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叴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qiú,

部首:口

笔画:5

结构:上下

异体字:㕤,

五笔:VKF

仓颉:KNR

四角:40601

笔顺:撇折竖折横

「叴」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iú(ㄑ一ㄡˊ)

1、〔叴叴〕傲气逼人的样子,如“(四壁金刚)如有气叴叴,如叱叱有声。”

UNICODE

叴字UNICODE编码U+53F4,10进制: 21492,UTF-32: 000053F4,UTF-8: E5 8F B4。
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a three-edged spear

「叴」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叴」

叴【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說文》高氣也。

叴猶,縣名。《前漢·地理志》臨淮郡叴猶縣。《正字通》漢叴猶,今之泗州。

叴由,狄國。《戰國策》智伯欲伐叴由,遺之大鐘,載以廣車,因隨入以兵。《註》括地志云:幷州孟縣外城,俗名仇由。史記樗里子傳作仇猶,韓非子作仇繇,吕覽作繇。《正字通》今太原府孟縣有仇猶城,卽此。

三隅矛曰叴。《詩·秦風》叴矛鋈錞。《正韻》詩厹矛,下从厶,與叴不同。監本叴字云三隅矛,誤。○按《廣韻》《集韻》俱云:叴、厹同。《正韻》强分爲二,泥。

、禸,同。

说文解字中的「叴」

说文解字

叴【卷二】【口部】

高气也。从口九聲。臨淮有叴猶縣。巨鳩切

说文解字注

(叴)高气也。从口。九聲。巨鳩切。三部。詩叴矛、是此叴字。臨淮有叴猶縣。見地理志。按韓子智伯伐仇猶、非此縣地。

古汉语字典中的「叴」

叴同音字:丙, 丛, 戋, 仫, 芁, 邖,

叴同部首字:丙, 丛, 戋, 仫, 芁, 邖,

叴同笔画字:丙, 丛, 戋, 仫, 芁, 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733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