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淤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yū,

部首:氵

笔画:11

结构:左中右

异体字:瘀,

五笔:IYWU

仓颉:EYSY

四角:38133

笔顺:捺捺横捺横折撇撇捺捺捺

「淤」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ū(ㄩ)

1、水道被泥沙阻塞:淤塞。淤积。淤滞。淤埋。

2、查询·新华字典

2、河沟中沉积的泥沙:淤泥。淤溉。

3、同“瘀”。

UNICODE

淤字UNICODE编码U+6DE4,10进制: 28132,UTF-32: 00006DE4,UTF-8: E6 B7 A4。
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silt

造字法

形声:从氵、於声

English

mud, sediment; clog up, silt up

「淤」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1) (形声。从水,於( yú)声。本义:水中沉淀的泥沙)

(2) 同本义 [silt]

春夏干燥, 少水时也, 故使河流迟, 贮淤而稍浅。 ——《汉书》

(3) 又如:淤滩(淤泥形成的滩地);引淤肥田

(4) 泥沙冲积成的地带 [sludge]

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 宋· 苏轼《河复》

查询·新华字典

词性变化

〈动〉

(1) 将含有大量淤泥的河水引入低洼地,令其沉淀以改良土壤 [become silted up]

阳武县民 邢晏等三百六十四户言。”田沙碱瘠薄,乞淤溉…以助兴修。——《宋史·河渠志》

(2) 又如:淤田(用水将淤泥引入农田);淤溉(引含有大量淤泥的水灌田,使淤泥沉淀,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

(3) 滞塞,不流通 [silt up]

淤,淀滓浊泥也。——《说文》。字亦作“阏”。

渠成而用溉注填阏之水。——《汉书·沟洫志》。注:“阏,读与淤同…填阏,谓壅泥也。”

(4) 又如:淤涌(淤塞的水流); 淤停(水淤积不流); 淤阏(堵塞。水流不通)

淤组词(常用词组)

淤灌、淤积、淤泥、淤塞、淤血、淤滞

康熙字典中的「淤」

淤【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依據切,音飫。《說文》澱滓濁泥也。《玉篇》水中泥草。《杜篤·論都賦》畎瀆潤淤。

《揚子·方言》水中可居者曰洲,三輔謂之淤。

《廣韻》央居切《集韻》《韻會》《正韻》衣虛切,音於。義同。

《集韻》或从土作。通作閼。《通鑑》秦鑿涇水爲渠,注塡閼之水。《集覽曰》閼,依據反。或作。通作淤。

與飫通。《馬融·廣成頌》擺牡班禽,淤賜犒功。《註》淤與飫同。

说文解字中的「淤」

说文解字

淤【卷十一】【水部】

澱滓,濁泥。从水於聲。依據切

说文解字注

(淤)澱滓濁泥也。方言。水中可居爲洲。三輔謂之淤。其引伸之義也。从水。於聲。依據切。五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淤」


①水底沉积的污泥。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潏水带寒淤。”
②冲积而成的水中陆地。司马相如《上林赋》:“行乎洲淤之浦。”
③淤积。《新唐书·孟简传》:“州有孟渎,久淤阏。”
【淤阏】水流不通。
【淤溉】用含有淤泥的水灌田以增肥力。

淤同音字:脣, 焘, 㥅, 㖡, 阈, 偺,

淤同部首字:脣, 焘, 㥅, 㖡, 阈, 偺,

淤同笔画字:脣, 焘, 㥅, 㖡, 阈, 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9301.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