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筠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jūn, yún,

部首:竹

笔画:13

结构:上下

异体字:

五笔:TFQU

仓颉:HGPM

四角:88127

笔顺:撇横捺撇横捺横竖横撇折捺横

「筠」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ún(ㄩㄣˊ)

1、竹子的青皮:“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

2、www.

2、竹子:“柴门空闭锁松筠”。

其他字义

jūn(ㄐㄨㄣ)

1、〔筠连〕地名,在中国四川省。

UNICODE

筠字UNICODE编码U+7B60,10进制: 31584,UTF-32: 00007B60,UTF-8: E7 AD A0。
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竹、均声

English

bamboo skin; bamboo

「筠」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Jūn

〈名〉

(1) 古州名 [Jun prefecture]。

(2) 唐武德七年置。以地产筠篁得名。辖境约当今江西省高安、上高、新昌等县地

(3) 唐羁縻州,其地即今四川省南部的筠连县

(4) 另见 yún

基本词义

yún

〈名〉

(1) (形声。从竹,均声。本义:竹子的青皮;竹皮)

(2) 同本义 [smooth hard skin of bamboo]

筠,竹皮之美质也。——《广韵》

手握青筠之杖。——王嘉《拾遗记》

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礼记》。郑玄注:“筠,竹之青皮也。”

绮窗唱和,指花月为题,绣阁论情,对松筠为誓。——《警世通言》

(3) 又如:筠管(竹管);筠筒(竹筒);筠窗(竹窗);筠梯(竹梯);筠席(竹席); 筠床(竹床); 筠纸扇(竹柄纸扇); 筠帘(竹帘)

(4) 竹子的别称 [bamboo]

目才到三眠半月强,即时懒意满筠筐。——清· 周煌《吴兴蚕词》

黛叶轻筠绿,金花笑菊秋。——唐· 钱起《赋得池上丁香树》

(5) 又如:筠溪(竹丛中的流水);筠斑(斑竹);筠廊(竹丛中的回廊);筠筒(竹筒);筠管(竹管,多用以指笔);筠笼(覆罩在香炉上的竹笼)

(6) 竹制的笛类管乐器 [bamboo flute]

窃闻平阳击石,山谷为之调; 大禹吹筠,风云为之动。—— 北周· 庾信《赵国公集序》

(7) 另见 jūn

康熙字典中的「筠」

筠【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www.

《廣韻》爲贇切《集韻》《韻會》于倫切,音荺。《篇海》竹膚之堅質也。竹無心,其堅强在膚。《禮·禮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註》筠,竹之靑皮也。

《洛陽名園記》富鄭公園,景物最勝。渡通津橋,方流亭,望紫筠堂,直北走上筠洞,自此入大竹中。凡謂之洞者,皆斬竹丈許,引流穿之而徑其上。横爲洞一,曰土筠。縱爲洞三,曰水筠,曰石筠,曰榭筠。

《正韻》于分切,音雲。義同。

说文解字中的「筠」

说文解字

筠【卷五】【竹部】

竹皮也。从竹均聲。王春切

古汉语字典中的「筠」

yún
①竹皮。《礼记·礼器》:“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
②竹子。杜甫《湘夫人祠》:“苍梧恨不浅,染泪在丛筠。”
③管类乐器。庾信《赵国公集序》:“大禹吹筠,风云为之动。”
jūn地名,四川省有一个名为“筠连”的县城。
【筠竹】斑竹。

筠同音字:滀, 㜕, 旒, 䬯, 㪢, 㥴,

筠同部首字:滀, 㜕, 旒, 䬯, 㪢, 㥴,

筠同笔画字:滀, 㜕, 旒, 䬯, 㪢, 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4607.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