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彲」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彲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chī,

部首:彡

笔画:22

结构:左右

异体字:彨,螭,

五笔:GMYE

仓颉:MPHHH

四角:12222

笔顺:横竖折捺横竖折捺捺横撇折竖竖横横折撇折撇撇撇

「彲」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hī(ㄔ)

1、见“彨”。

UNICODE

彲字UNICODE编码U+5F72,10进制: 24434,UTF-32: 00005F72,UTF-8: E5 BD B2。
彲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yellow dragon

「彲」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彲」

彲【寅集下】【彡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9画

《廣韻》丑知切《集韻》《正韻》抽知切。與螭同。《玉篇》獸名。《集韻》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一說無角螭。《史記·齊世家》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果得太公於渭之南。

说文解字中的「彲」

说文解字

螭【卷十三】【虫部】

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从虫离聲。或云無角曰螭。丑知切

说文解字注

(螭)若龍而黃。南都賦曰。憚夔龍怖蛟螭。李注引說文蛟螭若龍而黃。按李注蛟字誤衍。左思蜀都賦。或藏蛟螭。劉注云。蛟螭、水神也。一曰雌龍。一曰龍子。似亦謂蛟螭爲一物。然上林賦蛟龍赤螭。文穎曰。龍子爲螭。張揖曰。赤螭、雌。龍也。皆劉說所本。張、左之賦皆不謂蛟螭一物也。許謂离爲山神。螭爲若龍而黃。與諸家說異。司馬相如曰赤螭。楊雄解嘲曰。翠虯絳螭之將登乎天。不謂其色黃矣。北方謂之地螻。呂氏春秋曰。黃帝之時。天先見大螻大螾。史記封禪書。黃帝得土德。黃龍地螾見。地螻之說、其本此與。非螻蛄也。从虫。离聲。丑知切。古音在十七部。或云無角曰螭。六字疑後人所增。非許書本有。葢旣改虯下爲有角、則注此爲無角。

古汉语字典中的「彲」

彲同音字:顫, 䱿, 瓙, 圝, 䪆, 鱄,

彲同部首字:顫, 䱿, 瓙, 圝, 䪆, 鱄,

彲同笔画字:顫, 䱿, 瓙, 圝, 䪆, 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2025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