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悊」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悊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zhé,

部首:心

笔画:11

结构:上下

异体字:哲,

五笔:RRNU

仓颉:QLP

四角:52332

笔顺:横竖横撇撇横竖捺折捺捺

「悊」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é(ㄓㄜˊ)

1、敬重:“度周游鲁,鲁侯召而悊之。”

2、

2、古同“哲”:“视之不明,是谓不悊。”

3、古同“折”,制。

UNICODE

悊字UNICODE编码U+608A,10进制: 24714,UTF-32: 0000608A,UTF-8: E6 82 8A。
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wise. to know intuitively

「悊」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悊」

悊【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哲,古作悊。《前漢·法志》聖人旣躬,明悊之性。《五行志》視之不明,是謂不悊。《韋孟·在鄒詩》赫赫天子,明悊且仁。

《漢書》引臯陶謨,知人則哲,亦作則,悊。蓋大篆从心,小篆从口。今文多作哲,隷用小篆也。

说文解字中的「悊」

说文解字

悊【卷十】【心部】

敬也。从心折聲。陟列切

说文解字注

(哲)知也。釋言曰。哲、智也。方言曰。哲、知也。古智知通用。从口。㪿聲。按凡从折之字皆當作斤艸。各本篆文皆作手旁。用改篆也。今悉正之。陟列切。十五部。

(悊)哲或从心。韵會引說文古以此爲哲字。按心部云。悊、敬也。疑敬是本義。以爲哲是假借。

(嚞)敬也。口部哲下曰。知也。悊與哲義殊。口部云。哲或从心作悊。葢淺人妄增之。因古書聖哲字或从心而合之也。从心。㪿聲。陟列切。十五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悊」

悊同音字:䧗, 猜, 崈, 梭, 偍, 㫊,

悊同部首字:䧗, 猜, 崈, 梭, 偍, 㫊,

悊同笔画字:䧗, 猜, 崈, 梭, 偍, 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07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