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字开头的诗句
-
忆秦娥·伤离别
何梦桂
宋
伤离别。江南雁断音书绝。音书绝。两行珠泪,寸肠千结。
伤心长记中秋节。今年还似前年月。前年月。那知今夜,月圆人缺。
书扇示门人
范仲淹
宋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同年春燕
孟郊
唐
少年三十士,嘉会良在兹。
高歌摇春风,醉舞摧花枝。
意荡晼晚景,喜凝芳菲时。
马迹攒騕褭,乐声韵参差。
视听改旧趣,物象含新姿。
红雨花上滴,绿烟柳际垂。
淹中讲精义,南皮献清词。
前贤与今人,千载为一期。
明鉴有皎洁,澄玉无磷缁。
永与沙泥别,各整云汉仪。
盛气自中积,英名日四驰。
塞鸿绝俦匹,海月难等夷。
郁抑忽已尽,亲朋乐无涯。
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
浮迹自聚散,壮心谁别离。
愿保金石志,无令有夺移。
宵征
岳珂
宋
炬火一川明,前驱听鼓钲。
指途期县驿,问道趣王程。
不为柏人怯,聊寻葵戍盟。
征夫免泥淖,何忍喜天晴。
扬州池亭即事
王禹偁
宋
冥心阅群动,亦各趋所安。
胡为名利人,戚戚常鲜欢。
吾生四十四,结佩呼郎官。
掌言入纶阁,待诏直金銮。
匪谓得禄少,所嗟行道难。
前年谪滁上,忧畏双鬓残。
赖有琅邪溪,时濯尘缨冠。
朝佥徙淮海,任重力易殚。
君恩讵可报,感泪涕丸澜。
民瘼不能治,恻隐情悲酸。
况复多病身,名宦心已阑。
归田未果决,怀禄尚盘桓。
公退何所适,池亭一凭栏。
旭日媚春卉,微风生鸣湍。
呵僮勿挟弹,留客不持竿。
用冀鱼鸟驯,熙熙肆游观。
神仙未可学,吏隐聊自宽。
孤吟刻幽石,此义非考盘。
自渭南晚次华州
司马扎
唐
前楼仙鼎原,西经赤水渡。
火云入村巷,馀雨依驿树。
我行伤去国,疲马屡回顾。
有如无窠鸟,触热不得住。
峨峨华峰近,城郭生夕雾。
逆旅何人寻,行客暗中住。
却思林丘卧,自惬平生素。
劳役今若兹,羞吟招隐句。
夕次圃田店
祖咏
唐
前路入郑郊,尚经百馀里。
马烦时欲歇,客归程未已。
落日桑柘阴,遥村烟火起。
西还不遑宿,中夜渡泾水。
欲雨
张嵲
宋
案上文书任作堆,病无心力更翻开。
前陂万顷平如砥,挂上西窗看雨来。
後圃散策
杨万里
宋
花径雨後凉,树声风外战。
杖屦顿轻松,儿女同行散。
少者前已失,老者後仍倦。
隔林吹笑语,相闻如对面。
明明去人近,眇眇弥步远。
松杉满地影,一瞬忽不见。
仰观紫日轮,偶度白云片。
佳处留再来,前山未须遍。
鹧鸪天·唱得梨园绝代声
朱敦儒
宋
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
秦嶂雁,越溪砧。西风北客两飘零。尊前忽听当时曲,侧帽停杯泪满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shici/38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诗词
- 重阳节的诗句大全
- 粽子的诗词有哪些
- 有深意的四个字诗词 四个字的诗句有哪些
- 与种树有关的诗句
- 描写思考的古诗词 有关思考的古诗句
- 最著名的古诗词有哪些
- 关于洒脱的诗句
- 古诗词里含二十四载 二十四节气的诗句
- 月亮的诗词句子
- 形容友谊的诗词歌赋
推荐赏析
- 关于清明的古诗句大全
- 含有燕字的诗句-含有燕字的诗句大全
- 含有叶的诗词-含有叶的诗词句
- 关于再见的诗句-关于再见的诗句,不要悲凉的
- 回打头的诗句
- 关于冬天古诗词-关于冬天古诗词画报
- 冬天的诗句古诗李白
- 关于为国家贡献的诗句
- 关于春节的古诗词有哪些-关于春节的古诗词有哪些多点
- 关于恩的诗句-关于思乡的诗句
推荐汉语
- 「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饀」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鹾」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㵑」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嗫」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违」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秖」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知识
- 唐伯虎最著名的诗句是
- 形容“惺惺相惜”的诗句有哪些?
- 有关教育的诗句有哪些
- 兰 诗句-黄桷兰诗句
- 辛弃疾的所有古诗词-辛弃疾的所有古诗词句文
- 经典红色革命诗词-经典红色革命诗词大全
- 写亲情的古诗词-写亲情的古诗词排比句
- 秦观的诗词全集
- 夏日纳凉的诗词 关于“避暑”的诗句
- 描述心情的古诗词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
-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
- 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
- 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
-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