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渡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dù,
部首:氵
笔画:12
结构:左右
异体字:度,
五笔:IYAC
仓颉:EITE
四角:30147
笔顺:捺捺横捺横撇横竖竖横折捺
「渡」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渡dù(ㄉㄨˋ)
1、横过水面:渡船。渡桥。渡河。摆渡。强渡。远渡重洋。
2、
2、由此到彼:渡过难关。
3、转手,移交:引渡。
4、过河的地方:渡口。渡头。
UNICODE
渡字UNICODE编码U+6E21,10进制: 28193,UTF-32: 00006E21,UTF-8: E6 B8 A1。
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cross a river、ferry、pull through
造字法
形声:从氵、度声
English
cross, ferry over; ferry
「渡」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渡 dù
〈动〉
(1) (形声。从水,度声。本义:渡过,过水)
(2) 同本义 [ferry sb. through]
渡,济也。——《说文》。朱骏声曰:“子史皆以度为之。”
度江河,亡维楫。——《汉书·贾谊传》。按,后世分用,渡河不写作“度。”
然后渡扬子江。——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渡仔(渡子。摆渡的人);渡杯(比喻高僧的行踪);渡客(乘船,渡江河的人);夜渡沅江
(4) 通过,由此地、此时移到彼地彼时 [pass]
茅飞渡江洒江郊。——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渡径(从小路走来)
(6) 引导 [lead]。如:渡引(引导人离俗出家);渡愚蒙(使脱离愚昧)
词性变化
◎ 渡 dù
〈名〉
(1) 摆渡处(常用于地名) [ferry]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 韦应物《滁州西涧》
(2) 渡船 [ferry boat]
火照放下被卷,也蹲下来,等候搭渡。—— 陈残云《香飘四季》
渡组词(常用词组)
渡槽、渡场、渡船、渡工、渡河、渡口、渡口、渡轮、渡桥、渡头、渡越
康熙字典中的「渡」
渡【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故切《正韻》獨故切,音度。《說文》濟也。《廣雅》去也,通也。
又通作度。《前漢·賈誼傳》度江河亡維楫。《集韻》或作。
说文解字中的「渡」
说文解字
渡【卷十一】【水部】
濟也。从水度聲。徒故切
说文解字注
(渡)濟也。上文濟篆下無此義。此補見。邶風傳曰。濟、渡也。方言曰。過度謂之涉濟。凡過其處皆曰渡。假借多作度。天體三百六十五度。謂所過者三百六十五也。从水。度聲。徒故切。五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渡」
dù
①通过江河等。《史记·秦始皇本纪》:“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
②通过;越过。《史记·高祖本纪》:“淮阴已受命东,未渡平原。”
③渡口。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渡同音字:赐, 锆, 萩, 稊, 㰲, 腏,
渡同部首字:赐, 锆, 萩, 稊, 㰲, 腏,
渡同笔画字:赐, 锆, 萩, 稊, 㰲, 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778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匦」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蓝」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圮」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衹」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熨」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鷸」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懰」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哲理性诗句-哲理性诗句以及它的意思
- 和梳子有关的诗句
- 赞美旅游的诗句 赞美别人游记的词句
- 以旧字开头的诗句-以旧字开头的诗句欢
- 与花有关的诗词名句
- 看到兄弟打架的情景,人们会说哪些诗句
- 描写雨林的诗句有哪些?
- 描写春月的诗句古诗词 描写春花的诗句古诗词
- 游玩古诗词-游玩古诗词大全集
- 急求形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诗句或古文!谢谢!
热门赏析
- 含有江的诗句100首-含有江的诗句100首飞花令
- 告别诗句-告别诗
- 关于承字的诗句
- 关于富的诗句
- 含津的诗句
- 含有虫的诗句大全
- 关于荷花的诗词名句-关于荷花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 丁字的古诗词
- 关于意气的诗句
- 含有路的古诗词-含有路的古诗词名句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 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 见说五湖供饮马,沧浪何处着渔舟?
-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
-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