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躯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qū,
部首:身
笔画:11
结构:左右
异体字:軀,
五笔:TMDQ
仓颉:HHSK
四角:21214
笔顺:撇竖折横横横撇横撇捺折
「躯」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躯(軀)qū(ㄑㄨ)
1、身体:躯干。躯体。躯壳。身躯。为国捐躯。
UNICODE
躯字UNICODE编码U+8EAF,10进制: 36527,UTF-32: 00008EAF,UTF-8: E8 BA AF。
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
human body
造字法
形声:从身、区声
English
body
「躯」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躯
軀 qū
〈名〉
(1) (形声。从身,区声。本义:身体)
(2) 同本义 [the human body]
躯,体也。——《说文》
籍柔覆温之躯。——明· 刘基《卖柑者言》
赖是以食吾躯。——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躯老(躯劳。身体,身段);血肉之躯;躯量(身材);躯躬(身体。引申指生命);躯材(身材);躯身(身躯)
(4) 身孕 [pregnancy]
其母怀躯,阳气内养。——《三国志》
(5) “躯口”的省称。宋元时代女真族和蒙古族称被俘获并强迫服劳役的汉族人为“躯口” [captive laborer]
你道要女儿着钱赎个婢,要厮儿着钞买一个躯。——佚名《刘弘嫁婢》
(6) 指生命 [life]。如:躯命(生命)
词性变化
◎ 躯
軀 qū
〈量〉
(1) 身体的数目 [body]
中有丈八金像一躯,中长金像十躯,绣珠像三躯。——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2) 又如:一躯死尸
躯组词(常用词组)
躯干、躯壳、躯体
康熙字典中的「躯」
軀【酉集中】【身部】
《唐韻》豈俱切《集韻》《韻會》虧于切,音區。《說文》體也。《釋名》軀,區也。是衆名之大,若區域也。《前漢·蓋寬饒傳》用不訾之軀。《荀子·勸學篇》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集韻》軀或作。
又《韻補》叶祛尤切。《楊方·合歡詩》同聲好相應,同氣自相求。我情與子親,譬如影追軀。
说文解字中的「躯」
说文解字
軀【卷八】【身部】
體也。从身區聲。豈俱切文二
说文解字注
(軀)體也。體者、十二屬之總名也。可區而別之。故曰軀。从身。區聲。豈俱切。古音在四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躯」
躯同音字:梻, 偟, 瓹, 羟, 铘, 渕,
躯同部首字:梻, 偟, 瓹, 羟, 铘, 渕,
躯同笔画字:梻, 偟, 瓹, 羟, 铘, 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368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櫾」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貇」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駂」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囖」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韫」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秩」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琂」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娞」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最孤独的人 诗句
- 有哪些描写修仙的诗句?
- 描写月色的诗句
- 形容元宵节的古诗词
- 夜诗词名句
- 一字开头诗句-一字开头诗句加作者加诗古诗名
- 描写荷香的诗句
- 幸福诗词-表示健康快乐幸福诗词
- 关于彩云的诗句
- 有关桃花的诗词歌赋-有关桃花的诗词歌赋文
热门赏析
- 红楼梦 古诗词-红楼梦古诗词大全
- 关于美字的诗词
- 含有何的诗句-含有何的诗句100首
- 含见的诗句大全
- 第一个字是美的诗词
- 关于美好爱情的诗词歌赋
- 还有什么描写自然景色的古诗词
- 激励的诗词-激励的诗词比赛作文
- 关于乡愁的古诗词-关于乡愁的古诗词句
- 关于写书法的诗词-关于写书法的诗词名句
热门知识
- 表达爱国主义的诗词有哪些
- 带有某字的诗-带有某字的诗句
- 描写桂花的诗词名句-描写桂花的诗词名句苏轼
- 表达等待的古诗词
- 写硬笔书法的古诗,或诗句,字简单一点,60字左右,不要繁体
- 写山的诗句有哪些-写山的诗句有哪些写两句
- 描写动物的古诗词-描写动物的古诗词赏析
- 屈原诗词励志
- 鲁迅诗词名句大全
- 描写秋风的诗句古诗词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
-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
- 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 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