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咀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jǔ, zuǐ,
部首:口
笔画:8
结构:左右
异体字:嘴,
五笔:KEGG
仓颉:RBM
四角:67012
笔顺:竖折横竖折横横横
「咀」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咀jǔ(ㄐㄨˇ)
1、含在嘴里细细玩味:咀嚼(jué ㄐㄩㄝˊ)(a.细嚼;b.喻对事物反复体会)。含英咀华(喻读书吸取精华)。
其他字义
咀zuǐ(ㄗㄨㄟˇ)
1、同“嘴”。
UNICODE
咀字UNICODE编码U+5480,10进制: 21632,UTF-32: 00005480,UTF-8: E5 92 80。
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suck; chew, masticate
「咀」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查询·新华字典
◎ 咀 jǔ
〈动〉
(1) (形声。从口,且声。本义:品味,细嚼)
(2) 同本义 [taste]
咀,含味也。——《说文》
咀,嚼也。——《通俗文》
三月如咀咀者何?——《管子·水地》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韩愈《进学解》
(3) 咀嚼 [chew;masticate]
咀果壳。——唐· 柳宗元《贞符》
(4) 另见 zuǐ
咀组词(常用词组)
咀嚼
基本词义
◎ 咀 zuī
〈名〉
(1) “嘴”俗作咀 [mouth]
(2) 另见 jǔ
查询·新华字典
康熙字典中的「咀」
咀【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慈呂切《集韻》《韻會》在呂切《正韻》再呂切,音沮。《說文》含味也。《廣韻》咀嚼。《管子·水地篇》人水也,男女精氣合,而水流形,三月如咀。咀者何,曰五味。五味者何,曰五藏。《司馬相如·上林賦》咀嚼菱藕。《韓愈·進學解》含英咀華。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與切,音苴。㕮咀,修藥也。
又《集韻》㕮咀,謂商量斟酌之。一曰含味也。
说文解字中的「咀」
说文解字
咀【卷二】【口部】
含味也。从口且聲。慈呂切
说文解字注
(咀)含味也。含而味之。凡湯酒膏藥舊方皆云㕮咀。廣韵九麌云。㕮咀、嚼也。按㕮卽哺字。古父甫通用。後人不知爲一字矣。含味之上似當有哺咀二字。从口。且聲。吕切。五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咀」
jǔ
品味,细嚼。司马相如《上林赋》:“咀嚼菱藕。”
zǔ
通“诅”,诅咒。《宋史·卢修传》:“咒咀君王。”咀同音字:苺, 怓, 舎, 诩, 姁, 转,
咀同部首字:苺, 怓, 舎, 诩, 姁, 转,
咀同笔画字:苺, 怓, 舎, 诩, 姁, 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3335.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莺」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珻」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崌」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䮨」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㱙」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䔣」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有关路的诗词-有关路的诗词名言
- 描写“黎明”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黎明的诗句
- 求两句古诗(有关桂林山水的诗句、有关长江的诗句)
- 以知字开头的诗句-以知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以丹字开头的诗句
- 咏桥的诗句两句
- 形容美好的诗词有哪些
- 以深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
- 评价诸葛亮的诗句
- 担当精神诗词 有关担当的诗句有哪些
热门赏析
- 关于西湖的诗句古诗苏轼
- 关于赞美鸡的诗句
- 关于中秋团圆的古诗词
- 关于夏雨的诗词名句
- 含有如的诗句-含有如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四季的诗句-关于四季的诗句和名言
- 关于梅的诗句古诗-写出关于梅的诗句古诗
- 关于亲情友情的诗句-关于亲情友情的诗句古诗词
- 关于勤奋的诗句古诗-关于勤奋的诗句古诗词
- 含有看字的诗句-含有看字的诗句大全集
热门知识
- 良辰美景诗词
- 带舞的五字诗词
- 李清照的古诗词大全
- 向字开头诗句
- 借月抒情的诗句两句
- 形容文人雅士的诗句
- 写朋友的诗词-写朋友的诗词文章
- 秋天的景色诗词-秋天的景色诗词描写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00首古诗
- 唐宋诗词100首-唐宋诗词100首读后感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鞭影落春堤,绿锦鄣泥卷
- 回雁峰前路,烟树正苍苍
- 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 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 莲渚收香,兰皋浮爽,凉思顿欺班扇
-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 何处营巢夏将半, 茅檐烟里语双双
-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