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耄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mào,

部首:耂

笔画:10

结构:上下

异体字:㿞,旄,

五笔:FTXN

仓颉:JPHQU

四角:44714

笔顺:横竖横撇撇折撇横横折

「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mào(ㄇㄠˋ)

1、年老,八九十岁的年纪:老耄。耄耋之年。

2、

2、昏乱。

UNICODE

耄字UNICODE编码U+8004,10进制: 32772,UTF-32: 00008004,UTF-8: E8 80 84。
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老、毛声

English

elderly person; very old, senile

「耄」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mào

〈形〉

(1) (形声。从老,毛声。本义:年老)

(2) 同本义。古称大约七十至九十岁的年纪 [octogenarian]

匪我言耄。——《诗·大雅·板》

亦聿既耄。——《诗·大雅·抑》

老夫耄矣,无能为也。——《左传·隐公四年》

(3) 又如:耄儿(老人和儿童);耄年(老年);耄老(老年,老年人);耄荒(年老);耄学(年耄硕学之士);耄聩(年老糊涂);耄勤(年老倦勤);耄期(高年);耄耋(八十岁的年龄;高龄,高寿);耄儒(老儒)

(4) 年老昏乱 [aged and confused]

耄期倦于勤。——《书·大禹谟》

(5) 又如:耄思(思绪纷乱);耄耄(纷乱貌);耄乱(谓年老昏乱的人);耄夫(年老昏庸之人);耄昏(年老昏愦);耄聩(年老糊涂);耄朽(老朽;衰老);耄衰(衰老)

康熙字典中的「耄」

耄【未集中】【老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莫報切,音帽。《說文》作。年九十曰。《玉篇》耄同。《書·大禹謨》耄期倦于勤。《禮·曲禮》八十九十曰耄。《註》耄,惛忘也。

《釋名》七十曰耄。頭髮白,耄耄然也。

《韻補》叶莫故切。《楚辭·九歎》顏黴黧以沮敗兮,精越裂而哀耄。裳幨幨而含風兮,衣納納而掩露。

《集韻》通作旄。《孟子》反其旄倪。《類篇》亦作。

《集韻》武道切,音茆。義同。

说文解字中的「耄」

说文解字

旄【卷七】【㫃部】

幢也。从㫃从毛,毛亦聲。莫袍切

说文解字注

(旄)幢也。劉熙曰。幢、童也。其皃童童也。廣雅曰。幢謂之?。爾雅曰。翢、?也。毛傳曰。翿者、?也。翳也。羽部曰。翳者、翳也。所以舞也。人部曰。儔者、翳也。按或用羽。或用犛牛尾。或兼用二者。翢儔翿實一字。?俗作?。亦卽?字。爾雅、毛傳皆以今字釋古字耳。幢亦卽?字。古?聲、周聲與童聲轉移。如詩以調韵同、漢縣鮦陽讀如紂之比。其始衹有?字。繼乃有?。繼乃有幢。皆後出。故許書不列?幢二篆。此釋旄必云幢、不云?者。?嫌舞者所持。旄是旌旗之名。漢之羽葆幢。以犛牛尾爲之。如斗。在乘輿左騑。馬頭上。用此知古以犛牛尾注竿首。如斗童童然。故詩言干旄、言建旄、言設旄。有旄則亦有羽。羽或全或析。言旄不言羽者舉一以晐二。其字从㫃从毛。亦舉一以晐二也。以犛牛尾注旗竿。故謂此旗爲旄。因而謂犛牛尾曰旄。謂犛牛曰旄牛。名之相因者也。禹貢㒳言羽旄。周禮旄人、旄舞。皆謂犛牛尾曰旄也。从㫃。毛聲。舉形聲包會意。莫袍切。二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耄」

mào
①年老。《左传·隐公元年》:“老夫耄矣。”
②昏愦;糊涂。柳宗元《敌戒》:“纵欲不戒,匪愚伊耄。”
【耄荒】年老糊涂。
【耄勤】老而勤劳。

耄同音字:挫, 紞, 䣌, 栭, 畕, 歬,

耄同部首字:挫, 紞, 䣌, 栭, 畕, 歬,

耄同笔画字:挫, 紞, 䣌, 栭, 畕, 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803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