龄驹过隙,胡不重栖宿。须知学践形,庶不惭载覆。勺水当离尊,赠诗比粮糗。归欤勿久留,吾言不能又。
 秋郊
 李廌
 宋
 郊原千里望,好是暮秋时。
 欲尽登临兴,惟应杖屦宜。
 鹗鵰方得意,燕雀彼焉知。
 黄犬苍鹰去,谁家年少儿。
 长歌行赠旺兄
 何景明
 明
 兄为吾祖之长孙,能将孝义持家门。耕凿不随时俗改,衣冠颇有古风存。我家东冈旧乡土,谷有田场桑有圃。诸兄喧哗逐城市,兄也萧条守环堵。仆童驯雅妻更良,男女膝下皆成行。女长适人止近里,男大为农不出乡。只今汝年六十七,我翁为叔汝为侄。岁时相看如父子,登堂过庭礼不失。弟昔省兄尽君欢,夜秉灯烛罗杯盘。兄前劝饮嫂劝餐,留我一月相盘桓。自从离兄仕下都,都城谁是悠悠者。万户清晨霜满裘,九衢白昼尘随马。朱门金锁午未开,我曹不敢骑马回。此时吾兄正稳卧,日高户外无人催。爱兄好静谢尘网,一卷道书常在掌。托身未肯附年少,举手何曾揖官长。顷来生事日看微,种麻自织身上衣。少儿从学长干蛊,我兄心中无是非。君不见人间岁月坐相迫,胡为东城复南陌。兄今已作白头翁,弟亦长辞青琐客。山中桂树况逢春,谷口桃花更照人。花前树下一壶酒,弟劝兄酬不畏贫。
 霍光传(节选)
 班固
 汉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既壮大,乃自知父为霍中孺,未及求问,会为票骑将军击匈奴,道出河东,河东太守郊迎,负弩矢先驱至平阳传舍,遣吏迎霍中孺。中孺趋入拜谒,将军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中孺扶服叩头,曰:“老臣得托命将军,此天力也。”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还,复过焉,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是时上年老,宠姬钩弋赵倢伃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上以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日磾为车骑将军,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皆拜卧内床下,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太子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遗诏封光为博陆侯。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
 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光长女为桀子安妻,有女年与帝相配,桀因帝姊鄂邑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父安为票骑将军,封桑乐侯。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公主内行不修,近幸河间丁外人。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光不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欲令得召见,又不许。长主大以是怨光。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自先帝时,桀已为九卿,位在光右。及父子并为将军,有椒房中宫之重,皇后亲安女,光乃其外祖,而顾专制朝事,由是与光争权。
 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盐铁,为国兴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是盖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与燕王旦通谋,诈令人为燕王上书,言光出都肄羽林,道上称跸,太官先置;又引苏武前使匈奴,拘留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而大将军长史敞亡功为搜粟都尉;又擅调益莫府校尉;光专权自恣,疑有非常,臣旦愿归符玺,入宿卫,察奸臣变。候司光出沐日奏之。桀欲从中下其事,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书奏,帝不肯下。
 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上问:“大将军安在?”左将军桀对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有诏召大将军。光入,免冠军顿首谢,上曰:“将军冠。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将军之广明,都郎属耳。调校尉以来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之?且将军为非,不须校尉。”是时帝年十四,尚书左右皆惊,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桀等惧,白上:“小事不足遂。”上不听。
 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杀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盖主皆自杀。光威震海内。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迄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内不自安。郎有上书言:“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广陵王不可以承宗庙。”言合光意。光以其书视丞相敞等,擢郎为九江太守,即日承皇太后诏,遣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迎昌邑王贺。
 贺者,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既至,即位,行淫乱。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否?”延年曰:“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光曰:“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如令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光谢曰:“九卿责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于是议者皆叩头,曰:“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
 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皇太后乃车驾幸未央承明殿,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中黄门宦者各持门扇,王入,门闭,昌邑群臣不得入。王曰:“何为?”大将军跪曰:“有皇太后诏,毋内昌邑群臣。”王曰:“徐之,何乃惊人如是!”光使尽驱出昌邑群臣,置金马门外。车骑将军安世将羽林骑收缚二百余人,皆送廷尉诏狱。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光敕左右:“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有杀主名。”王尚未自知当废,谓左右:“我故群臣从官安得罪,而大将军尽系之乎?”顷之,有太后诏召王。王闻召,意恐,乃曰:“我安得罪而召我哉!”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侍御数百人皆持兵,期门武士陛戟,陈列殿下。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听诏。光与群臣连名奏王,……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当废。……皇太后诏曰:“可。”光令王起拜受诏,王曰:“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光曰:“皇太后诏废,安得天子!”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马门,群臣随送。王西面拜,曰:“愚戆不任汉事。”起就乘舆副车。大将军光送至昌邑邸,光谢曰:“王行自绝于天,臣等驽怯,不能杀身报德。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愿王自爱,臣长不复见左右。”光涕泣而去。群臣奏言:“古者废放之人屏于远方,不及以政,请徙王贺汉中房陵县。”太后诏归贺昌邑,赐汤沐邑二千户。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光悉诛杀二百余人。出死,号呼市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光坐庭中,会丞相以下议定所立。广陵王已前不用,及燕刺王反诛,其子不在议中。近亲唯有卫太子孙号皇曾孙在民间,咸称述焉。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武帝时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庙,子万姓。臣昧死以闻。”皇太后诏曰:“可。”光遣宗正刘德至曾孙家尚冠里,洗沐赐御衣,太仆以軨车迎曾孙就斋宗正府,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而光奉上皇帝玺绶,谒于高庙,是为孝宣皇帝。
 明年,下诏曰:“夫褒有德,赏元功,古今通谊也。大司马大将军光宿卫忠正,宣德明恩,守节秉谊,以安宗庙。其以河北、东武阳益封光万七千户。”与故所食凡二万户。赏赐前后黄金七千斤,钱六千万,杂缯三万匹,奴婢百七十人,马二千匹,甲第一区。
 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兵。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光自后元秉持万机,及上即位,乃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
 光秉政前后二十年。地节二年春病笃,车驾自临问光病,上为之涕泣。光上书谢恩曰:“愿分国邑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奉兄骠骑将军去病祀。”事下丞相御史,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
 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太中大夫任宣与侍御史五人持节护丧事。中二千石治莫府冢上。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载光尸柩以辒辌车,黄屋在纛,发材官轻车北军五校士军陈至茂陵,以送其葬。谥曰宣成侯。发三河卒穿复士,起冢祠堂。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奉守如旧法。
 初,霍氏指西汉权臣霍光子孙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注:突,烟囱,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赞曰:霍光以结发内侍,起于阶闼之间,确然秉志,谊形于主。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当庙堂,拥幼君,摧燕王,仆上官,因权制敌,以成其忠。处废置之际,临大节而不可夺,遂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光为师保,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术,闇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才三年,宗族诛夷,哀哉!昔霍叔封于晋,晋即河东,光岂其苗裔乎?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本以休屠作金人为祭天主,故因赐姓金氏云。
 贫女
 曹衍
 宋
 自恨无媒出嫁迟,老来方始遇佳期。
 满头白发为新妇,笑杀豪家年少儿。
 洛中
 张咏
 宋
 翠辇西巡未有期,玉楼烟锁凤参差。
 可怜三月花如锦,狂杀满城年少儿。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曹唐
 唐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
 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骑龙重过玉溪头,红叶还春碧水流。
 省得壶中见天地,壶中天地不曾秋。
 真王未许久从容,立在花前别甯封。
 手把玉箫头不举,自愁如醉倚黄龙。
 金殿无人锁绛烟,玉郎并不赏丹田。
 白龙蹀躞难回跋,争下红绡碧玉鞭。
 玄洲草木不知黄,甲子初开浩劫长。
 无限万年年少女,手攀红树满残阳。
 宫阙重重闭玉林,昆仑高辟彩云深。
 黄龙掉尾引郎去,使妾月明何处寻。
 风满涂山玉蕊稀,赤龙闲卧鹤东飞。
 紫梨烂尽无人吃,何事韩君去不归。
 武帝徒劳厌暮年,不曾清净不精专。
 上元少女绝还往,满灶丹成白玉烟。
 百辟朝回闭玉除,露风清宴桂花疏。
 西归使者骑金虎,亸鞚垂鞭唱步虚。
 南斗阑珊北斗稀,茅君夜著紫霞衣。
 朝骑白鹿趁朝去,凤押笙歌逐后飞。
 焚香独自上天坛,桂树风吹玉简寒。
 长怕嵇康乏仙骨,与将仙籍再寻看。
 冰屋朱扉晓未开,谁将金策扣琼台。
 碧花红尾小仙犬,闲吠五云嗔客来。
 酒酽春浓琼草齐,真公饮散醉如泥。
 朱轮轧轧入云去,行到半天闻马嘶。
 白石山中自有天,竹花藤叶隔溪烟。
 朝来洞口围棋了,赌得青龙直几钱。
 海水西飞照柏林,青云斜倚锦云深。
 水风暗入古山叶,吹断步虚清磬音。
 玉诏新除沈侍郎,便分茅土镇东方。
 不知今夕游何处,侍从皆骑白凤凰。
 洞里烟霞无歇时,洞中天地足金芝。
 月明朗朗溪头树,白发老人相对棋。
 饥即餐霞闷即行,一声长啸万山青。
 穿花渡水来相访,珍重多才阮步兵。
 东妃闲著翠霞裙,自领笙歌出五云。
 清思密谈谁第一,不过邀取小茅君。
 月影悠悠秋树明,露吹犀簟象床轻。
 嫔妃久立帐门外,暗笑夫人推酒声。
 九天天路入云长,燕使何由到上方。
 玉女暗来花下立,手挼裙带问昭王。
 玉皇赐妾紫衣裳,教向桃源嫁阮郎。
 烂煮琼花劝君吃,恐君毛鬓暗成霜。
 花底休倾绿玉卮,云中含笑向安期。
 穷阳有数不知数,大似人间年少儿。
 玉色雌龙金络头,真妃骑出纵闲游。
 昆仑山上桃花底,一曲商歌天地秋。
 偷来洞口访刘君,缓步轻抬玉线裙。
 细擘桃花逐流水,更无言语倚彤云。
 西汉夫人下太虚,九霞裙幅五云舆。
 欲将碧字相教示,自解盘囊出素书。
 天上鸡鸣海日红,青腰侍女扫朱宫。
 洗花蒸叶滤清酒,待与夫人邀五翁。
 汗漫真游实可奇,人间天上几人知。
 周王不信长生话,空使苌弘碧泪垂。
 青锦缝裳绿玉珰,满身新带五云香。
 闲依碧海攀鸾驾,笑就苏君觅橘尝。
 鹤不西飞龙不行,露干云破洞箫清。
 少年仙子说闲事,遥隔彩云闻笑声。
 洞里烟深木叶粗,乘风使者降玄都。
 隔花相见遥相贺,擎出怀中赤玉符。
 芝蕙芸花烂漫春,瑞香烟露湿衣巾。
 玉童私地夸书札,偷写云谣暗赠人。
 天上邀来不肯来,人间双鹤又空回。
 秦皇汉武死何处,海畔红桑花自开。
 紫羽麾幢下玉京,却邀真母入三清。
 白龙久住浑相恋,斜倚祥云不肯行。
 鹤叫风悲竹叶疏,谁来五岭拜云车。
 人间肉马无轻步,踏破先生一卷书。
 夜降西坛宴已终,花残月榭雾朦胧。
 谁游八海门前过,空洞一声风雨中。
 忘却教人锁后宫,还丹失尽玉壶空。
 嫦娥若不偷灵药,争得长生在月中。
 旸谷先生下宴时,月光初冷紫琼枝。
 凄清金石揭天地,事在世间人不知。
 共爱初平住九霞,焚香不出闭金华。
 白羊成队难收拾,吃尽溪头巨胜花。
 酒尽香残夜欲分,青童拜问紫阳君。
 月光悄悄笙歌远,马影龙声归五云。
 海树灵风吹彩烟,丹陵朝客欲升天。
 无央公子停鸾辔,笑泥娇妃索玉鞭。
 八景风回五凤车,昆仑山上看桃花。
 若教使者沽春酒,须觅馀杭阿母家。
 叔卿遍览九天春,不见人间故旧人。
 怪得蓬莱山下水,半成沙土半成尘。
 欲饮尊中云母浆,月明花里合笙簧。
 更教小奈将龙去,便向金坛取阮郎。
 海上桃花千树开,麻姑一去不知来。
 辽东老鹤应慵惰,教探桑田便不回。
 昨夜相邀宴杏坛,等闲乘醉走青鸾。
 红云塞路东风紧,吹破芙蓉碧玉冠。
 云鹤冥冥去不分,落花流水恨空存。
 不知玉女无期信,道与留门却闭门。
 采女平明受事回,暗交丹契锦囊开。
 欲书密诏防人见,佯喝青虬使莫来。
 太一元君昨夜过,碧云高髻绾婆娑。
 手抬玉策红于火,敲断金鸾使唱歌。
 碧瓦彤轩月殿开,九天花落瑞风来。
 玉皇欲著红龙衮,亲唤金妃下手裁。
 长房自贵解飞翻,五色云中独闭门。
 看却桑田欲成海,不知还往几人存。
 赤龙停步彩云飞,共道真王海上归。
 千岁红桃香破鼻,玉盘盛出与金妃。
 碧海灵童夜到时,徒劳相唤上琼池。
 因循天子能闲事,纵与青龙不解骑。
 且欲留君饮桂浆,九天无事莫推忙。
 青龙举步行千里,休道蓬莱归路长。
 侍女亲擎玉酒卮,满卮倾酒劝安期。
 等闲相别三千岁,长忆水边分枣时。
 万岁蛾眉不解愁,旋弹清瑟旋闲游。
 忽闻下界笙箫曲,斜倚红鸾笑不休。
 去住楼台一任风,十三天洞暗相通。
 行厨侍女炊何物,满灶无烟玉炭红。
 风动闲天清桂阴,水精帘箔冷沉沉。
 西妃少女多春思,斜倚彤云尽日吟。
 王母相留不放回,偶然沉醉卧瑶台。
 凭君与向萧郎道,教著青龙取妾来。
 绛节笙歌绕殿飞,紫皇欲到五云归。
 细腰侍女瑶花外,争向红房报玉妃。
 闻君新领八霞司,此别相逢是几时。
 妾有一觥云母酒,请君终宴莫推辞。
 方士飞轩驻碧霞,酒寒风冷月初斜。
 不知谁唱归春曲,落尽溪头白葛花。
 方朔朝来到我家,欲将灵树出丹霞。
 三千年后知谁在,拟种红桃待放花。
 水满桑田白日沈,冻云干霰湿重阴。
 辽东归客闲相过,因话尧年雪更深。
 朝回相引看红鸾,不觉风吹鹤氅偏。
 好是兴来骑白鹤,文妃为伴上重天。
 公子闲吟八景文,花南拜别上阳君。
 金鞭遥指玉清路,龙影马嘶归五云。
 一百年中是一春,不教日月辄移轮。
 金鳌头上蓬莱殿,唯有人间炼骨人。
 笑擎云液紫瑶觥,共请云和碧玉笙。
 花下偶然吹一曲,人间因识董双成。
 东皇长女没多年,从洗金芝到水边。
 无事伴他棋一局,等闲输却卖花钱。
 红草青林日半斜,闲乘小凤出彤霞。
 略寻旧路过西国,因得冰园一尺瓜。
 树下星沉月欲高,前溪水影湿龙毛。
 洞天云冷玉花发,公子尽披双锦袍。
 紫水风吹剑树寒,水边年少下红鸾。
 未知百一穷阳数,略请先生止的看。
 武皇含笑把金觥,更请霓裳一两声。
 护帐宫人最年少,舞腰时挈绣裙轻。
 琼树扶疏压瑞烟,玉皇朝客满花前。
 东风小饮人皆醉,短尾青龙枕水眠。
 彤阁钟鸣碧鹭飞,皇君催熨紫霞衣。
 丹房玉女心慵甚,贪看投壶不肯归。
 昆仑山上自鸡啼,羽客争升碧玉梯。
 因驾五龙看较艺,白鸾功用不如妻。
 沙野先生闭玉虚,焚香夜写紫微书。
 供承童子闲无事,教剉琼花喂白驴。
 云陇琼花满地香,碧沙红水遍朱堂。
 外人欲压长生籍,拜请飞琼报玉皇。
 玉洞长春风景鲜,丈人私宴就芝田。
 笙歌暂向花间尽,便是人间一万年。
 青童传语便须回,报道麻姑玉蕊开。
 沧海成尘等闲事,且乘龙鹤看花来。
 绛树彤云户半开,守花童子怪人来。
 青牛卧地吃琼草,知道先生朝未回。
 石洞沙溪二十年,向明杭日夜朝天。
 白矾烟尽水银冷,不觉小龙床下眠。
 紫微深锁敞丹轩,太帝亲谈不死门。
 从此百寮俱拜后,走龙鞭虎下昆仑。
 云衫玉带好威仪,三洞真人入奏时。
 频着金鞭打龙角,为嗔西去上天迟。
 太子真娥相领行,当天合曲玉箫清。
 梨花新折东风软,犹在缑山乐笑声。
 洞里月明琼树风,画帘青室影朦胧。
 香残酒冷玉妃睡,不觉七真归海中。
 青苑红堂压瑞云,月明闲宴九阳君。
 不知昨夜谁先醉,书破明霞八幅裙。
 东溟两度作尘飞,一万年来会面稀。
 千树梨花百壶酒,共君论饮莫论诗。
 沧海令抛即未能,且缘鸾鹤立相仍。
 蔡家新妇莫嫌少,领取真珠三五升。
 溪影沉沙树影清,人家皆踏五音行。
 可怜三十六天路,星月满空琼草青。
 北斗西风吹白榆,穆公相笑夜投壶。
 花前玉女来相问,赌得青龙许赎无。
 九天王母皱蛾眉,惆怅无言倚桂枝。
 悔不长留穆天子,任将妻妾住瑶池。
 暂随凫伯纵闲游,饮鹿因过翠水头。
 宫殿寂寥人不见,碧花菱角满潭秋。
 新授金书八素章,玉皇教妾主扶桑。
 与君一别三千岁,却厌仙家日月长。
 八海风凉水影高,上卿教制赤霜袍。
 蛟丝玉线难裁割,须借玉妃金剪刀。
 海上风来吹杏枝,昆仑山上看花时。
 红龙锦襜黄金勒,不是元君不得骑。
 绛阙夫人下北方,细环清佩响丁当。
 攀花笑入春风里,偷折红桃寄阮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zhishi/1487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诗词
热门名句
- 再折柳穿鱼,赏梅催雪
-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
- 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
- 亲贤臣,远小人。
-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
-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
- 郁郁寡欢 [yù yù guǎ huān]
- 富埒王侯 [fù liè wáng hóu]
- 鞭打快牛 [biān dǎ kuài niú]
- 李代桃僵 [lǐ dài táo jiāng]
- 独擅其美 [dú shàn qí měi]
- 精强力壮 [jīng qiáng lì zhuàng]
- 藕断丝连 [ǒu duàn sī lián]
- 移山倒海 [yí shān dǎo hǎi]
- 人来人往 [rén lái rén wǎng]
- 看碧成朱 [kàn bì chéng zhū]
推荐词语
- 案元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弹劾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卜右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广夏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国猷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今隶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倍言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好乐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傪悴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 桀骜的拼音、意思解释,造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