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岯」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岯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pī,
部首:山
笔画:8
结构:左右
异体字:邳,
五笔:MGIG
仓颉:UMFM
四角:21719
笔顺:竖折竖横撇竖捺横
「岯」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岯pī(ㄆ一)
1、两重的山:“启一围而建址,崇数尺以成岯。”
UNICODE
岯字UNICODE编码U+5CAF,10进制: 23727,UTF-32: 00005CAF,UTF-8: E5 B2 AF。
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岯」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岯」
岯【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符悲切《集韻》《韻會》貧悲切,音邳。《爾雅·釋山》一成岯。《疏》山上更有一山重絫者名岯。
又大岯,山名。通作伾。《書·禹貢》至于大伾。《傳》今通利軍黎陽縣臨河有山,蓋大伾也。《括地志》大伾山,今名黎陽東山,一名靑壇山,在衞州黎陽。《史記》作大邳。
又《集韻》鋪枚切,音伾。
又晡枚切,音杯。
又部癸切,佩上聲。
又部鄙切,音否。普鄙切,音嚭。義同。或作〈山不〉。
又㞸。
说文解字中的「岯」
说文解字
邳【卷六】【邑部】
奚仲之後,湯左相仲虺所封國。在魯辥縣。从邑丕聲。敷悲切
说文解字注
(邳)奚仲之後湯左相仲虺所封國。左傳定元年。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爲夏車正。奚仲遷於邳。仲虺居薛。以爲湯左相。諩云。薛、任姓。黃帝之苗裔奚仲封爲薛矦。今魯國薛縣是也。奚仲遷於邳。仲虺居薛。以爲湯左相。武王復以其冑爲薛矦。齊桓黜爲伯。小國無記。世不可知。亦不知爲誰所滅。按杜亦云仲虺、奚仲之後。與許合。邳者、所封國名。如?邰扈邘郉?鄎鄧郜鄶鄅等字之例。左傳昭元年云。虞有三苗。夏有觀扈。商有姺邳。周有徐奄。皆國名也。杜云。姺邳二國、商諸矦。按葢謂仲虺之後爲亂者也。在魯。句。薛縣是也。謂商之邳國、在今漢之魯國。魯國薛縣是其地也。魯國薛、二志同。前志云。夏車正奚仲所國。後遷於邳。湯相仲虺居之。合班、許所云。葢奚仲所遷之邳、歫薛密邇。如邾遷於繹之比。遷於邳則國名邳。仲虺所居薛。而邳名不改。姺邳與觀扈徐奄同。則國嘗滅矣。周復封其後於邳爲薛矦也。應劭注東海下邳曰。邳在薛。其後徙此。故曰下。臣瓚曰。有上邳。故曰下邳。按吕后三年封楚元王子郢客爲上邳矦。上邳卽薛也。然則昭元年、定元年杜注皆云邳、下邳縣。非是。下邳在今江蘇徐州府之邳州。薛縣在今山東兖州府滕縣、縣南四十里有故薛城。从邑。㔻聲。敷悲切。十五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岯」
岯同音字:昌, 侗, 房, 䏗, 姀, 沴,
岯同部首字:昌, 侗, 房, 䏗, 姀, 沴,
岯同笔画字:昌, 侗, 房, 䏗, 姀, 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43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䨙」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淵」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蟢」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䢲」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䞘」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檫」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䧪」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䗍」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关于夏天蓝天的古诗词 描写夏天天空的诗句
- 以羽开头的诗句
- 带有顾字的诗句
- 表达“忍耐”的诗句有哪些
- 描写惊险激烈战斗场面的诗句有哪些-
- 中开头的古诗句
- 最后一个字是雾的诗词
- 琴、月下诗词 写“月下景色”的诗句
- 杜鹃花相关诗词 有关杜鹃花的诗句
- 描写父子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含有心字的古诗句
- 含有天的诗句古诗-含有天的诗句古诗词
- 含有日月星辰诗句
- 关于春鸟的诗句大全
- 含琴字的诗句古诗
- 含年字的诗词-含年字的诗词句
- 含有翎字的诗句
- 含千字的古诗句
- 古诗词春夏秋冬-古诗词春夏秋冬山水日月太全了
- 关于雪的经典诗句-关于雪的经典诗句大全
热门知识
- 诗词唯美-爱情诗词唯美
- 带有欸字的诗
- 带十的诗词有哪些
- 李清照描写寒食节的诗词
- 形容护士幸苦的诗句有哪些-
- 夏天热的诗句-夏天热的诗句有哪些
- 写小孩的诗词-写小孩的诗词有哪些
- 大漠风光的诗句-描写大漠风光的诗句
- 鲁迅的诗词作品集
- 表达爱慕之意的古诗词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
-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 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 日落谢家池馆,柳丝金缕断
-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 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
-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