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虞美人花的诗句
- 
关于虞美人花的诗句 
咏虞美人花 文/青青 纤株柔颈可为尊,原上离离看血痕。 蝶去这番歌垓下,春回几度暖鸿门。 彩云梦里山河泪,霞影风中岁月魂。 不是诗人多感慨,英雄慧眼到黄昏。 垓下怀古 垓下行来又几村,淡烟微雨草初薰。 楚歌谁唱胸无计,壮士难谈力万斤。 泪滚红颜欣喋血,情牵宝马慰死分。 青山还在人何惧,惆怅东风不是君。 关于虞美人的古诗虞美人 诗人:李煜 朝代:南唐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诗人:顾夐 朝代:唐晓莺啼破相思梦,帘卷金泥凤。 宿妆犹在酒初醒,翠翘慵整倚云屏,转娉婷。 香檀细画侵桃脸,罗袂轻轻敛。 佳期堪恨再难寻,绿芜满院柳成阴,负春心。 触帘风送景阳钟,鸳被绣花重。 晓帏初卷冷烟浓,翠匀粉黛好仪容,思娇慵。 起来无语理朝妆,宝匣镜凝光。 绿荷相倚满池塘,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 翠屏闲掩垂珠箔,丝雨笼池阁。 露粘红藕咽清香,谢娘娇极不成狂,罢朝妆。 小金鸂鶒沈烟细,腻枕堆云髻。 浅眉微敛注檀轻,旧欢时有梦魂惊,悔多情。 碧梧桐映纱窗晚,花谢莺声懒。 小屏屈曲掩青山,翠帏香粉玉炉寒,两蛾攒。 颠狂年少轻离别,孤负春时节。 画罗红袂有啼痕,魂销无语倚闺门,欲黄昏。 深闺春色劳思想,恨共春芜长。 黄鹂娇转泥芳妍,杏枝如画倚轻烟,锁窗前。 凭阑愁立双蛾细,柳影斜摇砌。 玉郎还是不还家,教人魂梦逐杨花,绕天涯。 少年艳质胜琼英,早晚别三清。 莲冠稳篸钿篦横,飘飘罗袖碧云轻,画难成。 迟迟少转腰身袅,翠靥眉心小。 醮坛风急杏枝香,此时恨不驾鸾皇,访刘郎。 虞美人 诗人:舒亶 朝代:北宋芙蓉落尽天函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虞美人 作者:蒋捷 朝代:宋末元初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虞美人 作者:周邦彦 朝代:北宋 淡云笼月松溪路。 长记分携处。 梦魂连夜绕松溪。 此夜相逢恰似梦中时。 海山陡觉风光好。 莫惜金尊倒。 柳花吹雪燕飞忙。 生怕扁舟归去断人肠。 虞美人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清朝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 判叫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虞美人 作者:张孝祥 朝代:南宋庐敖夫妇骖鸾侣。 相敬如宾主。 森然兰玉满尊前。 举案齐眉乐事看年年。 我家白发双垂雪。 已是经年别。 今宵归梦楚江滨。 也学君家儿子寿吾亲。 雪花一尺江南北。 薪尽炊无粟。 老仙活国拭刀圭。 十万人家生意与春回。 天公一笑酬阴德。 赐与长生籍。 今朝雪霁寿尊前。 看我双亲都是地行仙。 雪消烟涨清江浦。 碧草春无数。 江南几树夕阳红。 点点归帆吹尽晚来风。 楼头自擫昭华管。 我已无肠断。 断行双雁向人飞。 织锦回文空住寄它谁。 虞美人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虞美人 作者:张炎 朝代:南宋黄金谁解教歌舞。 留得当时谱。 断情残意落人间。 汉上行云迷却旧巫山。 妆楼何处寻樊素。 空误周郎顾。 一帘秋雨翦灯看。 无限羁愁分付玉箫寒。 虞美人 作者:欧阳修 朝代:北宋炉香昼永龙烟白。 风动金鸾额。 画屏寒掩小山川。 睡容初起枕痕圆。 坠花钿。 楼高不及烟霄半。 望尽相思眼。 艳阳刚爱挫愁人。 故生芳草碧连云。 怨王孙。 虞美人 作者:黄庭坚的 朝代:北宋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愿怀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虞美人八大古诗全部1、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2、南唐·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译文:春风吹回来了,庭院里的杂草变绿了,柳树也生出了嫩叶,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继续来到人间。 独自依靠着栏杆半天没有话说,那吹箫之声和刚刚升起的月亮和往年差不多。 乐曲演奏未完,酒宴未散,仍在继续,池水冰面初开。 夜深之时,华丽而精美的君室也变得幽深。 我已年老,忧思难以承受啊。 3、北宋·苏轼《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波声拍枕长淮晓,隙月窥人小。 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于泪。 谁教风鉴在尘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译文:饮别后归卧船中,只听到淮水波声,如拍枕畔,不知不觉又天亮了。 从船篷缝隙中所见之残月是那么小。 汴水无情,随着故人东去,而我却满载一船离愁别恨,独向西州。 竹溪的花浦之间,你我曾经一同大醉,当日欢聚畅饮时的情谊胜过别后的伤悲。 谁让我偏偏在芸芸众生中发现了你,并与你成为朋友,这才酿成了今日分别这样一场烦恼。 4、北宋·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 一望弥千里。 使君能得几回来。 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 水调谁家唱。 夜阑风静欲归时。 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译文:登高远眺,千里美景尽收眼底。 大自然的湖光山色,要数这里最美。 你这一去,何时才能返回?请痛饮几杯吧,但愿醉倒再不离去。 看,沙塘里华灯初放。 听,是谁把动人心弦的《水调》来弹唱?当夜深风静我们扶醉欲归时,只见在一轮明月的映照下,钱塘江水澄澈得象一面绿色的玻璃一样。 5、北宋·苏轼《虞美人·述怀》 归心正似三春草。 试著莱衣小。 橘怀几日向翁开。 怀祖已瞋文度、不归来。 禅心已断人间爱。 只有平交在。 笑论瓜葛一枰同。 看取灵光新赋、有家风。 译文:马中玉探母归心如三月春草之盛,像老莱子著小儿衣以取悦父母一样孝敬父亲;像三国吴人陆绩六岁见袁术时,悄悄怀揣三枚橘子,欲归送母亲;又像晋人王坦之不速归探父怀祖,父亲便要瞪眼发怒了。 我心境清静澄明,已无七情六欲,不像马中玉那样执著于人间情爱了。 只有平昔之交,不论什么纠葛亲友关系都一视同仁。 看一下《灵光》新赋,颇有马中玉的诗书传家风范。 6、北宋·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译文:碧桃是在天上以露水栽种的,不是寻常的凡间花卉。 娇美的碧桃却生在乱山的深处,而且旁边池水一曲,娇花照水,令人遐想,亦同时令人慨叹,如此艳丽的花朵,杳无人迹来往,就算再美,又等待谁来欣赏呢? 在细雨中,这娇美的碧桃像美人一样更加含情,让人无限爱怜。 但是,不知道春天是难以管束的,它由不得惜花人的愿望,终究要匆匆而去。 就算为君沉醉一场又何妨?就怕我酒醉醒来,而花已凋残,惜花心情交处寄托,要使柔肠寸断了。 7、北宋·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译文: 芙蓉都已凋落,远天涵着近水,苍茫一片,黄昏时秋风阵阵,涌起波澜。 我独自在小楼东畔,久久地倚着栏杆,看分飞的双燕各自东西,远远向寒云飞去,引起我一怀愁绪。 浮生有多少难以消释的烦恼,真应该在醉乡中老去。 光阴荏苒,京城又盖满纷纷大雪。 我的朋友,你时时都会登上高台把我怀想,你将寄给我一枝梅花,饱含着美丽的江南春光。 8、清·纳兰性德《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 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译文:井边的梧桐在淅沥的秋风秋雨中渐渐老去,所爱之人的踪迹也在蟋蟀的呜叫中慢慢消失。 所爱之人经行之处,如今已荒无人迹,布满了青苔。 此时旧地重游,即便拾得美人遗下的翡翠头饰,也无法对人明言,只能徒自伤感。 回廊之处曾经留下了多少令人刻骨相思的痕迹,而今旧地重游,相思成灰。 独倚回廊,只有天边落月孤独相伴。 吹灭灯火,在月光下走近花阴,寻找过去的踪迹。 十年前的踪迹宛然犹在,十年前的那颗心还依然在胸膛跳动。 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埋藏在心里的那份情感历久旎新弥新,难以忘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虞美人 李煜的虞美人的赏析李煜《虞美人》赏析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一】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 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赏析二】 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他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地位。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虞美人》就是千古传诵不衰的著名诗篇。 这首词刻画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 “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一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 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处境,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 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 ”“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 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东风”带来春的讯息,却引起词人“不堪回首”的嗟叹,“亡国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 让我们来想象: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哀痛的感情!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没有了结,还要继续;而自己仍须苟延残喘,历尽苦痛折磨。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国”的倒装。 “不堪回首”,但毕竟回首了。 回首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想象中,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 “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传达出无限怅恨之感。 以上六句在结构上是颇具匠心的。 几度运用两相对比和隔句呼应,反复强调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暂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 一二两句春花秋月的无休无止和人间事的一去难返对比;三四两句“又东风”和“故国不堪回首”对比;五六两句“应犹在”和“改”对比。 “又东风”、“应犹在”又呼应“何时了”;“不堪回首”、“朱颜改”又呼应“往事”。 如此对比和回环,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心灵上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 最后,词人的满腔幽愤再难控制,汇成了旷世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水喻愁,可谓“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刘禹锡《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这些诗句或失之于轻描淡写,或失之于直露,都没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得打动人心,所谓“真伤心人语”也。 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 愁思如春水涨溢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不舍昼夜,无尽东流。 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 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书页,读者似也被这无尽的哀思所淹没了。 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 虞美人宋词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虞美人赏析:《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 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 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 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2]【虞美人】是一个词牌名,虞美人,这个曲故是指,当四面楚歌,项羽在乌江自刎时,他的爱人虞美人舞剑展现出来的英勇行为,有“贱妾何聊生”的经典诗词,虞美人,其实指的是虞姬,历史没有记载虞姬是何许人也,只知其名虞姬,英雄不问出处,她的英勇行为,不堪为一代女英雄之所为?? 诗歌鉴赏 虞美人 无聊 处处鹃啼血哪些值得欣赏更对东风语。 倚楼极目深愁绪;词句风格哀婉、凄切、辛;这里泛指江南没有战争风云的和平美好的生活。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迦陵(陈维崧)词气魄绝大,骨力绝遒,应该是为人们送来雪白而鲜美的鲥鱼。 江东,给人们展示了千紫万红、鲜花烂漫的春日景象。 “无聊”二字。 据史料记载、姜为一手。 ”确有眼力。 在反映现实的深度上,这首词与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休傍”不但是作者正面的劝阻与否定、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出生于一个具有民族气节和正义感的文学世家,少时享有盛名,而蕴含更深一层的意念。 李山甫《闻子规啼》诗,处处鹃啼血。 《白雨斋词话》中称其词“情词兼胜,骨韵都高。 ”这里承上句,表现词人对战争的深切忧虑,而且暗示着如念这芬芳艳丽的鲜花,清军大举进攻东南各省的抗清队伍,指长江以东之地。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憎恶战争、盼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开头“无聊笑捻花枝说:“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这里是以杜鹃啼血来比拟杜鹃花红艳的色彩。 结末两句,融情于景:“断肠思故国,啼血溅芳枝。 ”这一切似乎给人既带来愉悦又值得深思的感觉。 下两句笔锋陡转,“好花须映好楼台,西南之地仍是狼烟滚滚,战火未灭。 陈维崧是清代著名的词人,指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在明媚的春光中盛开红花。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周。 这里都指战争要塞,也指战场,由亢烈的情感转入如泣如诉的悲怆之中。 好花须映好楼台。 ”恰似一声春雷;随后写了不希望好花开在战场旁,表现词人对战争的深切忧虑,所到之处,杀从掳掠,悠闲轻淡,令人愉悦且深思;马上陡转笔锋写战场,写了曾目睹的残酷统治。 好风休簸战旗红,漂零四方,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因而词作多具现实主义的深刻内容。 这首词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篇什。 ”在这些词中最有价值的是反映社会现实和同情民生疾苦的词篇,此词成功之处正在着眼于现实,而感情的抒发,“更对东风语”尤显得哀婉、凄切,词的结尾融情于景耐人寻味。 词作者得到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佳评。 虞美人无聊无聊笑捻花枝说,填词之富,古今无两,清兵自入关后到建国初年。 他继承宋代苏轼,惊醒人们温馨的梦。 秦关是指秦中一带的关隘,蜀栈指通于汉蜀之间的栈道,更对东风语。 词人希望好花不要开遍在战场旁,正是这一现实的折射,同时又表现了他对战争的强烈谴责。 “倚楼极目深愁绪,人无完妇”(尚钺《中国历史纲要》)。 诗句节奏起承转合,先用“无聊”点题。 ”温暖和煦的春风,不该为战旗而飘摇《虞美人·无聊》是清代初期词人陈维崧的词,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争夺战事一直纷纷扰扰。 词人曾目睹清政府的残酷统治。 如1648年,耐人寻味。 “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并没有装点在和平的人们中间,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只能面对东风而语,含意深远。 在作者晚年时,清统率军队又进军四川陕西一带镇压人民反抗。 既然倚楼极目更添许多愁绪,而又无人领略,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被誉为“江左凤凰”。 “鹃啼血”。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憎恶和对和平生活的盼望,像春雷惊醒人的美梦,由激亢到舒缓,在平淡中见曲折,使全词抑扬顿挫而错落有致。 明亡入清后,几合苏,处处鹃啼血”两句,以悠闲轻淡的语调落笔,既点出了词题,又刻划了客观物景的艳丽夺目的意象,“县无完村 南唐·李煜《虞美人》 全诗诗意???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首词可分为两段鉴赏,前三句为首,末一句为尾。 且看前三句,“春花秋月”,单是这四个字已足可引发多少词人的无限遐思了,但是在此词首句却直言到“何时了”,并用“往事知多少”来表达了对现时美景的不屑。 次句先言“小楼”再忆“故国”,即便是报春信的东风,对于身在孤狭小楼身受软禁的作者也不过是掠过心尖的一丝寒意,更是让他有了“不堪回首”之念。 既思起故国,自然想起当年“雕栏玉砌”的华美宫室和秀美“朱颜”,故国无恙可叹物是人非,怕是自己终生也无福消受了。 前三句中,作者眼观美景思及己身,心中不免油然而生亡国之叹感慨之悲,但是仔细的分析李煜所思所念,却尽是当年避居江南割据一方之时的奢靡享乐,他所惆怅的并不是国破家亡,而是无法再享纸醉金迷的荣华。 一个亡国之君身处桎枯之中感悟的不是失国之痛却是这些东西,李煜确实不是做国君的材料,若不是他在文艺上的天赋,怕是可与刘禅比肩了。 且不论他的思绪是否符合为君之道,此词的最末一句可说是千古绝唱,此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几乎是李煜毕生词作的精华所在。 这一句以水喻愁,含蓄地将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与滔滔水势联系在一起,既富哀怨亦蕴大气,让人不由自主的陷入了这奔涌而出的忧郁之中。 同是以水喻愁的诗句,刘禹锡的“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的“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李煜于此一句中虽仅仅展示了他无尽忧愁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使读者从中取得了心灵上的呼应,人的愁思固然内涵各异,但都可借用此句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谁到忧愁之时不是觉得这愁苦便如滔滔巨浪劈面而来,无可抵挡呢?李煜于词尾的扪心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无怪此词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对于李煜此人,作为政治家他是完全的失败,但是作为文学家他却得到后世景仰,正如后人的评价:“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由李煜,我所想的却是政治与文艺的关系。 李煜的词,绝少有忧国忧民的政治理念,他只讲求词的本身的美感,断不会为强言国事而打破词韵平仄(这也是我不喜辛词的原因之一),因此他的词篇篇美仑美奂,都是艺术上的精品。 这种思想便是“为艺术而艺术”,这才应该是艺术者的最高理念。 文为什么一定要“载道”呢?艺术的历史远比政治要早,人类尚在朦胧时便已知道了用舞蹈表达情感,说艺术出现是为政治服务那完全是狡辩。 艺术的作用应该是表达人心中最真切的情感而不是表现代表着人性丑恶的政治,如果要在艺术中强加上沉重的主题,这“艺术”已不是艺术,而已沦为了丑陋的工具。 倘若李煜的词里通篇是悲亢亡国之痛或是感慨不能与天下争,那么今世艺术史上的李煜,就不过是一个三流的爱国词人罢了。 这首《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在被俘两年后写成的。 相传他作此词后命歌妓在七夕之夜反复吟唱,宋太宗知此事后立即就赐酒将他毒死。 ?作者能诗能画,只可惜政治上无所成就。 本是一国之君,只因一个黄袍加身的后周叛臣便落得个“肉袒以降”成为一介阶下囚。 七夕之夜,看汴京车水马龙,自己被囚寓中,回首往事怎能不叹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是作者慨叹时光太慢。 大概是俘前宫里浮华生活使他不思进取。 ?“往事知多少”长叹一声,开始回忆往事的美好。 李商隐有诗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只为慨叹去日美好,来日不多,美好的往事只能成为追忆,当时却只是惘然虚度。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陆游《钗头凤》)冰凉的东风吹破寄身的小楼也吹破作者思旧的美梦。 七夕之夜,正是群星闪烁,人间欢笑何多。 离开金陵(南京)来到汴京(河南开封),昔日贵为一国之君,而今只有抬头看看天下共有的一轮明月,思念故都。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思乡的人的诗词中总因月而起思乡之情。 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苏轼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而李煜的“月明中”与以上二人不同,李白是潇洒,苏轼豪放而豁达,李煜剩下的只有凄清与无奈。 他乡与故乡,可能唯一相同的只有月亮。 故国只能回映在汴京的月面中。 “举首见日,不见长安”和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有花纹。 试想一下,汉白玉制成的台阶栏杆,辉映着清冷的月光,是一幅多么冰冷的图画啊!作者回想故国的宫殿,却再也回不去了,只能凭记忆来诠释,这样的痛楚,不是陆游的“中原北望气如山”,不是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只是独属于李煜的满目伤怀,下阕主要写对故国的追思和亡国的苦愁。 “只是朱颜改。 ”物是人非,年华已逝,留下的只有已老的宫女。 古诗词中有... 虞美人赏析赏析 这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语语呜咽,令人不堪卒读。 春花浪漫,秋月高洁,本令人人欣喜,但对阶下之囚来说,却已了无意趣了。 "何时了"三字虽问得离奇,实含两层意蕴:往昔岁月是何时了却的?劫后之残生又将何时了却呢?这表明了他对生命的决绝心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李煜继位的前一年,其父李璟已因国势衰危而向宋称臣纳贡了。 李煜登基后,也继续向宋纳贡以保全基业。 李煜即位之初,重用旧臣,稳定高层重心,以重振人心。 重视选拔人才的公正和公平。 诏令减免税收、免除徭役,与民生息。 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以拖垮长途奔袭的宋军为防御策略。 因此,南唐表面臣服宋朝,实则暗中备战。 宋与南唐开战后,李煜立即与宋断绝邦交,派兵应战,亲自巡城。 开宝八年(975年)十二月,金陵失守,守将呙彦、马承信,马承俊等战死。 李煜投降,南唐灭亡,李煜被俘入宋。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李煜生日之时,李煜死于北宋京师,时年四十二岁整,葬洛阳北邙山。 李煜多才多艺,善书画,通诗词,晓音律,以词的成就最大。 李煜的词,存世三十余首。 另有《文集》30卷、《杂说》百篇。 ... 虞美人李煜诗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鉴赏《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创作背景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903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赞美女人的古诗词
- 赞美兰花的诗词歌赋
- 中秋赏月诗词-中秋赏月诗词大全
- 关于“沉香”的诗句有哪些 沉香 诗句
- 中国的爱国诗词有哪些
- 含"羽"字的诗句-
- 老师循循善诱像春雨一样正如杜甫什么诗句 《春雨》杜甫
- 5条以上望月思乡的诗句~本人手抄报急用谢谢
- 关于“待客”的诗句有哪些
- 形容美女 诗词-形容美女诗词歌赋
推荐赏析
- 关于秋天美好的诗句有
- 歌颂祖国的诗词-歌颂祖国的诗歌 简短
- 关字开头的诗句-关字开头的诗句7个字的
- 关于冬天诗句的有哪些
- 含地字的诗句-含地字的诗句有哪些
- 红色古诗词-红色古诗词不低于两分钟
- 歌颂祖国的诗词100首
- 关于荷花的诗句大全集
- 含有鼠字的诗句
- 含有松树的诗句-含有松树的诗句有哪些
推荐汉语
- 「熯」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加」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鱬」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殈」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䣾」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表达心情烦闷的诗词
- 秦观诗词名句
- 带有彔字的诗
- 形容遇到困难,要坚强的诗句有哪些?
- 适合当网名的古诗 适合当网名的短诗句
- 带有渺字的诗-带有渺字的诗句
- 打鱼的诗词-打鱼的诗词古诗句
- 小学一年级的古诗词大全集
- 勉励 诗句-勉励诗句秋景
- 带有春字的古诗词有哪些
热门诗文
- 风琴引
- 六州歌头(项羽朝)
- 南乡子(集句)
- 答贺遂涉(时遂涉为户部员外,谦光答此)
- 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 菩萨蛮(县斋木犀今年殊未开,而盆菊特茂盛,以晦日约客。)
- 读陆放翁集
- 汉宫春(吴中齐云楼)
- 水调歌头(寄奥屯竹庵察副留金陵约游扬州不果)
- 观刈麦
热门名句
-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
-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