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胄」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胄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zhòu,

部首:月

笔画:9

结构:上下

异体字:冑,䩜,伷,育,

五笔:MEF

仓颉:LWB

四角:50227

笔顺:竖折横竖横竖折横横

「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òu(ㄓㄡˋ)

1、盔,古代战士戴的帽子:甲胄(甲衣和头盔)。介胄(“介”,甲衣)。

2、

2、帝王或贵族的子孙:贵胄。胄裔。胄子(古代帝王和贵族的长子,都要进入国学学习,后亦泛称国子学生)。

UNICODE

胄字UNICODE编码U+80C4,10进制: 32964,UTF-32: 000080C4,UTF-8: E8 83 84。
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helmet

造字法

形声:从月、由声

English

helmet, headpiece; descendant

「胄」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zhòu

〈名〉

(1) (形声。“胄”古有两个字。小篆字形从肉,由声。本义:头盔)

(2) 同本义 [helmet]

胄,兜鍪也。从月,由声。——《说文》

离为甲胄。——《易·说卦》

惟甲胄起戎。——《书·伪说命》

贝胄朱綅。——《诗·鲁颂·閟宫》

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

左右免胄而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冠軸(胄)带剑。——《荀子·议兵》

铠胄皆镔铁。——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甲胄

(4) 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descendants of emperor or noble]

刘公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 徐州。——《全图绣像三国演义》

帝室之胄。——《三国志·诸葛亮传》

王室之胄。——《资治通鉴》

(5) 又如:胄子(帝王或贵族的长子);胄监(国子监);胄阀(家世门第)

(6) 泛指世系 [pedigree;genealogy]

岂孤人之能胄。——《遂志赋》

康熙字典中的「胄」

胄【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直祐切《韻會》《正韻》直又切,音宙。《增韻》裔也。

系也,嗣也。

長也。《書·舜典》帝曰:夔,命汝典樂,敎胄子。《傳》胄,長也。

後也。《左傳·襄十四年》謂我諸戎,是四嶽之裔胄也。《註》胄,後也。

《廣韻》亦姓。

《增韻》國名。《集韻》或作伷。《正字通》與冂部甲冑字別,甲冑下从冃,冃音冒。此胄字下从肉,自有分也。

说文解字中的「胄」

说文解字

胄【卷四】【肉部】

也。从肉由聲。直又切

说文解字注

(冑)兜鍪也。部兜下曰。兜鍪、首鎧也。按古謂之冑。漢謂之兜鍪。今謂之盔。从冃。由聲。直又切。三部。

(冑)司馬法冑从革。荀卿子、鹽鐵論、大玄皆作䩜。

古汉语字典中的「胄」

zhòu
①头盔。《殽之战》:“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
②后代。《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胄裔】古代帝王与贵族的子孙。
【胄子】古代帝王与贵族的长子。

胄同音字:虿, 発, 姮, 巹, 娄, 浉,

胄同部首字:虿, 発, 姮, 巹, 娄, 浉,

胄同笔画字:虿, 発, 姮, 巹, 娄, 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353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