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呴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gòu, hǒu, xǔ,

部首:口

笔画:8

结构:左右

异体字:吼,咻,喣,雊,

五笔:KQKG

仓颉:RPR

四角:67020

笔顺:竖折横撇折竖折横

「呴」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ǔ(ㄒㄨˇ)

1、慢慢呼气:“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其他字义

hǒu(ㄏㄡˇ)

1、古同“吼”。

其他字义

gòu(ㄍㄡˋ)

1、鸣叫。

UNICODE

呴字UNICODE编码U+5474,10进制: 21620,UTF-32: 00005474,UTF-8: E5 91 B4。
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breathe on; yawn; roar

「呴」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呴」

呴【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匈于切,音訏。《玉篇》噓吹之也。《集韻》與嘔同。《老子·道德經》或呴或吹。《前漢·王褒傳》呴噓呼吸如喬松。《註》呴噓,皆開口出氣也。

《前漢·東方朔傳》愉愉呴呴。《註》呴呴,言語順也。

《戰國策》呴籍叱咄,則徒隷之人至矣。《註》呴,呵也。當从足。

《集韻》呼侯切,音齁。喉中聲。

俱侯切,音鉤。《史記·匈奴傳》立右賢王呴犂胡爲單于。

《廣韻》呼后切《集韻》《正韻》許后切,音㸸。《廣韻》與吼同。或作吽。詳前吼字註。

《郭璞·江賦》湓流雷呴而電激。《註》呴,嘷也。《釋文》呴,呼后反。

《集韻》火羽切,音詡。與欨同。或作喣,吹也。

《廣韻》香句切《集韻》吁句切,音昫。《廣韻》吐沫。《莊子·天運篇》魚相呴以濕。《音義》呴,况付反。

况于反。

《集韻》氣以溫之也。或作欨休咻。

《集韻》居切,音遘。與雊同。《史記·殷本紀》有飛雉登鼎耳而呴。

叶市若切,音芍。《王逸·九思》雲濛濛兮雷儵爍,孤雛驚兮鳴呴呴。

说文解字中的「呴」

说文解字

雊【卷四】【隹部】

雄雌鳴也。雷始動,雉鳴而雊其頸。从隹从句,句亦聲。古候切

说文解字注

(雊)雄雉鳴也。言雄雉鳴者、別於?之爲雌雉鳴也。小雅。雉之朝雊。尙求其雌。邶風。有鷕雉鳴。下云。雉鳴求其牡。按鄭注月令云。雊、雉鳴也。是雊不必系雄。?則毛公系諸雌。亦望文立訓耳。若潘安仁賦。雉鷕鷕而朝雊。此則所謂渾言不別也。顏延年、顏之推皆云潘誤用。未孰於訓詁之理。雷始動。雉乃鳴而句其頸。乃字依尙書正義補。句各本誤雊。依小弁正義正。夏小正。正月雷震雉雊。雊也者、鳴其翼也。正有必雷。雷不必聞。唯雉必聞之。何以謂之雷震。則雉雊相識以雷。小正古本依太平御覽、藝文類聚訂當如是。初學記所引乃徐堅妄改也。言雷於鴈雉魚之閒。故知雷雉一事也。釋雊爲鳴其翼者。讀雊爲敂。敂、擊也。動也。雞鳴必其翼。知雉鳴亦必其翼也。許云句其頸。與大戴異。其翼、句其頸皆狀其鳴也。洪範五行傳曰。正月雷微動而雉雊。雷通氣也。易通卦驗。雉雊、雞乳在立春節。立春在十二月。月令。季冬雉雊。皆謂雷鳴地中時也。句音鉤。曲也。句其頸故字从句。从隹句。句亦聲。古切。四部。今鉉本作矦。誤。

古汉语字典中的「呴」


①开口出气。《汉书·王褒传》:“呴嘘呼吸如侨、松。”
②吐出唾液。《庄子·天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沬,不若相忘于江湖。”
hǒu
吼叫。《楚辞·九怀·尊嘉》:“熊羆兮呴嗥。”
gòu
野鸡鸣叫。《淮南子·要略》:“族铸大钟,撞之庭下,郊雉皆呴。”
【呴呴】和顺的样子。

呴同音字:彼, 狚, 诘, 咎, 坴, 叔,

呴同部首字:彼, 狚, 诘, 咎, 坴, 叔,

呴同笔画字:彼, 狚, 诘, 咎, 坴, 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935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