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蓟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jì,

部首:艹

笔画:13

结构:上下

异体字:薊,

五笔:AQGJ

仓颉:TNMN

四角:44120

笔顺:横竖竖撇折竖折横竖横横竖竖

「蓟」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蓟(薊)jì(ㄐ一ˋ)

1、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紫色,可入药,亦称“大蓟”。

UNICODE

蓟字UNICODE编码U+84DF,10进制: 34015,UTF-32: 000084DF,UTF-8: E8 93 9F。
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thistle

造字法

形声:上形下声

English

circium, thistles; surname

「蓟」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薊 jì

〈名〉

(1) (形声。从艸,魝 jiè声。本义:蓟属植物的泛称)

(2) 同本义 [thistle]。多年生直立草本。有大蓟和小蓟两种。茎和叶有刺和白色软毛,初夏开紫红色花。全草供药用。嫩茎叶可食用或作饲料。如:罗平蓟;贡山蓟

(3) 古州名 [Ji prefecture]。唐开元十八年置。治所在渔阳(今天津市蓟县)

(4) 古县名 [Ji county]

(5) 蓟县。秦置。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

(6) 县名。在天津市北部,邻接北京市和河北省。秦置无终县,隋改渔阳县,明入蓟州,1913年改为蓟县

康熙字典中的「蓟」

薊【申集上】【艸部】

《唐韻》古誼切《集韻》《正韻》吉詣切,音計。《說文》芺也。《爾雅·釋草》芺,薊。《疏》薊生山中者名朮,其生平地而肥大於衆者名楊枹薊,今呼爲馬薊。

地名。《禮·樂記》封黃帝之後于薊。《註》今涿郡薊縣。

姓。《神仙傳》薊子訓,齊人。《五經文字》从角者譌。葪。

说文解字中的「蓟」

说文解字

薊【卷一】【艸部】

芺也。从艸魝聲。古詣切

说文解字注

(薊)芺也。釋艸曰。芺、薊、其實荂。郭云。芺似薊。許以芺釋薊。則爲一物。而芺字又不類列於此。未聞。从艸。魝聲。古詣切。十五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蓟」

蓟同音字:楯, 翝, 搷, 㨝, 䐖, 僈,

蓟同部首字:楯, 翝, 搷, 㨝, 䐖, 僈,

蓟同笔画字:楯, 翝, 搷, 㨝, 䐖, 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241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