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牒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dié,

部首:片

笔画:13

结构:左右

异体字:楪,

五笔:THGS

仓颉:LLPTD

四角:24094

笔顺:撇竖横折横竖竖横折横竖撇捺

「牒」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ié(ㄉ一ㄝˊ)

1、文书,证件:通牒。度牒。尺牒。

UNICODE

牒字UNICODE编码U+7252,10进制: 29266,UTF-32: 00007252,UTF-8: E7 89 92。
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certificate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documents, records; dispatch

「牒」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dié

〈名〉

(1) (会意。从片,葉( yè)声。古时木片也常用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简札)

(2) 同本义。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或竹片 [writing slip]

版,札也。——《说文》。按,小简曰牒,大简曰册。薄者曰牒,厚者曰牍。

受牒而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截以为牒。——《汉书·路温舒传》

王牒石记。——左思《吴都赋》

(3) 又如:金牒;玉牒

(4) 特指谱籍 [records of family pedigree]

余读牒记。——《史记·三代世表》。索隐:“记系谥之书,以牒为之。”

(5) 又如:谱牒;家牒

(6) 通常由官方颁发的证明某事的文件 [official document]

昨夜军牒来,电兵万五千。——唐·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

(7) 如:通牒;牒文(公文;文书);牒旨(命令);牒署(办理;管理)

(8) 书籍,簿册 [book and noetbook]

壮志异时 (将来) 开史牒。——宋· 王安石《送江宁彭给事赴阙》

其高第者上名牒。——《后汉书·质帝纪》

(9) 讼辞,状子 [certificate]

康熙字典中的「牒」

牒【巳集中】【片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徒叶切《集韻》《韻會》達協切,音疊。《說文》札也。从片,枼聲。《廣韻》書板曰牒。《左傳·昭十五年》右師不敢對,受牒而退。《疏》牒,札也。《戰國策》孟嘗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削之,不敢以爲言。《前漢·路溫舒傳》取澤中蒲,截以爲牒。《註》小簡曰牒。

《匡衡傳》但以無階朝廷故隨牒在遠方。《註》隨牒,謂隨選補之恆牒。

《玉篇》譜也。《史記·封禪書》有玉牒書。《太史公自序》取之譜牒。

《淮南子·本經訓》積牒旋石以備修碕。

《後漢·王符傳》皆服文組綵牒。《註》牒卽今疊布。

《揚子·方言》牀上板。衞之北郊,趙魏之閒謂之牒。

《增韻》官府移文謂之牒。

《韻會》訟辭亦曰牒。《說文》本作。《韻會》通作諜。

说文解字中的「牒」

说文解字

牒【卷七】【片部】

札也。从片枼聲。徒叶切

说文解字注

(牒)札也。木部云。札、牒也。左傳曰。右師不敢對。受牒而退。司馬貞曰。牒、小木札也。按厚者爲牘。薄者爲牒。牒之言枼也。葉也。竹部䈎義略同。史記叚諜爲牒。从片。枼聲。徒叶切。八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牒」

dié
①古代写字用的小而薄的木片和竹片。《公输》:“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②簿册;书籍。《雁荡山》:“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
③讼辞;状子。《书博鸡者事》:“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牒同音字:辑, 郒, 㙙, 嫫, 鲆, 傷,

牒同部首字:辑, 郒, 㙙, 嫫, 鲆, 傷,

牒同笔画字:辑, 郒, 㙙, 嫫, 鲆, 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967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