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肖动物的各个诗句
- 
12生肖动物的各个诗句 
南北朝时,不仅使用十二生肖纪年,著名文士沈炯还创作了我国第一首有趣的十二生肖诗: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阴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怀。狗其怀屋外,猪蠡窗悠哉。”这首诗在首字按序 嵌入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种动物的生性特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谓别开生面,文采娱人。 南宋儒学大家朱熹也曾写过一首十二生肖诗。他把十二生肖名,巧妙地散嵌于诗句中。诗云:“昼间空箪啮饥鼠、晓驾赢牛耕废圃。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国嗟差卤。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手种猴挑垂架绿,养得昆鸡(昆鸡:古书指像鹤一种鸟)鸣角角。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 元代文人刘因的咏十二生肖诗颇为有名:“饥鹰吓鼠不起,牛背高眠有如此。江山虎踞千里来,才辨荆州兔穴尔。鱼龙入水浩无涯,幻镜等是杯中蛇。马耳秋风去无迹,羊肠蜀道早还家。何必高门沐猴舞,肠栅鸡栖皆乐土。柴门狗吠报邻翁,约买神猪谢春雨。”诗中嵌入十二属相,且每一句都是一个寓意生辉的故事,别有情趣。 明朝大学者胡俨也写有十二生肖诗,诗云:“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东头。”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间牛郎织女的传说:五句的“骊龙”是龙的一个种类,其颏下有宝珠一颗,故谓之骊龙;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触藩”指羊角触篱笆;十一句的“舞阳”指汉高祖刘邦封名将樊哙为舞阳侯,他曾在江苏沛县以宰狗为生;最后一句是指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当年曾在东海放过猪。此诗不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让人在享受情趣之余品味内涵。 民国初年,大画家王梦白曾为门生李漪绘十二生肖图,顷刻而就,当时正逢知名学者黄浚在场,李即以图向黄讨球诗句,黄乃为之作《十二生肖题句》一首:“世情偃鼠已满腹,诗稿牛腰却成束。平生不帝虎狼秦,晚守兔园真碌碌。龙汉心知劫未终,贾生痛哭原蛇足。梨园烟散舞马尽,独剩羊车人似玉。子如猕猴传神通,画课鸡窗伴幽独。板桥狗肉何可羡,当羡东坡花猪肉。”每句都嵌一生肖名,且每句皆有典故,可谓用心良苦,独出机杼,趣味无穷。 描写春天燕子归来的诗句有哪些?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释义: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树木了,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 2、翩翩春燕,端集余堂。——魏晋·曹睿《魏晋·曹睿》 释义:偏偏飞舞的燕子在春天都一起聚集到了我的厅堂。 3、洛阳城边朝日晖,天渊池前春燕归。——隋·杨广《四时白纻歌二首》 释义:阳光的光辉照满了洛阳城边,天渊池塘前春天的燕子回来了。 4、新春燕子还来至,一双飞。——唐·毛文锡《纱窗恨》 释义:到了春天,燕子飞来了,一双一双地飞来飞去。 5、新燕新燕何不定,东家绿池西家井。飞鸣当户影悠扬,一绕檐头一绕梁。——唐·王建《春燕词》 释义:小燕子啊,小燕子啊怎么不安定下来呢,东家的绿池飞飞,西家的水井飞飞。鸣叫声穿过窗户悠悠扬扬,一会儿飞过檐头,一会儿绕过屋梁。 6、明年春燕归早,卷帘应认得。——宋·赋梅《齐天乐 令狐佥迁新廨》 释义:明年春燕回来的早,卷开帘子应该能认识。 7、溪上只今梅未花,归时春燕定成垒。——宋·王炎《次韵分宁胡宰赠行》 释义:溪上只有梅树没有花,回来的时候春燕已经垒成了窝。 8、春莺调巧舌,春燕垒香泥。——宋·赵必𤩪《风流子》 释义:春天的黄鹂鸟调动了它的舌头,春天的燕子开始垒起了窝。 9、祥鸾歌里转,春燕舞前归。——隋末唐初·许敬宗《奉和守岁应制》 释义:鸾鸟在歌声里飞转,春天的燕子飞舞着回来了。 10、春燕归,巢江树。——明·李东阳《燕巢林》 释义:春天,燕子回来了,在江边的树上做窝。 带榆字的古诗句1、枞金伐鼓下榆关 唐 高适 《燕歌行》 2、井邑枌榆社 唐 杜审言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 3、日映(一作[日失])桑榆暮 唐 王维 《丁宇田家有赠》 4、榆稀山易见 唐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 5、日下榆影瘦 唐 李贺 《赠陈商》 6、榆穿莱子眼 唐 李贺 《感春》 7、白日暗榆关 唐 王昌龄 《从军行》 8、关城榆叶早疏黄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9、手种榆柳成 唐 白居易 《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10、历历天上种白榆 唐 白居易 《涧底松·有松百尺大十围》 11、榆柳百余树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12、年欲近桑榆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13、钱穿短贯榆 唐 白居易 《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14、駸駸落景挂桑榆 唐 白居易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15、边霜昨夜堕关榆 唐 李益 《听晓角》 16、李益关城榆叶早疏黄 唐 李益 《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留题》 17、翳翳桑榆日 唐 杜甫 《成都府》 18、榆塞孤烟媚 唐 杜牧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19、丹桂青榆相蔽亏 唐 卢照邻 《杂曲歌辞·行路难》 20、户蒙枌榆复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幸晋阳宫》 21、微尚在桑榆 唐 张九龄 《登荆州城楼》 22、空对小榆春 唐 李峤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23、榆火应春开 唐 李峤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24、拔剑斩长榆 唐 崔融 《拟古》 25、枌榆恩赏洽 唐 张说 《奉和圣制过晋阳宫应制》 26、桑榆汗漫漳河曲 唐 张说 《邺都引》 27、光烟榆柳灭 唐 卢象 《寒食》 28、桑榆惨无色 唐 储光羲 《同诸公秋日游昆明池思古》 29、摐金伐鼓下榆关 唐 高适 《燕歌行》 30、槐榆翳空虚 唐 韩愈 《示儿》 31、莫道桑榆晚 唐 刘禹锡 《酬乐天咏老见示》 32、榆柳萧疏楼阁闲 唐 孟郊 《洛桥晚望》 33、远篱编榆棘 唐 卢仝 《寄男抱孙》 34、黄榆落故关 唐 李宣远 《并州路》 35、徒望白榆星 唐 卢殷 《月夜》 36、行车荫白榆 唐 李商隐 《圣女祠》 37、万里枌榆长秋草 唐 薛逢 《邻相反行》 38、榆关到不可 唐 薛能 《送友人出塞》 39、何况出榆关 唐 薛能 《送友人出塞》 40、为火不生榆柳中 唐 徐夤 《萤》 41、是名鸟抢榆 明 陈宪章 《和陶归田园(三首)》 42、桑榆巷南北 明 陈宪章 《题新村书斋壁(二首)》 43、莫道榆关消息近 明 陈沂 《大驾西狩还京百官出候于德胜门(四首)》 44、高榆对森列 明 程嘉燧 《自茶磨入治平寺》 45、舅甥几世同桑榆 明 程敏政 《题田家娶妇图》 46、况乃桑榆时 明 戴良 《访乌继善不值明日以诗见寄遂次韵答之(三首》 47、星榆集凤城 明 多炡 《送徐朝直水部奏绩入都》 48、采絺士女榆烟暮 明 金氏 《宦邸寒食》 49、居庸东下接榆关 明 李东阳 《送唐都宪出镇蓟州诸关》 50、夜醉榆村酒散迟 明 李濂 《春兴(四首)》 有关水仙花的诗句一、《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宋·黄庭坚 诗作全文: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白话释义:静坐在水仙花前,我的心呵,真个被它撩乱。起身走出门外,不觉一笑粲然。浩瀚横流的大江映入了我的眼帘。 二、《题钱舜举写生五首·水仙兰》宋·陈深 诗作全文: 翩翩凌波仙,静挹君子德。 平生出处同,相知不易得。 白话释义:水仙花翩翩的姿态像仙子一样,静静的像君子一样。从同样的地方生长,但是它却很珍贵。 三、《水仙》明·于若瀛 诗作全文: 水花垂绿蒂,袅袅绿云轻。 自是压群卉,谁言梅是兄。 白话释义:水仙花的绿色的蒂垂了出来,像绿色的烟雾一般。同样都力压群芳,谁能说梅花就能比它更胜一筹呢。 四、《水仙》南宋·姜特立 诗作全文: 六出玉槃金屈卮,青瑶丛里花四枝。 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 白话释义:青色的花丛中能冒出四支水仙花。清香宜人,品行高洁,所以可以和江边的梅花相提并论。 五、《水仙》南宋·释智愚 诗作全文: 芳心尘外洁,道韵雪中香。 自是神仙骨,何劳更洗妆。 白话释义:内心芬芳,外表纯洁,暗香伊人。本身就是神仙一样的风姿,根本不用再修饰梳妆。 商山早行全诗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作者】:温庭筠 唐 【作者小传】: 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仅国子助教。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其词题材较狭窄,多红香翠软,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有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表现了他杰出的才能。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情思,文笔含蓄,耐人寻味。其诗辞藻华丽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存词70余首。注:部分版本为枳花照驿墙,现查大部分教科书已改为“明”:明,使…明艳。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体裁】:五言律诗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七阳;可"三江七阳"通押。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注音】 chén qǐ dòng zhēng duó kè xíng bēi gù xīang 晨 起 动 征 铎 , 客 行 悲 故 乡. jī shēng máo dian yuè rén jì bǎn qiáo shuāng 鸡 声 茅 店 月 , 人 迹 板 桥 霜. hú yè luò shān lù zhǐ huā míng yì qiáng 槲 叶 落 山 路 , 枳 花 明 驿 墙. yīn sī dù líng mèng fú yàn mǎn huí táng 因 思 杜 陵 梦 , 凫 雁 满 回 塘. 【注释】: 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注词释义】 征铎:车马旅行时用的响铃。 槲: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枳: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驿:古代道路沿途专供递政府文书的公务人员休息、住宿的地方。 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作者曾在此寓居。 凫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来往北飞,秋天往南飞。 【古诗今译】 征铎鸣响催促旅人起程,刚上路就伤悲离开故乡。鸡鸣声伴有屋顶的残月,足迹已踏乱桥上的新霜。槲树的叶子落满了山路,枳树的白花只点缀驿墙。回想夜来甜蜜的故乡梦,满眼是凫雁散布在池塘。 【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不是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吗?“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古代著名词人, 两《唐书》有传。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 此诗描写诗人在山村旅店起早赶路的情景。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整首诗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了。 有关茶花的诗句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初识茶花》宋代:陈与义 译文:第一次见到绿色长裙的美丽女子时,九月的茶花开了一路。 2.花埋叶底寓春先,便想烹云煮活泉。——《茶花》宋代:董嗣杲 译文:花藏在叶子底下抢先暗示春天的到来,于是便想要用活的泉水煮茶。 3.此花别是山茶种,鹤顶丹红眩碧柯。——《多心茶花》宋代:顾逢 译文:这花不是山茶花的一种,红彤彤的很耀眼。 4.一枝肤雪壶中曜,静几低窗养晏温。——《次韵伯父茶花》宋代:苏籀 译文:雪白的茶花在壶中夺目,安安静静立在窗前。 5.花容缜栗露冰肤,消得脂韦酪和奴。——《茶花盛放满山》宋代:岳珂 译文:茶花美丽,雪白的像女子的肌肤。 扩展资料 茶花(学名:Camelliasp.)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属多种植物和园艺品种的通称。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为浓绿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而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茶花的品种极多,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八,亦是世界名贵花木之一。原产于中国东部,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重庆、云南和四川各地,朝鲜、日本、中国台湾和印度等地普遍种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732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李白形容“古代美女”的经典诗句有哪些?
- 表示爽约泡汤的诗句有哪些?
- 教孩子说话的诗句
- 求带“昭”字的诗句 …
- 黄庭坚著名诗句
- 以爽字开头的诗句
- 赞美廉洁的古诗词
- 以辉开头的诗句
- 歌颂海南 诗词 歌颂海南的诗句
- 以初字开头的诗句
推荐赏析
- 歌颂朝阳的诗词-歌颂朝阳的诗词歌赋
- 歌颂青春的古诗词-歌颂青春的古诗词及翻译
- 含游字的诗词
- 关于音乐的古诗词-关于音乐的古诗词故事
- 关于春的有哪些诗词名句
- 关于人生的经典诗句-关于人生的经典诗句大全
- 关于鸿鹄之志的诗句
- 含有之的诗词
- 古人赞美酒的诗句100首
- 关于自强不息的诗词名句-关于自强不息的诗词名句及出处
推荐汉语
- 「摨」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鮿」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軙」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趱」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䛭」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曡」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䶮」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描述心情的古诗词
- 带有堪字的诗-带有堪字的诗句
- 太极诗句
- 江古诗词-江古诗词的意思
- 形容凝望的诗句
- 红楼梦王熙凤判词解析
- 写儿童活动的诗词名句
- 励志积极向上的古诗词
- 带有苗字的诗-带有苗字的诗词
- 思念亲人的古诗词-思念亲人的古诗词有哪些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 去年折赠行人远,今年恨、依然纤手
-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