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屮」拼音,意思,组词,笔画

屮拼音、部首、笔画

拼音:cǎo, chè,

部首:屮

笔画:3

结构:镶嵌

异体字:屮

五笔:BHK

仓颉:UL

四角:22400

笔顺:折竖竖

「屮」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chè(ㄔㄜˋ)

1、草木刚长出来。

其他字义

cǎo(ㄘㄠˇ)

1、古同“草”。

UNICODE

屮字UNICODE编码U+5C6E,10进制: 23662,UTF-32: 00005C6E,UTF-8: E5 B1 AE。
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sprout; KangXi radical 45

「屮」详细解释

康熙字典中的「屮」

屮【寅集上】【屮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丑列切《集韻》敕列切,音徹。《說文》艸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莖也。《徐鉉曰》屮,上下通也。象艸木萌芽,通徹地上也。

《集韻》采早切,音艸。尹彤曰:古文或以爲艸字。《前漢·鼂錯傳》屮茅臣無識知。

说文解字中的「屮」

说文解字

屮【卷一】【屮部】

艸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莖也。古文或以爲艸字。讀若徹。凡屮之屬皆从屮。尹彤說。丑列切〖注〗臣鉉等曰:丨,上下通也,象艸木萌芽,通徹地上也。

说文解字注

(屮)艸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莖也。丨讀若。引而上行也。枝謂兩旁莖枝。柱謂丨也。過乎屮則爲。下垂根則爲?。古文或㠯爲艸字。漢人所用尙爾。或之言有也。不盡爾也。凡云古文以爲某字者、此明六書之叚借。以、用也。本非某字。古文用之爲某字也。如古文以洒爲灑埽字。以?爲詩大雅字。以丂爲巧字。以臤爲賢字。以?爲魯衞之魯。以哥爲歌字。以詖爲頗字。以?爲靦字。籒文以爰爲車?字。皆因古時字少。依聲託事。至於古文以屮爲艸字。以?爲足字。以丂爲亐字。以?爲訓字。以㚖爲澤字。此則非屬依聲。或因形近相借。無容後人效尤者也。讀若徹。上言以爲、且言或。則本非艸字。當何讀也。讀若徹。徹、通也。義存乎音。此尹彤說。尹彤見漢人艸木字多用此。俗誤謂此卽艸字。故正之。言叚借必依聲託事。屮艸音類遠隔。古文叚借尙屬偶爾。今則更不當爾也。丑列切。十五部。凡屮之屬皆从屮。尹彤說。三字當在凡屮上。轉寫者倒之。凡言某說者、所謂博采通人也。有說其義者、有說其形者。有說其音者。

古汉语字典中的「屮」

屮同音字:孑, 卪, 门, 上, 尸, 夂,

屮同部首字:孑, 卪, 门, 上, 尸, 夂,

屮同笔画字:孑, 卪, 门, 上, 尸, 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aqkss.com/hanyu/18129.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推荐汉语

热门诗词

热门赏析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