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底拼音、部首、笔画拼音:de, dǐ, 部首:广 笔画:8 结构:左上包围 异体字:㡳, 五笔:YQAY 仓颉:IHPM 四角:00242 笔顺:捺横撇撇折横折捺 「底」基本解释基本字义底dǐ(ㄉ一ˇ) 1、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 2、查询·新华字典 2、末了:年底。月底。到底。 3、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 4、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 5、查询·新华字典 5、何,什么:底事伤感。 6、古同“抵”,达到。 其他字义底de(˙ㄉㄜ) 1、同“的”。 UNICODE底字UNICODE编码U+5E95,10进制: 24213,UTF-32: 00005E95,UTF-8: E5 BA 95。 
 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汉英互译bottom、fundus 相关字词顶 「底」详细解释基本词义查询·新华字典 ◎ 底 de (1) “底”在五四时期至三十年代用于领属关系,现已不用 (2) 另见 dǐ 查询·新华字典 基本词义查询·新华字典 ◎ 底 dǐ 〈动〉 (1) (形声。从广( yǎn),氐( dǐ)声。本义:止住;停滞) (2) 同本义 [stop] 底,止居也。——《说文》 勿使有壅蔽湫底。——《左传·昭公元年》 (3) 又 底禄以德。 有所底止。——《左传·宣公三年》 盟以底信。——《左传·昭公十三年》 戾久将底。——《国语·晋语》 (4) 又如:底止(结局);底着(停滞;滞留);底遏(遏止);底滞(滞留) (5) 隐藏 [hide]。如:底伏(隐伏) (6) 达到 [arrive]。如:底定(稳定,平定);底豫(由不悦变成欢乐);底平(底定);底成(取得成功) (7) 引致 [incur]。如:底力(致力;尽力);底服(致使臣服) (8) 磨砺 [grind]。如:底厉(砥砺。指磨石);底兵(磨砺兵器) 查询·新华字典 词性变化查询·新华字典 ◎ 底 dǐ 〈名〉 (1) 最下面,底端 [bottom;base] 底,一曰下也。——《说文》 实惟无底之谷。——《列子·汤问》 则言黄泉之底。——《淮南子·脩务》 清澈见底。——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全石以为底。——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如:鞋底;箱底;桶底。引申为下层,下面。如:底下人(仆役);底土层;底冰 (3) 底子;基础 [foundation]。如:底簟(根基,基础);底下书(指学有根底的著作) (4) 草图、草案、草稿、预备性或试验性的略图或文本 [rough draft]。如:底样 (5) 底细;内情 [the ins and outs (of a matter)]。又如:底里(内幕,内情;详细);底脚(底细;住址);底脚里人儿(内线人物) (6) 引申为尽头;末尾 [end]。如:年底;月底;底极(终点;终极) (7) 几何图形的基线或基面 [base]。如:圆锥的底 (8) 文物,史料,以永久性形式保存下来的证据、知识或资料 [record]。如:留个底儿 (9) 构成观察或体验事物的背景的那些自然、物理或物质条件 [background]。如:白底红花 ◎ 底 dǐ 〈代〉 (1) 疑问代词。何,什么 [what] 底处飞双燕,衔泥上药栏。——宋范成大《双燕》 (2) 又如:底作(何为,干什么);底事(何事);底物(何物);底处(何处);底许(几许,多少) (3) 指示代词。此,这 [this]。如:底事(此事) ◎ 底 dǐ 〈副〉 (1) 尽;极 [very]。如:底发(尽量发出);底烦(愁闷之至) (2) 的确;确实 [certainly]。如:底确(定准) (3) 另见 de 底组词(常用词组)底版、底本、底边、底册、底层、底肥、底粪、底稿、底工、底火、底货、底角、底襟,底襟儿、底孔、底里、底梁、底码、底牌、底盘、底片、底漆、底气、底色、底墒、底数、底图、底土、底细、底下、底下人、底线、底薪、底样、底蕴、底账、底子、底座 康熙字典中的「底」底【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都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典禮切,音邸。《說文》山居也。 又《說文》下也。 又《玉篇》止也。《爾雅·釋詁》底,待也。《註》止也。《疏》底者,在物之下,是亦止也。 又《玉篇》滯也。《左傳·昭元年》勿使有所壅閉湫底。《註》底,滯也。《晉語》戾久將底,底箸滯淫。 又《增韻》器臀也。《詩·大雅》于橐于囊。《箋》無底曰橐。有底曰囊。 又文書槀曰底。《春明退朝錄》公家文書稿,中書謂之草,樞密院謂之底,三司謂之檢。祕府有梁朝宣底二卷,卽貞明中崇政院書也。 又凡供役使者曰小底。《晉公談錄》皇城使劉承規,在太祖朝爲黃門小底。 又設疑之辭。《匡謬正俗》俗謂何物爲底。此本言何等物,後省何,直云等物耳。應璩詩云:用等謂才學,言用何等才學也。去何言等,其言已舊,今人不詳根本,乃作底字,非也。唐人詩多用底字。《杜甫·寄王陶二少尹詩》文章差底病。《韓愈·曲江寄白舍人詩》有底忙時不肯來。 又與厎通。《韻會》厎,通作底。《詩·小雅》靡所底止。《傳》底,至也。 又與砥通。《前漢·枚乗傳》磨礱底厲。《註》底,柔石也。 又叶都木切,音啄。《郭璞·東海外大壑讚》寫溢洞穴,暵昏龍燭。爰有天壑,號爲無底。 说文解字中的「底」说文解字底【卷九】【广部】 山居也。一曰下也。从广氐聲。都礼切 说文解字注(底)山凥也。凥各本譌作居。今正。山當作止。字之誤也。字从广、故曰止凥。玉篇曰。底、止也、下也。廣韵曰。底、下也、止也。皆本說文。釋詁曰。底、止也。又曰。底、止、徯、待也。晉語。戾久將底。注曰。底、止也。左傳昭元年。勿使有所壅閉湫底。服注。底、止也。杜注。底、滯也。楚語。夫民氣縱則底。底則滯。注曰。底、箸也。按底訓止、與厂部厎訓柔石、引伸之訓致也、至也迥別。俗書多亂之。小雅。伊于胡厎。箋云。厎、至也。俗本多作胡底。一曰下也。下爲底。上爲葢。今俗語如是。與前一義相足。高唐賦曰。不見其底。虛聞松聲。列子。無底之谷。名曰歸墟。从广。氐聲。都禮切。十五部。按釋詁。替戾底厎尼定曷遏止也。釋文及唐石經不誤。郭注。厎義見詩傳。謂靡所厎止。伊于胡厎。傳曰。厎、至也。郭又引國語。戾久將底。此爲底字作注也。釋文底音丁禮反。厎音之視反。今薺旨二韵區別亦如是。 古汉语字典中的「底」dǐ 
 ①底部;底面。《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
 ②里面;下面。白居易《琵琶行》:“间关莺语花底当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③原稿;草稿。如“底本”。
 ④末尾;尽头。如“年底”。
 ⑤到;到达。《列子·天瑞》:“底春披裘。”
 ⑥停滞。柳宗元《天说》:“人之血气败逆壅底。”
 ⑦何;什么。《乐府诗集·秋歌》:“寒衣尚未了,郎唤侬底为?”
 ⑧相当于“的”。底同音字:瓪, 垂, 牥, 炉, 㼛, 征, 底同部首字:瓪, 垂, 牥, 炉, 㼛, 征, 底同笔画字:瓪, 垂, 牥, 炉, 㼛, 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229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 「翴」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貙」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㼟」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蒒」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穖」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饅」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馝」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鼱」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 「臉」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热门诗词
- 女子微醉的诗词 赞美女人微醉的诗句
- 关于看开的诗句
- 有哪些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
- 描写老人自叹自己老了的诗句
- 描写春天万物生长的诗句,句子,五年级下的?
- 形容教育的诗词句
- 夜的诗句有哪些-第一个字是夜的诗句有哪些
- 诗词大会 猜诗句
- 回家团圆的诗词 关于回家的诗句
- 带有歇字的诗句
热门赏析
- 含三的诗句古诗
- 关于民的诗句-关于民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佳人的诗句古诗词
- 含有野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杜鹃花的古诗词
- 含有无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兔的诗句-关于兔的诗句古诗
- 古代诗词经典-古代诗词经典及鉴赏
- 含有燕字的诗词-含有燕字的诗词句
- 关于季节的古诗词大全
热门知识
- 夕阳晚霞诗词
- 写春风的诗句大全
- 四年级诗词-四年级诗词朗诵
- 描述写雪景的古诗词
- 马致远的古诗词
- 除夕古诗词-除夕古诗词100首四句
- 写家的现代诗句
- 写大漠风光的诗词-写大漠风光的诗词作文800字
- 小雪诗词大全-小雪诗词大全100首
- 表现家国情怀的古诗词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
-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 草木摇杀气,星辰无光彩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