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藃」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藃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hào, xiāo,

部首:艹

笔画:17

结构:上下

异体字:穘,

五笔:AYMW

仓颉:TYBO

四角:44282

笔顺:横竖竖捺横竖折横竖折竖折横撇折撇捺

「藃」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iāo(ㄒ一ㄠ)

1、草貌。

2、

2、禾伤肥。

其他字义

hào(ㄏㄠˋ)

1、缩,因变形而不平:“是故以火养其阴,而齐诸其阳,则毂虽敝,不藃。”

UNICODE

藃字UNICODE编码U+85C3,10进制: 34243,UTF-32: 000085C3,UTF-8: E8 97 83。
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藃」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藃」

藃【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許嬌切,音囂。草貌。

許交切,音虓。禾傷肥也。

《韻會》虛到切,音耗。暴起貌。《周禮·冬官·輪人》以火養其隂而齊諸其陽,則轂雖敝不藃。《鄭註》藃暴,隂柔後必橈減幬革暴起也。

《集韻》黑各切,音郝。木乾藃也。一曰草肥貌。

说文解字中的「藃」

说文解字

藃【卷一】【艸部】

艸皃。从艸歊聲。《周禮》曰:“轂不藃。”許嬌切

说文解字注

(藃)艸皃。从艸。歊聲。許嬌切。二部。周禮曰。轂獘不藃。攷工記文。獘字誤。當依本書作敝。鄭衆云。藃當爲秏。康成云。藃、藃暴。陰柔後必橈減。幬革暴起。按此荀卿及漢人所謂槁暴也。橈減爲槁木之槁、與革之暴相因而致。木歉則革盈。瓬人注云。暴者墳起也。先鄭謂藃當是秏字之誤。後鄭謂藃爲槁之假借。其義則通。不言藃讀爲槁者、從先鄭作秏亦得也。凡許君引經傳。有證本義者。如山川是。有證假借者。如轂敝不藃、非關艸皃也。

古汉语字典中的「藃」

藃同音字:䑂, 㘎, 覬, 擨, 懚, 輿,

藃同部首字:䑂, 㘎, 覬, 擨, 懚, 輿,

藃同笔画字:䑂, 㘎, 覬, 擨, 懚, 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810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