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紇」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紇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gē, hé,
部首:糹
笔画:9
结构:左右
异体字:纥,
五笔:XTNN
仓颉:VFON
四角:28917
笔顺:折折捺捺捺捺撇横折
「紇」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紇hé(ㄏㄜˊ)
1、粗劣下等的絲。《說文解字》:“紇,絲下也。”
2、
2、人名。孔子的父親。《左傳•襄公十年》:“郰人紇抉之以出門者。”杜預•注:“紇郰邑大夫,仲尼父,叔梁紇也。”
3、見“回紇”。
其他字义
紇gē(ㄍㄜ)
1、[紇繨]同“疙瘩”,紗線繩等打成的結、小球形或塊狀物。
UNICODE
紇字UNICODE编码U+7D07,10进制: 32007,UTF-32: 00007D07,UTF-8: E7 B4 87。
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English
inferior silk; tassel, fringe
「紇」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紇」
紇【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韻會》《正韻》下沒切,音覈。《說文》絲下也。《九經字㨾》《說文》作。隷省作紇。
又人名。《左傳·襄四年》臧紇救鄫。《註》臧紇,武仲也。
又《襄十年》郰人紇抉之,以出門者。《註》紇,郰邑大夫仲尼父叔梁紇也。《史記·孔子世家》伯夏生叔梁紇,紇生孔子。
又《唐書·回鶻傳》回紇,其先匈奴也。
又姓。《廣韻》複姓三氏:北齊開府紇奚永樂,又有紇干氏、紇骨氏。
又《集韻》下扢切,音。義同。
又《集韻》恨竭切,音齕。義同。
又《廣韻》胡結切《集韻》奚結切,音纈。大絲也。
又《集韻》蹇列切,音結。《類篇》覲也。
又《集韻》胡骨切,音搰。束也。
又九傑切,音扢。急也。
说文解字中的「紇」
说文解字
紇【卷十三】【糸部】
絲下也。从糸气聲。《春秋傳》有臧孫紇。下沒切
说文解字注
(紇)絲下也。謂絲之下、者也。从糸。气聲。下切。十五部。春秋傳有臧孫。
古汉语字典中的「紇」
紇同音字:㝓, 拰, 竔, 挜, 咬, 祝,
紇同部首字:㝓, 拰, 竔, 挜, 咬, 祝,
紇同笔画字:㝓, 拰, 竔, 挜, 咬, 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263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施」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䯌」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衬」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䗄」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睡」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攛」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䩢」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扺」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畯」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有关朋友的诗词歌赋
- 赞颂母爱的古诗词 赞美母爱的诗句或古诗
- 长江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 描写海边日出的诗句有哪些
- 学生诗词大全
- 诗句帮忙想一句话12字以内不包含标点符号里面包含强燕两个字表示爱情美 一句话的标点符号有哪些
- 古诗中含有“山水日月”的诗句有哪些?
- 中字开头的七字诗句
- 有关三人的诗句
- 蝉鸣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关于同学的诗句古诗-关于同学的诗句古诗词
- 端午古诗词大全-有关端午粽子的古诗词
- 关于田园诗的古诗词-关于田园诗的古诗词有哪些
- 含酒的古诗词-含酒的古诗词名句
- 关于谓的古诗句
- 含有鸟字的诗句-含有鸟字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赞美梅花的诗词-关于赞美梅花的诗词诗句
- 关于除夕的诗句古诗大全
- 感恩老师的古诗词-感恩老师的古诗词有哪些
- 关于草原的诗句古诗-关于草原的诗句古诗三句
热门知识
- 描写月亮古诗词-描写月亮古诗词大全
- 写梅的古诗词 描写红梅的诗句 古诗
- 清明诗词名句
- 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
- 名人诗词-名人诗词大全
- 描写秋天的诗词100首
- 纳兰性德经典诗词全部
- 描写爱情的唯美诗句古诗词
- 写植物的诗句-写植物的诗句五言绝句
- 夏天景色的诗句两句
热门诗文
- 水龙吟(寿嗣荣王)
- 又嘲
-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 临江仙(杨子有德辅母夫人生日)
- 穷劫曲
- 咏雪(微风摇庭树)
- 短歌行(周西伯昌)
- 沁园春(寿宋通判)
- 水调歌头(杨崇庆熹生日)
- 念奴娇(叔母生日刘左史光祖以余春时所与为寿词韵见贶馥用韵谢之)
热门名句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 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 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
-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