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觱」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觱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bì,
部首:角
笔画:16
结构:上下
异体字:
五笔:DGKE
仓颉:IRNBG
四角:53227
笔顺:横撇横竖折横折撇捺撇折撇折横横竖
「觱」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觱bì(ㄅ一ˋ)
1、〔觱篥〕古代管乐器,形似喇叭,用竹做管,用芦苇做嘴,亦作“觱栗”。
2、查询·新华字典
2、〔觱发〕风寒冷。
UNICODE
觱字UNICODE编码U+89F1,10进制: 35313,UTF-32: 000089F1,UTF-8: E8 A7 B1。
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tartar horn; chilly wind
「觱」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觱 bì
查询·新华字典
觱组词(常用词组)
觱篥
康熙字典中的「觱」
觱【酉集上】【角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畢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音必。《說文》羌人所吹角屠觱,以驚馬也。《徐曰》今之觱栗,其聲然也。俗作篳篥。
又觱發,風寒也。《詩·豳風》一之日觱發。《說文》作滭冹。
又觱沸,泉湧出貌。《詩·小雅》觱沸檻泉。《玉篇》或作滭。
又《廣韻》《集韻》王勿切,音䬑。亦羌人吹角。《說文》本作。《六書正譌》吹皆角音,故从角。,古誖字,諧聲。然今時惟知觱矣。《說文》冹,一之日㓖冹。
说文解字中的「觱」
说文解字
【卷四】【角部】
羌人所吹角屠,以驚馬也。从角聲。,古文誖字。卑吉切
说文解字注
()羌人所龡角屠。句。㠯驚馬也。羌人、西戎也。屠、羌人所吹器名。以角爲之。以驚中國馬。後乃以竹爲管。以蘆爲首。謂之觱篥。亦曰篳篥。唐以編入樂部。徐廣車服儀制曰角者前世書記不載。或云本出羌胡。以驚中國之馬也。按仌部㓖冹。今詩作觱發。水部畢沸。今詩作觱沸。皆假借字也。从角。聲。卑吉切。按聲古音在十五部。、古文誖字。古當爲籒。言部云籒文。
古汉语字典中的「觱」
觱同音字:賵, 據, 薇, 儛, 頥, 鮣,
觱同部首字:賵, 據, 薇, 儛, 頥, 鮣,
觱同笔画字:賵, 據, 薇, 儛, 頥, 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838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鳖」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䌥」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暣」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酻」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煵」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昤」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以洲开头的诗句-以洲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云.山诗词 形容山云的诗句
- 咏竹的诗句有哪些
- 长篇经典诗词-长篇经典诗词朗诵
- 形容少年意气风发的古诗词
- 赞美歌颂祖国的诗词
- 最著名的诗词 中国最著名的诗句是什么
- 以哺字开头的诗句
- 元宵节诗词-元宵节诗词名句65首
- 描述富春山居图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含有水字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苏东坡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秋天诗词-关于秋天诗词手抄报
- 关于黄河诗句-关于黄河诗句积累
- 关于刘禹锡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睡觉的经典诗句
- 含山字的诗句100首
- 含任字的诗句
- 关于描写冬天的古诗词-关于描写冬天的古诗词有哪些
-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句-关于重阳节的古诗句子古诗词语句子
热门知识
- 有关“白莲”的诗句有哪些
- 包含不字的诗句-包含不字的诗句大全
- 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有哪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有哪些四年级
- 写关于赞美老师的诗句-写关于赞美老师的诗句古诗
- 写佳节思念亲人的诗句
- 唯美诗词名句-唯美诗词名句个性签名
- 写下雨的诗句-写下雨的诗句有哪些
- 带有缭字的诗
- 绿的诗词-形容绿的诗词
- 形容嘈杂的诗句
热门诗文
- 雨中花(睢阳途中小雨见桃李盛开作以下奉使途中作)
- 红窗迥·小园东
- 绝句漫兴九首(眼见客愁愁不醒)
- 淡黄柳
- 戏柳棠
- 木兰花慢(贺第二娶)
- 维扬少年与孟氏赠答诗(孟氏游家园作)
- 车攻
- 清江引(恩情已随纨扇歇)
- 小重山(春入神京万木芳)
热门名句
-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 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
-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 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
- 白云江上故乡,月下风前吟处
-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