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茷」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茷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fá,

部首:艹

笔画:9

结构:上下

异体字:

五笔:AWAR

仓颉:TOI

四角:44253

笔顺:横竖竖撇竖横折撇捺

「茷」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á(ㄈㄚˊ)

1、草叶茂盛。

UNICODE

茷字UNICODE编码U+8337,10进制: 33591,UTF-32: 00008337,UTF-8: E8 8C B7。
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flutter; flower

「茷」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茷」

茷【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www.

《唐韻》符廢切《集韻》《韻會》房廢切,音吠。草葉多也。《左傳·僖二十八年》使茅茷代之。《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記》斫榛莽,焚茅茷。

博蓋切,音貝。義同。

房越切,音伐。義同。

蒲蓋切,音斾。《詩·魯頌》其旂茷茷。《傳》茷茷,言有法度也。

《左傳·定四年》綪茷、㫋旌。《疏》茷,卽斾也。綪茷之下更言㫋者,茷是旗尾,㫋是旗身。

《類篇》北末切。同茇,草根也。春草根枯,引而發之。

说文解字中的「茷」

说文解字

茷【卷一】【艸部】

艸葉多。从艸伐聲。《春秋傳》曰:“晉糴茷。”符發切

说文解字注

(茷)艸葉多。詩。白斾央央。本又作筏。泮水之其旂筏筏卽出車之旟旐旆旆、采菽之其旂淠淠也。然則小弁?葦淠淠亦當云?葦茷茷。本言艸葉之多、而引伸之狀旌旗也。从艸。伐聲。符發切。十五部。春秋傳曰。晉糴茷。見成十年左氏傳。

古汉语字典中的「茷」


草叶茂盛。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斫榛莽,焚茅茷。”
pèi通“旆”,大旗。《左传·定公四年》:“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大吕。”
【又】旗帜飘扬的样子。《诗经·鲁颂·泮水》:“其旂茷茷,鸾声哕哕。”
bó茷骫,形容旗帜飘动。

茷同音字:匨, 垫, 眆, 茘, 挻, 洲,

茷同部首字:匨, 垫, 眆, 茘, 挻, 洲,

茷同笔画字:匨, 垫, 眆, 茘, 挻, 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259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