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猒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yàn,

部首:犬

笔画:12

结构:左右

异体字:厭,

五笔:JEDY

仓颉:ABIK

四角:63284

笔顺:竖折横横竖折横横横撇捺捺

「猒」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àn(一ㄢˋ)

1、古同“厌”。

UNICODE

猒字UNICODE编码U+7312,10进制: 29458,UTF-32: 00007312,UTF-8: E7 8C 92。
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猒」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猒」

猒【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集韻》於鹽切《廣韻》一鹽切《韻會》幺鹽切,音懕。《說文》飽也。从甘从肰。《玉篇》足也。《說文》或作。《玉篇》亦作。《廣韻》亦作饜。

《廣韻》《集韻》《正韻》於豔切,音嬮。義同。《廣韻》亦作饜。《集韻》亦作厭懕。

《玉篇》於甲切,音押。《集韻》益涉切,音魘。義同。《集韻》本作厭。或作壓。

说文解字中的「猒」

说文解字

猒【卷五】【甘部】

飽也。从甘从肰。,猒或从㠯。於鹽切

说文解字注

(厭)笮也。竹部曰。笮者、迫也。此義今人字作壓。乃古今字之殊。土部壓訓壞也、?也。無笮義。凡喪服言尊之所厭、皆笮義。喪冠謂之厭冠。謂冠出武下也。周禮巾車。王后厭翟。注云。次其羽使相迫也。禮經。推手曰揖。引手曰厭。厭卽尚書大傳、家語之葉拱。家語注云。兩手薄其心。古文禮揖、厭分別。今文禮厭皆爲揖。鄭不之從。而禮經有厭譌作撎者。周禮大祝疏竟作引手曰撎。斷不可從。撎爲跪而舉頭下手、與厭爲立而引手箸不相涉也。檀弓。死而不弔者厭。注。行止危險之下。巳上皆笮之義。其音於輒切。从厂。猒聲。於輒切。又一剡切。八部。按厭之本義笮也、合也。與壓義尚近。於猒飽也義則遠。而各書皆假厭爲猒足、猒憎字。猒足猒憎失其正字、而厭之本義䍐知之矣。一曰合也。周語。克厭天心。韋注。厭、合也。韋注漢書敘傳亦同。按蒼頡篇云。伏合人心曰厭。字苑云。厭、眠內不祥也。此合義之一耑。㝥下云寐而厭也是也。俗字作魘。徐鉉用爲新附字。誤矣。山海經。服之使人不厭。郭云。不厭、不厭夢也。此厭字之冣古者也。其音一剡切。

古汉语字典中的「猒」

猒同音字:氭, 暑, 殗, 䝩, 葼, 湄,

猒同部首字:氭, 暑, 殗, 䝩, 葼, 湄,

猒同笔画字:氭, 暑, 殗, 䝩, 葼, 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512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