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籬」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籬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lí,
部首:竹
笔画:24
结构:上下
异体字:㰚,杝,筣,篱,
五笔:TYBY
仓颉:HYBG
四角:88215
笔顺:撇横捺撇横捺捺横撇捺折竖竖折折捺撇竖捺横横横竖横
「籬」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籬lí(ㄌ一ˊ)
1、用竹、葦、樹枝等編成的圍牆屏障:籬笆(“笆”讀輕聲)。樊籬。籬落。籬牆。籬柵。籬障。
UNICODE
籬字UNICODE编码U+7C6C,10进制: 31852,UTF-32: 00007C6C,UTF-8: E7 B1 AC。
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bamboo or wooden fence; hedge
「籬」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籬」
籬【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9画
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正韻》鄰溪切,音離。籓籬也。《釋名》籬,離也。以柴竹作之。疏離,離也。《晉書·庾袞傳》與弟子樹籬,跪而授條,曰:幽顯易操,非君子意。
又笊籬,竹杓。
又叶良何切。《楚辭·招魂》軒輬旣低,步騎羅些。蘭薄戸樹,瓊木籬些。《正韻》亦作蘺、㰚。
说文解字中的「籬」
说文解字
杝【卷六】【木部】
落也。从木也聲,讀若他。池尒切
说文解字注
(杝)落也。玄應書謂杝㰚籬三字同。引通俗文。柴垣曰杝、木垣曰柵。按釋名亦云。籬、離也。以柴竹作。疏離離也。柵、磧也。以木作之。上平磧然也。皆杝柵類舉。落廣雅作?。廣韵引音碰作?。齊民要術引仲長子曰。柂落不完。垣牆不牢。掃除不淨。笞之可也。施者杝之誤。小雅。析薪杝矣。傳曰。析薪者必隨其理。謂隨木理之迆衺而析之也。假杝爲迆也。凡笆籬多衺織之。故其義相通。從木。也聲。池尒切。古音在十七部。按池尒之音傅合下文讀若阤爲之。非許意也。許意讀如離。而又如阤。讀又若阤。又字鉉本無。非也。許時杝爲籬字。人人所知。而杝之讀又或如阤。故箸之。阤古皆作他。非也。趙凡夫鈔本作阤。
古汉语字典中的「籬」
籬同音字:孎, 讕, 虂, 齲, 䨷, 矕,
籬同部首字:孎, 讕, 虂, 齲, 䨷, 矕,
籬同笔画字:孎, 讕, 虂, 齲, 䨷, 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34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䚆」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跔」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颗」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猵」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楮」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睼」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縁」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阫」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䨠」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姚字开头的诗句-姚字开头的诗句寓意
- 赞颂革命烈士的诗词-赞颂革命烈士的诗词朗诵
- 以陈字开头的诗句-以陈字开头的诗句是美好
- 竹林七贤相关的诗词 关于竹林七贤诗句有哪些
- 以铺字开头的诗句
- 表达一家人和睦的诗句有什么?
- 最后一个字是秀的诗词
- 赞颂母亲的诗词歌赋
- 有关亲情的古诗词-有关亲情的古诗词诗句
- 中秋月亮的诗句王维
热门赏析
- 关于感情的诗句-关于感情的诗句庄周
- 关于描写鸟儿的诗句
- 关于描写七月的古诗词
- 带有狘字的诗
- 第一个字是燕的诗词
- 高兴诗词-高兴诗词七律
- 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句-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句 3首
- 关于我喜欢你的诗句
- 关于描写李白的诗句大全
- 关于巾帼的诗句-关于巾帼的诗句 赞美巾帼的诗句
热门知识
- 伤心的诗句古诗-伤心的诗句古诗词思念
- 带有少字的古诗词
- 带李的诗词-带李的诗词名句
- 修身养性的诗句急 修身养性的诗句
- 四季的诗词-四季的诗词名篇
- 写梦境的诗句-写梦境的诗句的唯美句子
- 描写月的诗词
- 经典爱情相思古诗词
- 良辰美景诗词
- 李白爱国诗词名句-李白爱国诗词名句大全
热门诗文
- 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
- 百忧集行
- 同谢谘议咏铜雀台
- 念奴娇(寄临安友)
-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 浪淘沙(自南游,多崇冈,陵峻岭,略见西湖秀色,用和靖语作长短句云)
- 【正宫】小梁州_侍马昂夫相
- 辽事杂诗(八首选—)
- 山路木芙蓉
- 马重绩占随卦繇辞
热门名句
-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 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 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
-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