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䪂」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䪂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gé,

部首:革

笔画:21

结构:左右

异体字:革,

五笔:

仓颉:

四角:

笔顺:

「䪂」基本解释

UNICODE

䪂字UNICODE编码U+4A82,10进制: 19074,UTF-32: 00004A82,UTF-8: E4 AA 82。
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English

reins; a halter, (interchangeable 革) hides stripped of hair; leather, the target, to force; to compel, to c

「䪂」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䪂」

䪂【戌集中】【革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2画

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古核切《集韻》各核切,音隔。《玉篇》靶也,勒也。《廣韻》轡首。《廣雅》羈䪂,勒也。《玉篇》同。亦作革。

《集韻》訖力切,音殛。

乞力切,音䩯。義同。

说文解字中的「䪂」

说文解字

革【卷三】【革部】

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古文革之形。凡革之屬皆从革。,古文革从三十。三十年爲一世,而道更也。聲。古覈切

说文解字注

(革)獸皮治去其毛曰革。各本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象古文革之形。文義、句讀皆不可通。今依召南、齊風、大雅、周禮掌皮四疏訂正。革與鞹二字轉注。皮與革二字對文則分別。如秋斂皮、冬斂革是也。散文則通用。如司裘之皮車卽革路、詩羔羊傳革猶皮也是也。革、更也。二字雙聲。治去其毛。是更改之義。故引伸爲凡更新之用。襍卦傳曰。革、去故也。鄭注易曰。革、改也。公羊傳。革取清者。何曰。革、更也。管子輕重革築室房注。革、更也。象古文革之形。凡字有依倣古文製爲小篆。非許言之。猝不得其於六書居何等者。如革曰象古文革之形、弟曰從古文之象、民曰從古文之象、酉曰象古文酉之形是也。易爲?、葢省煩爲耳。而或云從卅。从□、音韋。□爲國邑。卅年而法更。此葢楊承慶字統之?說。古覈切。一部。凡革之屬皆從革。

()古文革。從。上廿下十。是三十也。年爲一世而道更也。據此則?之本訓更。後以爲皮去毛之字。聲。居玉切。在三部。革在一部。合音冣近。

古汉语字典中的「䪂」

䪂同音字:䆍, 驅, 㜹, 懾, 䳲, 鬘,

䪂同部首字:䆍, 驅, 㜹, 懾, 䳲, 鬘,

䪂同笔画字:䆍, 驅, 㜹, 懾, 䳲, 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2964.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