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躄」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躄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bì,

部首:足

笔画:20

结构:上下

异体字:躃,

五笔:NKUH

仓颉:SJRYO

四角:70801

笔顺:折横撇竖折横捺横捺撇横横竖竖折横竖横撇捺

「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ì(ㄅ一ˋ)

1、跛脚:“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

2、

2、〔躄躄〕行进不止的样子,如“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躄躄!”

3、仆倒:“迷闷躄地。”

UNICODE

躄字UNICODE编码U+8E84,10进制: 36484,UTF-32: 00008E84,UTF-8: E8 BA 84。
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足、辟声

English

cripple, lame

「躄」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形〉

(1) 蛉惩炔荒苄凶?[lame]

瘖聋跛躄。——《礼记·王制》

犹将伸伛起躄。——枚乘《七发》

民家有躄者。——《史记·平原君虞卿传》。正义:“跛也。”

躄者见虎而不走。——《淮南子·说林》

躄者告盲者。——《淮南子·说山训》

胝身躄步。——柳宗元《天对》

瘖聋跛躃。——《礼记·王制》

(2) 又如:躄足(跛足;瘸腿);躄步(跛行)

躄组词(常用词组)

躄疾

康熙字典中的「躄」

躄【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3画

《集韻》躃,或書作躄。《史記·平原君傳》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呂氏春秋》重水所多尰與躄之人。

说文解字中的「躄」

说文解字

【卷二】【止部】

人不能行也。从止辟聲。必益切

说文解字注

()人不能行也。王制。瘖聾跛躃。按跛說文作?。蹇也。蹇行??。是能行而?邪不正者也。躃說文作。有足而不能行者。如有牟子而無見曰矇也。荀卿書、賈誼傳皆假辟字爲之。服虔曰。辟、病躃不能行也。从止。辟聲。必益切。十六部。

古汉语字典中的「躄」


①腿瘸。柳宗元《起废答》:“少而病躄,日愈以剧。”
②仆倒。法显《佛国记》:“王来见之,迷闷躄地,诸臣以水洒面,良久乃苏。”
【躄躄】行动迟缓的样子。李贺《感讽》:“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躄。”

躄同音字:䭕, 躆, 酅, 蘨, 蘛, 霱,

躄同部首字:䭕, 躆, 酅, 蘨, 蘛, 霱,

躄同笔画字:䭕, 躆, 酅, 蘨, 蘛, 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892.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