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三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sān,
部首:一
笔画:3
结构:单一
异体字:叁,參,弎,
五笔:DGGG
仓颉:MMM
四角:10101
笔顺:横横横
「三」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三sān(ㄙㄢ)
1、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
2、www.
2、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UNICODE
三字UNICODE编码U+4E09,10进制: 19977,UTF-32: 00004E09,UTF-8: E4 B8 89。
三字由三个一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三」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三 sān
〈数〉
(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three]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三,数名。——《广韵》
二与一为三。——《庄子·齐物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王三赐命。——《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
结恨三泉。——《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纪之以三。——《国语·周语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3) 又如:三叉(三歧的道路);三木(古时套在犯人颈、手、足上的刑具);三节(农历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三学(太学、武学、宗学;或指府学、州学、县学);三衙(三次,三回);三巡(斟茶或酒三次);三休(三顿);三脚猫(比喻虚有其名而无真本事的人);三班六房(明清时地方官署中吏役的总称);三已(谓三度或多次罢官);三五(谓十五天;十五岁)
(4) 表示多数或多次 [more than two;many;several]
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三思台(胸膛或心脏);三传(指多知古事,有才学的人);三江(长江流经武汉地区附近的主流与支流等众多水道的总称);三汲(多次取水);三反(多次往返);三辟(多次征召);三回五次(多次);三折(多次受挫);三求四告(再三求告)
(6) 三倍 [three times]。如:三耦(二人为耦,三耦则六人)
www.
词性变化
www.
◎ 三 sān
〈名〉
(1) 指历中九宫的第三宫,即东方震位 [third palace]。如:三五(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2) 指君、父、师 [monarch;father,teacher]。如:三尊(三种最受尊敬的人。指君、父、师)
(3) 指天、地、人 [Heaven;Earth;Human being]。如:三一(传说中的天一、地一、太一三神);三才(天、地、人);三元(指天、地、人);三气(指天、地、人之气);三极(三才,天、地、人);三仪(谓天、地、人);三灵(指天、地、人)
(4) 指三皇 [Three Emperors]。如: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三五(指三皇五帝);三君(指春秋时鲁国宣公、成公、襄公三国君);三皇五帝(泛指远古时代的帝王)
(5) 指三颗星 [three stars]
三星在天。——《诗·唐风·绸缪》
(6) 又如:三台星(星官名。共六星。两两相比,称上台、中台、下台)
(7) 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称天地气合而生万物的和气 [amiableness]。如:三一(道家语,指由精、神、气三者混而为一之道);三花(道教指人的精、气、神)
(8) 姓
三组词(常用词组)
三八、三八妇女节,三八节、三百六十行、三胞胎、三倍、三边形、三不管、三不知、三叉戟、三岔路口、三长两短、三朝元老、三成、三尺、三虫、三从四德、三寸不烂之舌、三大差别、三大发明、三大洋、三代、三代、三冬、三番五次、三废、三分鼎足、三伏、三纲五常、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更、三更半夜、三宫六院、三姑六婆、三顾茅庐、三光、三归、三国、三合板、三合土、三河、三皇、三魂七魄、三季稻、三家村、三缄其口、三角、三角板、三角关系、三角恋爱、三角形、三角债、三角洲、三脚架、三教九流、三军、三K党、三棱镜、三连冠、三令五申、三轮车、三昧、三门峡、三面手、三明治、三年五载、三朋四友、三七开、三亲六故、三亲六眷、三秦、三秋、三三两两、三生、三生有幸、三牲、三省、三十而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三世、三思、三思而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通、三头六臂、三峡、三下五除二、三夏、三鲜、三弦、三相电流、三言两语,三言两句、三元、三月、三灾八难、三只手、三资
康熙字典中的「三」
三【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www.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又姓。明三成志。
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又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又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法志》秦造參夷之誅。與三同。
又《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说文解字中的「三」
说文解字
三【卷一】【三部】
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數。凡三之屬皆从三。弎,古文三从弋。穌甘切文一重一
说文解字注
(三)數名。天地人之道也。陳煥曰。數者、易數也。三兼陰陽之數言。一下曰道立於一。二下曰地之數。王下曰三者、天地人也。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釋三之義。下釋三之形。故以於文二字別言之。於文一耦二爲三。成數也。此依韵㑹所引。韵㑹多據鍇本。今鍇本又非舊矣。耦、各本作偶。今正。二下曰从一耦一。以一儷一也。此曰一耦二爲三。以一儷二也。今又皆脫一字。三畫而三才之道在焉。故謂之成數。又字下曰。手之列多、略不過三。凡三之屬皆从三。穌甘切。古音在七部。
(弎)古文三。
古汉语字典中的「三」
sān
①三;第三。
②再三;多次;多(年)。《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三尺】⒈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⒉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
【三辅】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三宫】⒈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⒉三个星座。明⒊堂、辟雍、灵台。⒋皇帝、太后、皇后。
【三军】⒈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⒉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⒊全军,通称军队。三同音字:及, 巾, 上, 巳, 丫, 劜,
三同部首字:及, 巾, 上, 巳, 丫, 劜,
三同笔画字:及, 巾, 上, 巳, 丫, 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601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靏」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泼」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鷉」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個」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㬧」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倩」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䅭」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关于“夏夜景色”的诗句有哪些
- 带毓和阁的成语,或者诗句,美一点
- 形容心寒的诗词
- 描写“激动高兴”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素食"的诗句有哪些-
- 表达内心很痛苦的诗句有哪些?
- 描写“貂蝉拜月的故事”的诗句有哪些
- 《邵氏诗词库》 带“慕安”的诗句有哪些
- 赞美大江大河的诗句!
- 岳飞写过的诗词-岳飞写过的诗词有哪些
热门赏析
- 关于秋天美好的诗句-关于秋天美好的诗句古诗
- 关于梦的古诗词-关于梦的古诗词题目
- 华开头的诗句-华开头的诗句祝福
- 关于家乡的诗句-关于家乡的诗句古诗
- 关于节日风俗的诗句-关于节日风俗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清明节诗词名句
- 关于思乡的古诗词有哪些
- 关于新年祝福的诗词歌赋
- 含有昊字的诗句
- 带有栅字的诗-带有栅字的诗句
热门知识
- 李白爱情诗词-李白爱情诗词大全
- 夏天荷花的经典诗句-夏天荷花的经典诗句大全
- 写春光的诗句-写春光的诗句古诗
- 描绘爱情的诗词-描绘爱情的诗词古句
- 形容友人的诗词 关于朋友的诗句
- 刘禹锡关于春天的诗句古诗
- 写边塞的诗句古诗-写边塞的诗句古诗词
- 诗句中带柳的诗词
- 夏季诗词-夏季诗词美篇
- 写人十分精通古诗词的诗句 描写春花的诗句古诗词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 枯杨枯杨尔生稊,我独七十而孤栖
- 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 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
-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 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
-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