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剀」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剀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kǎi,

部首:刂

笔画:8

结构:左右

异体字:剴,

五笔:MNJH

仓颉:UULN

四角:22700

笔顺:竖折竖折横折竖竖

「剀」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剀(剴)kǎi(ㄎㄞˇ)

1、〔剀切〕符合事实,如“剀剀中理”、“剀剀教导”。

2、查询·新华字典

2、规劝讽喻:剀讽。以古剀今。

UNICODE

剀字UNICODE编码U+5240,10进制: 21056,UTF-32: 00005240,UTF-8: E5 89 80。
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刂、岂声

English

sharpen; carefully, thorough

「剀」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剴 kǎi

〈名〉

(形声。从刀,豈声。本义:大镰) 同本义 [sickle]

剀,大镰也。切地以芟刈者,亦名鉊。字亦作鐖。——《说文》

鐖凿棘矜也。——《史记·淮南衡山传》

词性变化

剴 kǎi

〈动〉

(1) 磨,磨刀 [grind]

剀…一曰摩也。——《说文》

剀,磨也。——《广雅》

(2) 规劝,讽喻 [admonish]

言古以剀今,讽刺也。——《周礼》注

(3) 又如:言古以剀今;剀拂(劝戒匡正);剀讽(讽喻)

(4) 杀;砍 [kill;cutt]

郡王这里是帝辇之下…如何胡乱剀得人?——《警世通言》

剴 kǎi

〈形〉

(1) 中肯,切实 [pertinent;true]

其辞恳直剀。——《元史·朵罗台传》

(2) 又如:剀直(恳切直率);剀切(与事理完全吻合);剀到(切实周到);剀易(切实平易);剀挚(恳切真挚)

康熙字典中的「剀」

剴【子集下】【刀部】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音該。《說文》鎌也。从刀,豈聲。一曰摩也。

《玉篇》切也,動也。《唐書·魏徵傳》二百餘奏,無不剴切當帝心者。

《唐韻》五來切《集韻》魚開切,音皚。義同。

《集韻》居代切,該去聲。義同。

说文解字中的「剀」

说文解字

剴【卷四】【刀部】

大鎌也。一曰摩也。从刀豈聲。五來切

说文解字注

(剴)大鎌也。謂可切地芟刈也。金部曰。鉊、大鎌也。一曰摩也。下文云。刀不利於瓦石上刉之。剴刉音義皆同也。引伸之爲規諷之義。如大司樂注曰導者言古以剴今、雨無正箋巧言謂以事類風切剴微之言是也。唐魏徵傳。二百餘奏。無不剴切當帝心。今人乃謂直言爲剴切。昧於字義甚矣。从刀。豈聲。五來切。古音在十五部。又古愛反。與?槩音義皆同。

古汉语字典中的「剀」

kǎi
①讽喻;以此喻彼。《新唐书·杜如晦传》:“谓一人不可总数职,阴剀讽如晦等。”
②切实。《新唐书·刘昌裔传》:“为环檄李纳,剀晓大义。”

剀同音字:放, 劼, 咙, 姆, 呿, 㤏,

剀同部首字:放, 劼, 咙, 姆, 呿, 㤏,

剀同笔画字:放, 劼, 咙, 姆, 呿, 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979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